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2-18江雪丰

关键词:中学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江雪丰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2-062-01

0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培养人才的重点是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其基础是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在中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科的自身优势,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是中学数学教学本身的需要

中学数学不仅只是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在于训练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品质,以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生能面对客观现实,用数学的方法分析矛盾,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是教学现状的需要

目前中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部分教师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清晰可见。如教师在备课时只注重《大纲》的知识要求,而对学生的能力目标要求不到位,甚至没有;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认真”听讲的现象“涛声依旧”;只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很少顾及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现象在学生的学业评价中更是司空见惯。这些问题的存在已阻碍了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素质教育在中学数学学科中的落实。

二、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如果毫无兴趣,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为了达到兴趣和教育性的统一,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予以实现:

1. 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

好奇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和源泉,好奇、求知欲是一种认知冲动,兴趣则是理性的、持续长久的认知需要。在创造过程中,兴趣具有巨大的推动力--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重视学生喜欢什么,兴趣爱好是什么,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和机会。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解决的问题,激励和支持他们的选择,就会使他们充满热情,勇于创新。

对创造性行为给予激发和支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的想法应予以鼓励,要善于倾听他们的表达,并花时间与之讨论,帮助他们体会到其中的价值和实现自己的想法。

寓快乐于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使学生把实践学习任务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使学生充分认识和接触创造领域的重要性。

2. 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激发成就动机是激发创造性内在动机的渠道之一。成就动机高的人,敢于面对困难,有较强的毅力,热衷于富有开创性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对于每个学生都要有全面的了解,对每个学习任务的选定既要富有挑战性,又不至于有太大的压力。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来激发成就动机是十分有效的。

3.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内部动机激发的外部动机

创造性外部动机对创造性有不利于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教育者可以运用恰当的奖励方式来激发有效的外部动机,在课堂的教学中,对学生予以适当的奖励,既能表达对学生的认同,又能给他们证明自己的机会,或奖励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由或追求新想法的机会。

三、在高中课堂教学数学的运用中升华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训练,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只有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创新教育的实施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共同努力,才能从中升华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

1. 创设情景,放手让学生进行数学“再创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钥匙”

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是一题一例,即:通过例题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做题。单纯由这种“模仿的数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能“模仿”而不能“创新”。老师要彻底更新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向无数次的成功前进。

2. 帮助学生摆脱思维的单一性、僵硬性和习惯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求异思维的机会。求异思维在教学中到处可见,象应用题教学中的条件不变变换问题、问题不变变条件、结构不变变换内容,以及“一题多解”等等,都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变通性和灵活性。

3. 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推测和猜想,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人的创造活动如果缺少直觉思维,就难以提出假设取得创造性的成果。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推测和猜想,培养学生“直觉”习惯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在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可以按照“铺垫——猜想——论证”的过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究。

4. 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始终体验到尊严感和成就感

“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建立和谐、平等、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情感的交流,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如果我们认为每个孩子都能顽强地克服困难,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对于那些差生,我们不应在他们的作业本上打红叉叉,而只是用圆圈将错误的地方圈起来。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劳动的。而这种友谊一旦建立就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正面影响。

四、良好的多媒体手段是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的保证

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我個人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是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加上计算机投影机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充分地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地进行教学,使学生顺利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水平,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当需要讲解一些必要的操作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实时播放教师的操作过程,使每一个学生清晰、准确地把握了操作过程和数学的基本概念。

总之,没有创造性的创新,乃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何有效地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当今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是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它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