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合唱训练教学方法探讨

2018-02-18文旭霞

关键词:方法

文旭霞

【摘要】  我國的中学合唱团在训练中非常重视合唱的音准,要有较大的音量,做到声音要齐。而对于和声的和谐以及统一、平衡的音色等问题却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中学合唱团如何有效地展开训练,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是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中学合唱团 训练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2-096-01

0

中学合唱团的训练过程中既要重视横向合唱音量和齐声,也要重视纵向的和弦等问题。在训练过程中要从简单的曲目开始逐渐向难度较高的曲目过度,促进合唱训练的效果不断提高。

一、合唱团现状

首先,很多中学合唱团在训练时都有比较强的突击性。例如,文件下达后要求参加一次合唱比赛,各个学校便开始选拔队员展开训练。比赛结束之后所有的队员便就地解散,不再进行任何形式的训练。然而合唱本身便是团体活动,队员之间必须要有足够的默契,要能够做到步调一致。这种水平的能力需要依靠长时间的训练,在不断的配合过程中磨合而成。临时抱佛脚的排练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其次,当前的合唱团走音问题普遍存在。有很多原因会造成走音,例如对作品理解上存在问题;演唱技巧上存在着问题;队员不会聆听他人声音;合唱过于重视旋律,而轻视和声。最后,合唱团过于重视舞台效果,在服装、道具等方面投入了过多的精力,而在唱功上却并没有非常出色的地方,无论是音准还是统一的音位等等都有很多的问题存在。

一、适合唱声音统一、平衡

(一)轻声带假声,假声找头声音

在合唱训练当中使用轻声歌唱的方法进行训练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合唱效果。训练合唱时经常会出现队员通过挤逼喉咙大声喊唱或者用沉闷的声音进行演唱等问题。轻声训练法的使用能够让队员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将身体放松,以正确的方式打开喉咙,防止出现嗓音损伤的问题;更加便于寻找到明亮且轻柔的头声、有助于对音域的伸展,让队员轻轻地将高音唱出来。轻声练唱一段时间之后便能够在练唱时带出假声,并由假声寻找到头声的方式也是一条合唱训练过程中非常有效地途径。头声歌唱要以头腔带动胸腔等产生共鸣。

(二)收放自如,音随曲动

合唱队演唱时所使用的力度的大小能够对整支队伍的音量进行有效控制。在合唱队训练时,要让所有的队员都必须做到音量平衡,声音轻柔,要通过他人的声音来判断并调整自己的音量。在训练开始后,可以采用分声部和声连接法,让队员向上或者向下进行大三度的演唱,使队员之间能够相互倾听彼此声音,正确地调整自己发出的音量大小。还可以对进行简单的声部合唱训练,从简单的开始逐渐提高难度,从而让队员能够有效掌握这种演唱的力度,在实际合唱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歌曲强弱的对比实质上便是音量大小的对比,队员如果能够有效控制音量,那么他们的表现力必然会有所提高。

(三)纵横结合,寻找和声平衡

合唱训练时,大家都习惯了分声部练习的方式,将重点放在了横向旋律的培养上,而对于纵向的声部和声却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便造成了合唱团整体能力的不足。因此,应当改变传统的合唱团训练方法,从演唱和声做为训练的起点。在日常训练当中应当从卡农形式这种简单的形式开展训练,逐渐提高难度采用二声部、三声部训练,加强队员独立听觉以及歌唱音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和弦的训练模式展开训练。合唱并非单旋律歌唱,它拥有着独特的立体声效果。在训练过程中可以使用和声训练以提高演唱效果。所有的声部都要回归本位,利用韵母a代替根音、三音和冠音的发生,实现和弦效果。

二、训练听觉,稳定气息

合唱的时候需要从听觉入手,队员不但要听自己的声音,也要听他人的声音,更要听团队的声音,让三者节奏一致,若发现自己不能与之一致,要做及时调整。合唱队员要多音高有一定的敏感性,所以合唱团训练时需要先训练队员的听觉能力。练好耳朵的最佳方式是多听,鉴别声音看似简单,但最为困难。若耳朵没有极为丰富的听觉累计,很难辨别出好坏、优劣。在平时练习中,需要多给合唱队员听不同类别男、女、高、低音的变化,并引入自己国家和世界各国的优秀作品。譬如一些世界名曲、艺术歌曲、民族歌曲等。教师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找寻共同特点,从中进行经验的总结。为能锻炼学生多听,多分析的意识,就要让合唱团成员在听的过程中辨别音准、音色、音质、共鸣、气息等因素,多个歌曲对比找寻不同。除此之外,单音模唱和构唱结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单音模唱的时候,先让学生唱出音高,并让学生借鉴单音模唱出音,在声音高度上进行逐步升华,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大小音程的构成。学生能在唱的过程中进行听,听完后进行唱,反复的过程中能检查出自己和队友是否唱的准确。音准的偏差,不但受到听觉因素影响,更受到气息变化影响,若气息出现变化音准也会受到影响。若气息不足,音准会偏低,若气息太足,音准会偏高。训练的时候通过“U”音,使用循环呼吸的方式训练,能更好的把握气息。合唱团成员能在练习的时候感受到气息的变化,也能感受到发声状态的变化,能让训练的整体效果更好。学生通过练习能感觉到换气后是否有气息做支持,能通过训练稳定住自己的气息,这样声音能更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加之人演唱时的强弱调整,会让演唱的层次性更好,并能在演唱时自如的把握音准。

结束语

教师在开展合唱训练时应当充分考虑到队员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地训练。从轻声合唱开始,让队员能够打开嗓子,找准旋律。能够在和弦上不断进步,做到二声部、三声部之间的良好配合,形成良好的团队演唱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张慧.论中学生合唱教学中声音训练的手段与方法探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00163-00163.

[2]陈新宇.合唱指挥教学方法探究——评《合唱指挥艺术概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5).

[3]钟静.中学合唱排练前的声音和音准训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240-240.

[4]陈蓓蓓.中学合唱团训练浅析[J].音乐时空,2011(7):74-75.

[5]成陆萍.初中合唱教学实践研究:组织、选材、训练[D].上海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方法
变快的方法
学习方法
认识方法用好方法
掌握方法,直面高考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上台前,你用什么方法消除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