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高产施肥方法

2018-02-17李宏波

现代农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粒肥颖花稻区

李宏波

(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农牧局,河北 阳原 075800)

1 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方法

前促、中控、后补法:这种施肥法重施基肥并重施分孽肥,酌施穗肥,基肥占总施肥量的50%以上,达到“前期轰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健而壮”的要求。这种施肥方法主攻穗数,适当争取粒数和粒重。

前促即基肥中施用速效性氮肥占施肥总量的40%~50%,磷肥的全部,钾施用量占总量的50%,分蘖肥氮肥占总量的30%。

中控即施穗肥氮肥占总量的20%,钾肥占总量的50%。

后补即可根据田间长势适当补施粒肥,但施用的氮肥量不能超过10%。

1.1 前、后分期施肥法是以水稻对于氮肥的营养需要特点为依据提出的。所谓前期施肥是指营养生长阶段的施肥,主要是底肥和分蘖肥,后期施肥是生殖生长阶段的施肥,主要是穗肥。这是一种省肥、稳产、高产的施肥方法。

1.1.1 前期施肥:有机肥料全部作基肥施用,一般磷肥的作铺肥,钾肥一般50%作基肥,氮肥的30%~40%可采用铺肥、全层施肥、深层施肥的方式。分孽肥一般占总氮量20%~30%,调整肥为5%左右。分孽肥可在移栽后10d内进行,调整肥主要是防止分孽肥施用不均和补救部分生长较差的地块。

1.1.2 后期施肥:适时施用穗肥。穗肥的施用要根据水稻生长发育的情况决定时间。北方稻区一般幼穗分化与基部节间伸长同时进行,此时施肥,有增加枝梗和颖花分化的作用,但也可能会助长节间伸长过度而引起倒伏现象,施肥时要注意。正常穗肥的施用时期以减数分裂期施用为宜。要巧施破口肥和齐穗肥,齐穗肥和破口肥要以水稻的长势和长相来确定,一般高温年的效果大于低温年。

1.2 配方施肥法科学地确定有机肥与无机肥料配合和氮、磷、钾配合的最佳用量及比例,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根据不同的品种、地块确定不同的施肥量,在北方,近几年这种施肥法应用较多。

2 深层施肥的好处

前面已经谈到,施用于水田土壤的氮素化肥,能被水稻吸收利用的有30%~50%,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引起的脱氮损失。深层施肥是将铵态氮肥深施与水田土壤还原层,受硝化作用影响小,以铵离子形态被土壤胶粒所吸附,从而减少渗漏。同时由于缺乏反硝化作用基质,还可以减少脱氮造成的气体损失。因而,深施比表施可以大大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3 稻田施肥的分期及主要类型

3.1 大头肥是一种以重施分蘖肥为主的施肥体系,将总施氮量的大部分用作分蘖肥,后期一般不再施肥。在寒冷稻作区施用大头肥对保证水稻获得一定产量曾起到良好的作用。但当氮肥用量明显增多后,如仍沿用这种施肥方法则极易诱发倒伏和病害。特别在低温年份前期氮肥施用量过大,多导致生育期延迟,从而加重冷害的发生。因此,目前在水稻栽培水平高的稻区和施肥量较高的稻区一般不提倡施大头肥。

3.2 北方稻区水稻的生育期较短,为充分利用热量资源,促进分蘖的早生快发,强调施用足够数量的氮肥、磷肥作基肥,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施用分蘖肥。减少分蘖肥的比例是北方稻区高产栽培发展的趋势。氮肥施用量增多后,如仍沿用以往重施分蘖肥的方法,则极易引起无效分蘖率提高、植株生育过分繁茂、叶片披垂重叠遮阴等后果,而且叶片含氮量过高,还会阻碍以氮代谢为主向以碳代谢为主的转移,有可能延长营养生长而推迟出穗期,这些都不利于增产。因此,分蘖肥的数量一般可占总施氮量的25%~35%。在严重缺磷的土壤上或容易发生稻缩苗的田块,追施质量高的磷肥(如磷酸二铵或三料磷肥)有显著效果。在缺钾的水田,分蘖期每亩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5~75kg,也有较好的作用。关于蘖肥的施用日期,一般早栽的可在移栽后5~10d内进行,随着移栽时期的推迟,蘖肥施用日期应相应缩短。对蘖肥的施用不均或补苗部分生长较差的三类苗地块,还可重点施用调整肥。调整肥不宜过大,每亩平均量不宜超过5kg。

