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的德育渗透

2018-02-18邹志云

关键词:德育过程教师

邹志云

【摘要】  地理是一门探讨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的课程,主要是要突出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及特征,让学生进入大自然,了解环境的魅力,领略大自然的风采。而地理德育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育中,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地关系,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三观和一定的地理分析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理解人地关系,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2-003-01

一、引言

现阶段,高中的德育教育工作逐渐受到重视,成为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对当代的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师应当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品德。地理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优秀的高中地理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地理知识功底和地理教学的基本技能,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师德,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

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所以现在很多高中教师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地理知识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完成地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以掌握地理考试的考点和结构为主,这使得德育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施中受到阻碍,忽视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而且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知识,教学模式没有得到创新,更加无法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

三、怎样把德育渗透到高中地理的教学中

(一)关注地理知识背景

很多地理事件以及环境变化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很多地理知识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很多的历史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的理解地理知识背后的故事,并且在课堂上适当的讲给学生,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所学的内容,使他们学习地理的过程变得更加有趣,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让他们分析和看待地理问题的角度变得更加丰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例如在讲到海洋保护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中国的国际形势,结合历史事件讲一讲钓鱼岛的归属问题,告诉学生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侵占。使学生了解国际的形势,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需要,合理的设计教学活动。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扮演指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能力得到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教学活动包括辩论赛、讨论活动、案例分析活动、练习活动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活动内容。如此巧妙地设计课堂,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到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时,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身边有那些符合或者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现象、在生活中如何体现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有什么好处等问题,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地理现象在小组讨论后,鼓励学生结合身边案例回答可持续发展的现象与措施,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三)适当进行生活实践

地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乡土人情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这样学生会了解自己的家乡,更加的热爱自己的家乡,愿意为了自己的家乡的建设而努力,为建设家乡出谋划策。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需要人人参与,而地理学科时一门实用的学科。比如:在学习城市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设计我们江永的城市规划图,并进行评奖。

(四)结合社会热点进行德育

素质教育中重要内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要培养出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的人才。因此,教育要与社会要求同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意与社会发展、国家政策结合,让学生把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理解人的发展要與自然相协调。

例如在涉及自然资源保护的内容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优势,国土辽阔、物产富饶。也要意识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相对低,人均资源少环境恶劣等问题。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懂得保护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学生树立保护资源、勤俭节约的习惯。

结语

总之,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同时,要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要重视学生地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念和良好品德。同时教师要不断的深入研究教材,发掘地理知识背后的故事,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教师也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探索、积累,不断地完善自己,优化教学的模式,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内容,为德育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 参  考  文  献 ]

[1]王明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探究[J].华夏教师,2017(17):58-59.

[2]胡庆玲,于学工,刘晓.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的主要方面[J].教育教学论坛,2017(33):42-43.

猜你喜欢

德育过程教师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圆满的过程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