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阐述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8-02-18肖坤长

关键词:教学创新高中物理研究

肖坤长

【摘要】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良好教学的引入,能让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概述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即教师通过营造情景,让学生融入情景中进行知识的学习;通过设置问题,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的能力;通过课外教学延伸,使学生的物理知识视野获得扩充。希望学生能在教师的教学指引下,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深化物理意识,让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动性获得提高。

【关键词】  高中物理 教学创新 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2-156-01

0

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开设期间,教师要契合时代发展要求,引入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物理知识的摄取,也能在深入思考中对物理知识产生新的感悟。

一、营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课程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在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需要借助物理概念和定理进行解释,这样能让原本乏味和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为具象化,这样才能在直观丰富的表现中深化学生的学习意识。高中物理教学期间,教师使用纯理论内容灌输,是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所以物理与现实生活的综合,能突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收集学习资料,结合具体的知识内容融入实际案例,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情景环境,使用现实生活案例拉近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进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物理学习有更多的兴趣。譬如,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学生讲授“摩擦力”这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先使用视频、图像的呈现方式為学生展示汽车刹车后留有的刹车痕迹,然后鼓励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现象与摩擦力有关,学生提出使用手搓掉身上的赃物、使用抹布擦桌子等方式均与摩擦力有关。教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的原理,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能丰富物理知识传授方式,使得学生能认识到生活中的摩擦力,并能合理的使用摩擦力解决各类生活现象,探知摩擦力的特性。如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摩擦力大小增减的方式等,学生能在活学活用中更好的理解知识内容,进而以深化物理学习体验。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

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以质疑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为基础展开培养。很多科学研究结果的提出都印证了这一规律。物理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问题情境当中展开思考,发挥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教师在设置教学问题时应当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提出的问题应当来源于教材,在合理范围内展开拓展和延伸。保障问题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在针对问题进行辅导时教师要积极地进行引导。例如,在学习力的相互作用时,教师要积极使用各种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都产生了哪些作用?我们是怎样依靠摩擦力在生活当中完成各类事情的?要怎样实现力的合成与分解?通过这些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大胆地质疑,能够将自己的想法直接展示出来。在学生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应当主动地与教师进行沟通,通过教师的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效率。第二,教师在问题设置中还要重视问题的生活化,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应用到物理知识点的学习中,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当中的实际使用方式,通过物理知识简化生活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

三、课外延伸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因此教师可以积极地展开知识点的延伸。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更多的物理知识浓缩到一起,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进入到更加宽广的学习空间当中。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将更多的社会知识与生活案例融入其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拓展,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使用能力,从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在学生使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高中物理知识本身便与课外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课外知识的引入能够对物理教学工作进行补充和完善。

例如,在学习动能定理相关知识点时,教材当中对于动能定理的发现以及发展并没有给予过多的讲述,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等教学方式将定理的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从物理学史当中体会知识点的实质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科里奥利的事迹,让学生知晓这一动能定理的相关故事,展示其在《机器鼓应计算》当中对功所下的定义。以及其在其他著作当中所研究的:如果物体在匀速转动参考系中作相对运动,那么便会存在不同于通常离心力的惯性力,这个力在物体上产生作用使其实现相对运动,这个力便是复合离心力。通过这样的介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结束语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不但能深化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更能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意识,使得学生在物理学习期间能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从营造教学情景、构建问题学习环境、做好课外延伸等方面入手深入的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使得物理教学质量获得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钟永祥.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下),2017(9):38-38.

[2]肖建军.试论高中物理教学中怎样将知识的无形化有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0):21-22.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高中物理研究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