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总目次

2018-02-16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优化模型研究

决策论坛(Decisionmaking Forum)

探索十九大后公铁水联运智慧物流新模式——“交通7+1论坛”第四十九次会议纪实…………彭宏勤,张国伍(1–2)

考虑碳排放权交易的航空公司动态价格竞争复杂性……………………………胡 荣,陈 琳,张菲菲,朱佳琳(1–6)

成本分担政策下新能源汽车租赁系统激励契约……………………………………………经有国,郭培强,秦开大(1–13)

基于批量订购的铁路集装箱货运多等级运价研究………………………………张小强,张 琪,罗 涛,张蓉蓉(1–20)

绿色交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交通7+1论坛”第五十次会议纪实…………………………彭宏勤,张国伍(2–1)

习惯影响下城际出行方式选择意向形成机理……………………………李 军,贾顺平,钱剑培,王瑜琼,张思佳(2–7)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资源共享方法与技术进展…………………………………………………毛保华,高自友(3–1)

服务雄安·交通光电网创新发展论坛——“交通7+1论坛”第五十一次会议……………………彭宏勤,张国伍(4–1)

保障公益性运输服务的铁路客票管理策略…………………………………………………………韩舒怡,荣朝和(4–5)

未来城市交通技术发展与创新——“交通7+1论坛”第五十二次会议……………………………彭宏勤,张国伍(5–1)

基于变权可拓物元和证据理论的收费公路PPP项目风险预警……………………………………潘 琰,毛腾飞(5–5)

基于动态定价的共享汽车自适应调度策略………………………………………王 宁,舒雅静,唐林浩,张文剑(5–12)

高铁运营安全监督系统奖惩机制优化研究………………………………………………李科宏,张亚东,郭 进(5–18)

基于旅客选择行为的高速铁路平行车次定价策略…………………………………………………江文辉,李延来(6–1)

基于集成模型的多维活动—出行决策研究…………………………………………………………付学梅,隽志才(6–8)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机场群旅客出行决策行为分析……………………………………徐爱庆,陈 欣,朱金福(6–14)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论坛(Forum about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我国城际铁路建设条件指标体系建立及求解……………………………帅 斌,黄文成,张士行,庞登瑀,何晓峰(1–30)

物流通道的空间溢出效应检验——基于中国11条物流通道的实证………………………………范月娇,权春妮(1–37)

大城市客运铁路枢纽客流分配模型…………………………………………………………………寇 俊,顾保南(1–44)

基于SVR的区域交通碳排放预测研究…………………………陈 亮,王金泓,何 涛,周志华,李巧茹,杨文伟(2–13)

国际集装箱内陆段铁路运输链碳排放量估算………………………………………………陶学宗,吴 琴,尹传忠(2–20)

公路货运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皖江城市带比较研究…………………………………刘宏伟,吴 杰,梁 雯(2–27)

联盟环境下国际航线市场份额预测方法研究………………………………………………赵晓松,朱金福,葛 伟(2–33)

基于粗糙集聚类算法的铁路通道客运市场细分…………………………李海军,李引珍,周 鹏,朱昌锋,马昌喜(3–9)

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特征参数的多维估计方法……………………………………郝京京,张 玲,戢晓峰,郝庆宇(3–15)

城市群公路客运通道与城市交通网络衔接模式选择模型………………………周天星,毛剑楠,刘 澜,余一凡(3–22)

绿色多式联运随机优化策略…………………………………………………………………李 珺,杨 斌,朱小林(4–11)

碳排放约束下我国航空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黄赶祥,景崇毅,王红岩(4–19)

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城市综合交通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研究……………范 琪,王 炜,华雪东,魏雪延,梁鸣璋(4–25)

基于Vine Copula的原油海运网络中节点连通可靠性研究………………………………王 爽,吕 靖,赖成寿(4–32)

中国—东盟综合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陈小红,张协奎,陈诗淼,张 练(5–26)

港口与运输方式及陆港联合选择的巢式Logit模型………………………………蒋晓丹,范厚明,张琰雪,陈志蔚(5–32)

考虑地铁站点多方式接驳范围的接运网络配流模型……………………张思佳,贾顺平,王瑜琼,李 军,张 桐(5–38)

技术差异视角下中国交通运输业环境效率研究……………………………………………………陈 磊,王应明(6–22)

交通基础设施收入效应的门槛值分析:以西部11省区农村为例………………任晓红,徐彩睿,任其亮,但 婷(6–28)

智能交通系统与信息技术(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车联网环境下信号交叉口车速控制策略…………………………………………鹿应荣,许晓彤,丁 川,鲁光泉(1–50)

基于局部连通性的在途动态路径诱导方法…………………………………………………梁 伟,张 毅,胡坚明(1–59)

基于Robertson模型的异质交通流车队离散研究……………………………………………………姚志洪,蒋阳升(1–66)

适于双周期的干道绿波信号协调控制模型…………………………………………………荆彬彬,徐建闽,鄢小文(1–73)

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时交通流预测研究………………………………………………………………王祥雪,许伦辉(1–81)

基于车联网V2P的行人碰撞风险辨识研究………………………………………彭理群,何书贤,贺 宜,艾云飞(1–89)

基于实测数据的信控环交驾驶行为建模与仿真……………………………………………………马新露,关晓东(1–96)