3.3 穗肥即能促进颖花数量的增多,又能防止颖花退化。在基肥和蘖肥比较充足的前提下穗肥不宜在穗分化始期施用,因为此时施肥虽然能增加枝梗和颖花数,但亦能助长基部节间和上部叶片的伸长,使群体过大,恶化光照条件,引起倒伏和病害的发生。对于大穗型品种,还会因颖花分化过多,导致结实率降低。剑叶抽出时正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基部节和叶片伸长趋于稳定,即使氮素浓度较高,也不会造成株型恶化。因此,穗肥在抽穗前15~18d施用较为适宜。施肥量不宜超过总施氮量的5%~8%,如果水稻长势过于繁茂或有稻瘟病发生的症状,则不宜施用穗肥。

3.4 粒肥有延缓出穗后叶面积下降和提高叶片光合作用的能力,有增强根系活力、增加灌浆物资、减少秕粒、增加粒重的作用。但粒肥施用不当会导致贪青晚熟。因此,粒肥的施用一般是在安全抽穗期前抽穗或生长后期有早衰、脱肥现象时才能施用。粒肥应在齐穗期至齐穗后10d内施用,施肥量应根据水稻长势和叶色浓度来确定,一般土壤肥力高,前期施肥充足,水稻长势良好的稻田不宜追施粒肥。

4 秧苗的根外追肥

水稻除根以外还可以通过茎叶吸收养分,而且肥料利用率较高,这种通过非根系吸收营养的现象就是根外营养,向根系以外的营养体表面施用肥料的措施就是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不但可以较快地被茎、叶吸收利用,还能避免养分被土壤固定及脱氮的损失。水稻后期根外施肥,可有效地缓解后期根系衰老和肥料供应不足的矛盾,从而延长中片寿命,加强上部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形成与积累,促进早熟,增加千粒重,达到增产的目的。

4.1 注意根外施肥料种类。不是所有的肥料都适于根外施用。不适合根外施肥的肥料有不溶于水的化肥,如钙镁磷肥;有具有挥发性氨的化肥,如氨水、碳酸氢铵;还有含有毒物质的化肥。尿素是中性有机物,易被水稻茎叶吸收而又伤害极少,特别适用于根外追肥。追后30min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即有增加,5h后可吸收50%左右,最后可吸收90%左右。

4.2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根外施肥的方法。根外施肥通常是在齐穗期至灌浆期喷施,其作用与粒肥相同,如果缺氮以选择尿素为宜,喷施浓度在1.5%~2.0%范围内为好;如果是磷、钾不足,可选择0.5%磷酸二氢钾加上1%尿素。微量元素浓度在0.1%~0.5%为宜。喷施时间最好是下午或傍晚无风时。

5 侧深施肥的技术要点

侧深施肥(亦称侧条施肥或机插深施肥)技术是水稻插秧机配带侧深施肥器,在水稻插秧的同时将肥料施于秧苗侧位土壤中的施肥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可促进前期生育;肥料利用率高,施肥量可减少20%左右;有利于防御低温冷害、省工、省成本;也可减轻对河川、湖沼水质的污染。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5.1 稻田耕作、整地最少在12cm以上。耕层浅时,中期以后易脱肥。水整地精细平整,泥浆沉降时间以3~5d为宜,软硬适度,以用手划沟分开,然后就能合垄为标准。泥浆过软易推苗,过硬则行走阻力大。

5.2 侧深施肥要与追肥相结合,侧深施肥虽可代替基肥和分蘖肥,但中后期追肥量不能减少。侧深施肥部位一般为侧3~5cm,深5cm。

5.3 调整好排肥量,保证各条间排肥量均匀一致,否则以后无法补正。在田间作业时,施肥器、肥料种类、转数、速度、泥浆深度、天气等都可影响排肥量。为此,要及时检查调整。

5.4 不同类型的肥料(颗粒、粉状)混合施用时,应随混拌随施肥,防止排肥不均,影响侧深施肥的效果。

施肥量要根据当地的施肥水平及各生育期的施肥量,将基、蘖肥的总量下调20%,后期施肥量不减。

猜你喜欢

粒肥颖花稻区
增密减氮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颖花形成的影响
播期对机插杂交籼稻不同茎蘖部位稻穗枝梗数和颖花数的影响
水稻内源油菜素甾醇对施氮量的响应及其对颖花退化的调控作用
三个寒地水稻品种株高与颖花数的相关分析
粒肥施用时期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初探
2018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
——稻(二)
控(缓)释配方肥和粒肥在粳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东北寒地单季稻区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减少氮磷、优化钾肥用量是关键
2015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2014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