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混合教学模式在电类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

2018-02-17马雪芬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1期
关键词:电类混合教学模式

马雪芬

(荆楚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 荆门 448000)

信息化环境下混合教学模式在电类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

马雪芬

(荆楚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 荆门 448000)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在电类基础课程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多元化的课前自主学习材料,利用多种模态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构建新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真正的“项目驱动,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信息化环境;混合教学;翻转课堂

1 引言

“互联网+”时代让信息用户可以随时在网上进行学习和交流,MOOC(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等多样的新型教学手段和方式也随之蓬勃开展起来[1]。在信息化大环境的不断变革下,课堂教学也在不断探索自身的发展,通过借助先进网络教育平台和互联网中的微信,APP作为载体,架构出教师与学生之间、课堂与课外、学习与考试之间的桥梁。

2 研究现状

所谓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主要包括离线学习与在线学习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结合、结构化学习与非结构化学习结合等[2],最初这种模式主要是应用于社会培训机构中的教学。随后,因其高效性引起了各高校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最早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他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组织性和网络平台教学的实时性,教师既能通过课堂和网络引导、把控教学主体过程,同时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不同载体学习具有更大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其创造性。

信息化环境下各种线上线下资源更为丰富,混合式教学包括学习媒介、学习环境、学习手段和学习内容多方面的有机结合。电类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较多,包含各种分析方法,且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所以如何提高电类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对电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将网络资源引入了课堂教学,以项目作为翻转目标,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最直接的手段。

3 混合教学模式的架构

通过近几年各高校和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尝试和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适当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两种方式互为补充,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构建高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必须完善各种教学资源,丰富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逐步达到最佳结合模式[2]。所以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教学必须从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混合[3]。

(1)教学条件的混合。包括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混合,即课堂和网络平台相混合。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在课堂上的学习资源是教材和教师制作的课件,此外,教师教学主要是突出重难点内容,提出学习任务,并对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及时反馈他们的学习问题。学生通过图书馆资源和网络平台自主完成有关学习活动,在课堂活动之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有效课前预习,与教师作交流和互动;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验室资源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

(2)学习方法的混合。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方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将相关学习方法相混合,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得学生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在传统的课堂环境,教师可以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 也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来增加课堂氛围,同时还可以采取翻转课堂、分组讨论、项目开发等各种方式进行教学。

(3)学习评价的混合。混合学习模式中评价方式可分为三种:问卷或微助教的形式调查学生学习和作业情况为诊断性评价;在网络平台上通过测试反馈为形成性评价;通过学期末的测试或网络测试结果进行总结性评价。

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课前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制定准确的学习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任务进行分解,分模块教学。

(2)课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根据各知识点或重难点的特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学生提供网络教学资源和相关互动平台,灵活选择各种教学方法,翻转课堂、MOOC和传统教学方法等。

(3)课后总结性评价与反馈互动。传统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考试成绩,对于部分同学很难做到公平、公正的评价。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可以加入小组讨论、个人线上交流、线上作业等评价手段,适当减少期末考试成绩占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一个比较完整、公正的评价。

4 研究的关键问题

(1)建设课程资源。要能完整高效地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必须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首先要有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学团队。团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学大纲,制作教学课件、录制教学视频、建设习题库和试题库。同时课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稳定的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自主学习交流,教师可在平台上答疑指导,教与学在平台上进行无障碍沟通。

(2)MOOC、微课等各种教学手段与传统课堂的融合。MOOC 课程学习方式多借助多种交流平台保证信息实时性,老师可以通过微信、QQ 与学生互动,及时与学生沟通解决问题等;微课可以针对学生学习中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和一些重难点进行突破,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对知识进行项目引入,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并进行综合点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加深学生理解。如何合理将这些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是研究的重点。

(3)完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将实践训练项目引入教学内容。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电类基础课程教学中可引入课程设计课题、科技创新项目和有关的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题目,以实践为出发点,为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基础,同时以项目作为翻转课堂的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4)进行课程考核方案的改革。将个人汇报、成果展示、小组讨论、在线交流等项目作为考核准则,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坚持“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基本教育理念,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5 研究意义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在电类基础课程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构建新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学生参考教师的专业指导,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学习水平、时间等,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借助计算机、网络平台提前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测,并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及授课重点进行情景设计,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解决难点重点,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电类基础课程内容繁多,学生初学时会遇到很多困难,极容易丧失学习兴趣,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实际项目的带动,学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实际问题中学习理论,又通过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我们就能更好达到培养电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目标。

[1]梁红妮.MOOC、SPOC和传统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情报检索,2017(5):26-31.

[2]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4(4):27-32.

[3]金新道.数字化时代基于混合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海大职教探索——职教改革与内涵发展,2016:111-118.

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18)01-0106-03

校级教学研究项目JX-201717: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校级教学研究项目JX-201703:校企协同分阶段“双创”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马雪芬(1979-)女,汉族,湖北荆门人,讲师,硕士,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电类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宅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型本科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
浅谈电类维修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途径
创建校内电类生产实习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电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混合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