APP下载

推敲词句 散文化诗

2018-02-18钱莉

钱莉

摘 要:“推敲词句,散文化诗”,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把握行文思路的基础上,寻找恰当的词语,将散文改写诗的一种课堂活动形式。这种活动新颖有趣,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散文化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与品赏文字的能力。本文以《鼎湖山听泉》这篇散文为例,探讨“推敲词句,散文化诗”这种课堂活动的实践操作。

关键词:散文化诗;推敲词句;凝练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4-024-1

《鼎湖山听泉》是谢大光先生的一篇游记散文,作者将白天和夜晚听到的泉声用优美的笔调倾诉出来,将鼎湖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使读者的精神得到的提升,心灵随着泉的浸润而得到净化。

这篇课文的语言清新自然,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富有灵性,加之文白相间的语言运用,读起来确有一种心旷神怡、如临画中之感。在此类写景散文较为传统的教学设计中,老师们常常侧重于景物描写的赏析,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品味写景的妙处。这种教学设计的模式固定,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忽视了语言积累运用的环节。一堂课下来,尤其是对初三的学生来说,所学几乎是前面学习的机械重复,对写作的帮助,更是收效甚微。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强调指出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笔者以语文学习核心素养要求为导向,尝试运用了“推敲词句,散文化诗”的教学设计,以诗歌创作的活动,带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推敲词句,散文化诗”是教师引导学生在把握行文思路的基础上,从课文中寻觅恰当的词句,删改推敲,连缀成诗。笔者在设计活动时,考虑到难度问题,于是采取了阶梯式提问的方法,化难為易。

笔者先要求学生概括段意,在概括段意时,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我以文章开头为例,介绍了游记的概括大意方法。大致如下:

1.概括内容可包含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2.可摘录句子或串联词语。

3.取主舍次。(与鼎湖山或者泉有关的为主)

4.缩句,保留句子主干。(提取描述性语句中的描述对象和主要特点。)

5.所述内容相同的自然段可合并为一段。

因为讲的很细致,几乎是句句分析,所以已经有部分学生能摸到窍门了。接下来几段的概括比较顺利。提了几位语文成绩中等学生来检测效果,还算比较理想。概括完大意后,提问学生,文章中作者的感悟已经很明了,对学生来说没有难度。于是开始了散文改诗的教学活动,为了降低难度,我规定好了首句字数和押韵,还做了一些提示。要求如下:

首句:黄昏雨歇初闻泉,半含半露惹人怜。

偶句押韵,可以用音为

yan/xian/dian/shan/qian/xuan/han/huan/fan/chuan/chan/can/ban/bian/ran/jian/tian等字做为偶句的尾字。

诗化成果如下:

黄昏雨歇初闻泉,半含半露惹人怜。

泉声泠泠如笑语,洗净俗世万家烟。

补山亭前盈浓碧,暮钟似唤顽泉归。

庆云盛况今犹在,寺前庭园意盎然。

枕泉而眠意澄澈,原是汩汩滤心田。

“推敲词句,散文化诗”,难在“推敲”二字。在改诗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再次凝练语言。例如“暮钟”“顽泉”,这些,文中并未有现成的词语出现,是对景物特点的高度概括,顺手把拟人手法的运用也赏析了。再如“盈浓碧”的“盈”字,也是文本中没有的,文本中只有“满眼确是一片浓碧”。一开始学生用“满”,我觉得稍欠语文味,于是学生想到了“盈”,我说还有比“盈”更能体现绿的浓的字么?学生想到了“溢”。我觉得虽然没有让学生赏析字词,但是学生在运用中,也体会了文词的奥妙。

在散文化诗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把握这篇散文的“神”,即文章的主题思想,否则,即使最后把诗歌的形式做出来,也是缺乏了灵魂,未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这次的散文化诗的教学活动,笔者并未给学生太多的自主权,学生发挥的空间有限。在一次框架式的规范要求后,可让学生尝试较为自由的发挥,用不同的韵脚,撷取不同的意象,甚至可以加上对这篇文章写景抒情得失的议论。

笔者认为,学生阅读写作的能力提升,和平时每堂课的教学息息相关。我们总是对学生强调课后积累对阅读写作的重要意义,但是忽略了课后积累的“课后”二字,极有可能让“积累”变成一场无用功。我们何不改变思路,将积累搬到课堂上,可以让积累变得更有针对性,更有实用价值。散文化诗就是一种把大量文字凝练总结的手段,便于学生理解积累。

“枕泉而眠意澄澈,原是汩汩滤心田。”这句诗是对文章主题的总结。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谢大光强调的是山泉,即外物,对净化心灵的作用。笔者在设计活动时,并未满足于对文章主题的提炼和总结,而是向外发散,与学生们共同探讨几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境界。

有一位同学灵感陡现,他提出了和作者不同人生感悟,于是,将最后一句诗改为“夜来卧榻忽嗟叹,心若清明何须泉。”课上到这里,我忽然觉得,这次活动中,学生已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