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幼儿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8-02-18蒋婷汝

关键词:有趣课堂教学

蒋婷汝

【摘要】  幼儿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对学生的专业成长及幼师资格证的考试有着突出的作用。而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学生难管难教已成为公认事实。为了改变当前幼儿文学课堂教学的低效,转变学生学习幼儿文学的态度及方式,让学生觉得学习有用、有趣,是改革幼文教学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幼儿文学 课堂教学 有用 有趣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2-175-02

0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的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学前教育更应该是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师资队伍。然而,众所周知,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对职业的认同感与荣誉感比较模糊。如何正确引导这些孩子健康成长,使之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成为幼儿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专门人才,就成为每名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课题。幼儿文学是学前教育的专业必修课,在课堂教学中它又碰到了怎样的尴尬呢?

一、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幼儿文学课程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讲授、作品表现和写作训练。可是,中职生普遍是经过了中考的淘汰,被千军万马挤下独木桥的弱势群体,她们文化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低,文字感受能力较差,写作能力不强,经常错别字连篇。同时,他们既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又不会巧做笔记。从心理发展来说,学生特别不自信,不敢当众说话,声音很小,动作扭捏。归根结底学生还是一直以来,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相当一部分学生惰性很大,依赖性强,学习不主动。学习无目标、无措施,遇到问题不问,不懂装懂,或干脆破罐破摔,把学习当儿戏,或当成沉重负担。

面对如此特殊的群体,教师如果按照常规的教法,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这样的课堂教学肯定很被动,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苦,死气沉沉,效果不高,学生还怨声载道,甚至丧失了对这门必修课的兴趣。

作为幼儿文学教师,怎样做能够改变学生不爱学、不愿学的现状呢?

二、教师教学方法改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師只有抓住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听得懂,并感受到学的东西有用、有趣,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厌学的局面。

(一)有用——增强实用性

1.幼儿文学是幼师资格证的必考内容

从2016年开始,全国全面铺开了幼师资格证考试考核制度,所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考试,考试合格后才能拿到幼师资格证。在考试的面试环节,就明确规定了要“熟悉一些幼儿喜欢的故事”、具有“讲故事”等基本技能。

在中职学校幼儿文学课程设置中,依据课程目标,结合中职学生的兴趣水平及学习特点,中职幼儿文学课程内容应更加重视作品的鉴赏与表达。在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加强声音技巧、态势语等针对性训练来表情达意,如儿歌的表演性朗诵、讲故事、童话剧表演、幼儿诗朗诵等等,整合了包括普通话、舞蹈、礼仪、音乐、美术等多门课程内容,学生不但加深了情感体验,更突显了作品的幼儿情趣。

因此,幼儿文学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幼师资格证考核的必要内容。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了是否能顺利通过资格证的考试,拿到幼师证。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幼儿文学课程的重要性与实用性,觉得学来还是很有用的。

2.幼儿文学是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儿童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文学是关于语言的艺术。“幼儿正处于语言学习的敏感期或者关键期,抓住语言发展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可以促进幼儿语言乃至其他方面的迅速发展。”因此,幼儿文学不但能丰富幼儿的语言与情感,提高思维与想象能力,而且将直接影响着孩子性格志趣的形成,在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教育影响。

幼儿文学以寓意深刻之功,收潜移默化之效;于欢声笑语之中,净化其灵魂,正是润物细无声。可见,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语言的发展将贯穿于各个领域。另外,用发展的眼光看,幼儿文学在家庭教育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所以,当学生能够意识到现在所学有助于将来所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将被调动起来,课堂教学将会有所改观。

(二)有趣——提高趣味性

1.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中职生是一群青春年少的孩子,她们活泼好动,热情开朗,虽然成绩差点,但是可塑性强。只要教育者用心,很多孩子都可以重新开出灿烂的花,结出耀眼的果。

在幼儿文学教学内容中,首先我们突出技能训练,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幼儿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表现,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品鉴赏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其次,内容的选择我们既注重科学性与连贯性,也注重针对性与时代性。我们必须考虑学生现在的“所学”能用做以后的“所教”,因为与学生将来的工作紧密联系的知识是学生永远的期待,学生对幼儿园教学中用的多的文体更感兴趣,比如儿歌、幼儿故事、图画故事,所以在这些内容上可以适当多安排课时,同时也可调整文体的先后学习顺序。比如幼儿图画故事是学生最喜欢和关注的文体,也是幼儿园教学的热点,可以提到童话的前面先学,许多图画故事都是由童话改编的,图画故事中形象的直观性会加深学生对童话的感性认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儿歌中的手指游戏儿歌深受孩子们喜欢,容易模仿,教师可选择性的进行指导与学习。还可以将相关的知识交融起来学习,比如儿歌和幼儿诗就可以对比学习,通过具体作品的比较阅读,学生就更容易掌握这两种文体的特点和表达手法。

总之,以作品为主体,以理论为基础,兼顾写作创编的部分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注重趣味性与针对性,是与中职课程改革要求和教育教学规律相吻合的。

2.创新教学方式

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中职教师也应在课堂上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创造性地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因而,我们必须积极改进教学方法,选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1)精心设计活动

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學生学习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教师要重视学生发现知识的过程,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来获得体验和经验。如在儿歌学习中,我安排了学生进行儿歌朗诵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要有主持人、串词、节目单,还要有单独表演和合作表演的儿歌朗诵节目,其他同学要参与点评。通过这个活动,把枯燥的讲解变成活泼的表演,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与课堂,在合作与互助中共同学习与进步。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活动,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去“做”去体验,真正地动起来,相信学生就不会想睡觉了,也不会想玩手机了。

(2)丰富教学资源

幼儿文学的教学资源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教材与教学辅导书上,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多媒体设备与网络平台,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视频、音频、课件、微课等信息化手段,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也调节学习气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比如,在教授讲故事技巧中的拟声与变声时,我给学生观看了快乐大本营、越策越开心节目中的配音片段,让学生不仅认识到语言的魅力,更能增强自身学习变声技巧的自信心,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变声的兴趣。又如,我经常给学生播放幼儿的儿歌朗诵视频、讲故事视频、童话剧表演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不同文体的特点以及幼儿接受文学、表现文学的特点,这无疑不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自然学习的效率也得到提高,教师的成就感也越来越显著。

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体。作为中职教师,当我们面对一颗颗本就不饱满的种子时,如何尽可能地让它们生根发芽,乃至开花结果,长成参天大树?这需要每一位职教人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正确分析中职生心理,耐心的帮助他们。同时,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提出严格的要求,因材施教,努力让学生乐学善学,让“学来有用”“学得有趣”成为课堂常态,这也将是中职幼儿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 参  考  文  献 ]

[1]冯帆.幼儿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2).

[2]邬昕.幼儿文学素养在幼儿园教师中的探讨[J].中文信息,2015(6).

[3]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6.

[4]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幼儿文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

[5]黄夏梅.《幼儿文学对幼儿语言的发展》[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6]李莹肖育林.学前儿童文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12.

猜你喜欢

有趣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谈创建特色英语课堂将学生点亮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有趣的预习题组作业使课堂更高效
游戏让英语教学课堂更有趣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