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力扶贫,用声音传递力量

2018-02-16王晓翠

中国广播 2018年12期
关键词:广播新闻

王晓翠

【摘要】本文结合第28届中国新闻奖广播类获奖作品和入围作品,探讨广播媒体在宣传脱贫攻坚战中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的报道方法及在更新报道形式、媒体融合探索方面所呈现出的创新点。

【关键词】扶贫报道 广播新闻 典型宣传 细节渲染 故事化表达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为给贫困地区脱贫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持,各级广播电台推出大量新闻报道,宣传脱贫攻坚战中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第28届中国新闻奖广播类获奖作品共48件,反映扶贫这一主题的共8件,占获奖作品的1/6,其中,广播新闻专题《中国扶贫第一村脱贫之后》获得二等奖;广播新闻专题《辣椒红了》《幸福“王家”规矩多》、广播系列报道《谁帮他们打开心结》《我的脱贫路》《决战贫困——莽莽黔山脱贫攻坚纪行》、广播现场直播《年楚河畔菜根香》《精准扶贫,我们在路上——大型公益直播》获得三等奖。而第28届中国新闻奖广播类入围作品中,与农民和农村主题相关的更多,有27件,其中扶贫攻坚的主题占了近一半,出现了《30个“‘第一书记扶贫创客项目”网络筹款近300万》《农家妇女郭萍的“三套装”》《跨越“富饶的贫困”》《<藏家小康路>之脱贫路上的 “金牦牛”》等优秀作品。

广播新闻以其题材典型、报道角度独特,在扶贫攻坚这一重大主题上,占据了对农宣传的制高点,提升了传播影响力。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探访贫困村,捕捉最鲜活的农村场景,记录最感人的扶贫故事,用原汁原味的百姓语言展现了当前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用声音记录了当前扶贫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和最新进展。

一、强化典型,传递扶贫攻坚战中的重要成果

在报道选题上,广播作品紧扣脱贫攻坚的重大主题,突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国家政策,传递扶贫攻坚战中的重要成果,以更通俗易懂的传播和表达方式,助力脱贫攻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与贵州广播电视台联合采制的系列报道《决战贫困——莽莽黔山脱贫攻坚纪行》,紧扣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用带着泥土芬芳的脱贫故事展示了贫困农民致富后的美好生活,展现了全社会脱贫攻坚的多样化探索和贫困农民精神面貌的巨大改变。从致富路、特色种植,到乡村旅游岛电商扶贫,到扶贫变扶智,记者抓住精准扶贫的内涵之意,连续两年以贵州为坐标,从乌蒙山赤水市,到毕节市赫章县、黎平县等地区,报道了贵州的脱贫之路,对贫困山区的改革经验和脱贫故事加以提炼,用生动朴实的语言、真实的素材、简练的文笔,在扶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创作完成多集系列报道。作品反映了农村基层的自身突破和创新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示范价值,也为中国西部地区精准脱贫积累了经验。

西藏地理位置偏远,脱贫难度大,又各具民族特色。广播媒体以民族特色为出发点,展现地域特色经济,呈现出一条不一样的脱贫路。广播直播《年楚河畔菜根香》讲述了西藏地区脱贫攻坚典型事例,从蔬菜种植入手,总结了日喀则市白朗县脱贫建设的经验。这一典型事例的播出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通过对白朗县大棚蔬菜种植的典型事例的挖掘,使现实与历史相应和,展现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西藏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生动实践。由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广播专题《<藏家小康路>之脱贫路上的 “金牦牛”》,反映了西藏那曲地区牧民的砥砺奋进精神,介绍了牧民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开拓出具有草原特色的精准扶贫之路。

在扶贫攻坚中,广播媒体将中央精神与基层实践有机结合,报道了先进典型人物的脱贫故事,宣传了扶贫精神,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听众特别是农村听众在收听过程中,既能感受到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喜悦,同时也能学到改革经验,为自身寻找合适的发展策略。

二、渲染细节,讲述带着泥土芬芳的故事

作品有温度,在受众心中才能有深度。在广播作品创作中,声音是最主要的传播符号,创作者应力求呈现真实的细节,用细节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体现作品思想。

山西广播电视台的广播直播节目《精准扶贫,我们在路上——大型公益直播》,记者来到梨乡隰县的田间地头,让果农讲述带有乡土味的脱贫致富故事:50后果农王润亮的致富秘诀、80后果农王平的电商销售等,《中国扶贫第一村脱贫之后》用大量音响还原现场,为听众营造了一种代入感:乡村的歌谣、村民乡土味的话语等音响,让整个广播有了“温度”,其中23段现场采访同期声的穿插,真实还原了赤溪村村民朴实而现代的生活,为听众构筑了丰富立体的现场感和画面感。

广播系列报道《谁帮他们打开心结》记者在为期两个月的驻村蹲点采访中,报道了22岁的大学生吴城鑫的自杀事件,将视角聚焦到贫困户的精神层面,突出了扶贫中扶“智”的重要性,并全程記录了这起自杀事件的过程,采用跟随式采访的方式,深入挖掘,剖析悲剧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使听众感受到其悲凉的精神世界,用可感可触的细节拉近人物与受众的距离。

广播消息《农家妇女郭萍的“三套装”》,通篇以主人公着装的变化为着力点,自然过渡到农民生活方式的演变,将脱贫与建设美丽新农村结合起来,将大变化寓以小细节中,新闻有新意、有意味,节目轻松有趣,既深入了百姓生活挖掘出细节,又令受众过耳不忘。

有温度的作品,需要脚上沾满泥土,深入基层,扎实的采访是成功的关键。广播系列报道《我的脱贫路》记者历经7个月时间,踏遍陕西省11个市区,采访人物100多人次,积累了大量的访谈录音和原生态音响素材。作品以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和画面感,提升了广播的感染力,从全景的收录到细节的捕捉,在听众脑海中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使声音符号立体化、视觉化。

三、故事化讲述,改变传播语态

在脱贫攻坚战宣传中,“用声音讲故事”成为一种创新的创作方式,突破了典型人物和事件宣传的模式化套路。宣传脱贫攻坚,不再是一片叫好声,而是有矛盾、有冲突,通过前期的细致采访、后期的精良制作,在精心的谋篇布局后看到跨越困难的历程,以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向听众立体化呈现扶贫改革的成果,成就了广播新闻的精彩。

“一个礼拜开一次会,迟到要罚款?”“鸡鸭圈养,放出来要罚款?”“60岁以上不打礼,喝酒直接去,不用给份子钱?”《幸福王家“规矩”多》围绕开头这三段疑问,用村民自己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生动鲜活的自强脱贫、建设新农村的故事,17段原汁原味乡音的引入,让整个故事娓娓展开,自然流畅,令人身临其境,社会反响好。“铛铛铛,开会了!厨房的灶都弄好了。”這样的现场声音朴实而清新,充满了浓浓的乡村气息。《中国扶贫第一村脱贫之后》通过原音再现,充分利用声音的优势,从过去到现在、从细节到全貌,展示了赤溪村村民的现场劳作场景以及村民丰富的业余生活,构建出一幅劳动和生活合奏的交响曲,现场感极强,赫然是一部“微型小说”。

《我的脱贫路》记者“沉下身子”走基层,挖掘出一个个鲜活人物:残疾人朱祎美架着双拐在大山上发展养蜜蜂事业, 家庭妇女赵丽与丈夫的夫妻柑橘园,低保户沈德林从依靠政府“等靠要”到主动找工作的观念改变……大量现场声音的运用,展现了冲突,使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由这些音响构建的现场画面,绘制了贫困地区人们思想从僵化落后到萌动、觉醒的复杂脱贫过程,呈现了整个事件的全貌,增强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四、融媒体手段运用,引入“电视+”“互联网+”“线下+”等模式

山东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日播节目《第一书记朋友圈》,借助广播平台,将“广播+公益”结合起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一起助力扶贫攻坚。同时借力互联网,依托听众群和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线下招募志愿者,开拓了众筹产业扶贫项目的方式。其中,《30个“‘第一书记扶贫创客项目”网络筹款近300万》这期节目,“第一书记”扶贫创客项目依托腾讯公益平台进行线下筹款,完成全部筹款目标,由此探索出“广播+互联网+线下”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融媒体平台的二次传播成为广播节目传播的又一手段,《年楚河畔菜根香》运用微信、网站进行了全媒体合作追踪报道,《我的脱贫路》同样以音视频、图文等“全媒体”方式呈现。《辣椒红了》将采访内容放在“蓝睛”新闻客户端和青岛广播电视台所属微信公众号上传播。《中国扶贫第一村脱贫之后》通过融媒体平台进行二次传播,用图片、视频、文字进行全媒体展示,借助访谈页面、新闻报道、论坛进行互动,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全方位推广,获得网友广泛赞誉,引发强烈反响。

在“脱贫攻坚,精准扶贫”这一重要任务中,党中央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面对这个与国家和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重大现实课题,广播人应扛起媒体人的责任和使命,以声音为媒介,宣传和记录时代的变化、脱贫的成果、改革的经验,并赋予作品更多的创新力,打造出更深入人心的好作品。

(作者单位: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本文编辑:李静)

猜你喜欢

广播新闻
融媒体时代下如何培养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
广播新闻语言表达形式探讨
广播新闻策划与创新
当下广播新闻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浅述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创新与发展
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探析
广播新闻节目的新媒体推广手段探究
新环境下广播新闻编辑工作的提升要点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
坚持创新原则,确保广播新闻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