铁路智能客运车站总体框架研究………………………………张春家,史天运,吕晓军,白 伟,梁 博,胡 昊(2–40)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出租车载客出行特征研究——以岳阳市为例………唐艳丽,蒋 超,郑伯红,李茜铭(2–45)

考虑实时停车场信息的出行方式选择仿真模型……………………………………………………梁晶晶,张小宁(2–52)

CACC车辆跟驰建模及混合交通流分析…………………………………………………秦严严,王 昊,冉 斌(2–60)

绿灯倒计时影响下机动车微观驾驶行为分析与决策建模………………………………江泽浩,杨晓光,汪 涛(2–66)

考虑运行图约束的有轨电车干线信号协调优化模型…………………周洋帆,王 莹,韦 伟,洪梓璇,郭晓俊(2–73)

基于交叉口重要度深度搜索的区域信号协调控制方法……………………………………路 婷,贝晓旭,刘桂云(2–80)

基于复杂网络同步城市快速路协调控制研究……………………………………庞明宝,刁化尧,赵冰心,黄玉满(3–29)

先进出行信息下事故对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影响…………………………………刘永红,李进龙,陈 欣,罗 霞(3–36)

基于轨迹大数据的城市交通感知和路网关键节点识别……………………………………冯慧芳,柏凤山,徐有基(3–42)

考虑多前车反馈的智能网联车辆跟驰模型…………………………………………………秦严严,王 昊,冉 斌(3–48)

基于深度数据的车辆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陆德彪,郭子明,蔡伯根,姜 维,王 剑,上官伟(3–55)

沙尘环境下交通流跟驰模型及仿真……………………………………………………………………………谭金华(3–63)

基于换道决策机理的多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邓建华,冯焕焕(3–68)

公共交通双源无轨电车电源系统承载能力计算方法……………………………鲍 谚,张 帝,姜久春,冯 然(3–74)

基于路面指纹的高精度车辆定位…………………………………………王相龙,胡钊政,李祎承,黄 刚,蔡 浩(4–38)

面向智能交通的单目视觉测距方法研究……………………………………………………………邹 斌,袁宇翔(4–46)

面向班型动态生成的地服人员排班算法……………………………………………………………卢 敏,王 莉(4–54)

基于实时信息的公交运行速度控制策略与算法研究………………………………………………严 海,刘润坤(4–61)

信号控制四路环形交叉口多进口协同放行方法……………………………………………………马新露,杨兴清(4–69)

逆向可变车道释放特性及其安全评价…………………………曲昭伟,奇兴族,陈永恒,陶楚青,白乔文,刘芳宏(4–76)

不良交通流状态实时监测支持向量机模型算法研究……………………………游锦明,方守恩,唐 棠,张兰芳(4–83)

基于时空聚类算法的轨迹停驻点识别研究…………………………………………………………周 洋,杨 超(4–88)

带有最优流量记忆时间差的一类新格子模型………………………………………………翟 聪,刘伟铭,黄 玲(4–96)

ATIS渗透率对有限理性用户行程可靠性的影响……………………………………………………魏庆琦,肖 伟(5–46)

基于互联网数据城市快速路地点安全分析方法………………张兴强,刘 雪,朱艺焱,宋勇刚,王 欣,王学媛(5–53)

基于出租车运营数据和POI数据的出行目的识别…………………………………………………罗孝羚,蒋阳升(5–60)

信号控制交叉口机动车绿灯间隔—安全可靠度曲线簇…………………………江泽浩,潘 飞,汪 涛,杨晓光(5–67)

基于在线地图交通态势分析的路网拥堵状态识别…………………………………………………张建旭,郭力玮(5–75)

车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公路预警与应急避险模型…………………………刘海洋,冯仲科,吴云鹏,呼 诺,冯泽邦(6–35)

前后多车影响的跟驰模型及稳定性分析……………………………………………彭 勇,刘世洁,DENNIS Z Yu(6–41)

信号交叉口不对称交通流的优化控制方法…………………………………………………………蒋贤才,于 晨(6–48)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多AGV泊车路径规划………………………………………郭保青,郝树运,朱力强,余祖俊(6–55)

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的路网交通流数据补全方法……………王 力,李 敏,闫佳庆,张玲玉,潘 科,李正熙(6–63)

双车道普通车辆—自动货车混合驾驶交通流建模与仿真…………………………………马新露,胡月豪,杨青也(6–72)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System Engineering Theory and Methods)

收费情形下一类弹性需求混合交通均衡的效率损失……………………………………余孝军,高世玉,罗玲玲(1–102)

基于混合Logit模型的网约车选择行为研究……………………………………唐 立,邹 彤,罗 霞,陈思为(1–108)

基于奖罚措施的小汽车通勤者出行行为研究……………………………………秦焕美,高建强,和士辉,关宏志(1–115)

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出租车合乘问题研究……………………………………………………郑建国,李园园(1–121)

驾驶人分心状态判别支持向量机模型优化算法………………………张 辉,钱大琳,邵春福,钱振伟,菅美英(1–127)

公交司机排班问题的混合元启发算法研究………………………………………侯彦娥,孔云峰,朱艳芳,马 瑞(1–133)

基于两阶段行程时间的交通流分配理论……………………………………………………………………何胜学(1–139)

前景理论下道路网络的级联失效演变……………………………………………刘 伟,陈科全,刘玉印,田宗忠(1–145)

基于改进因子评点法的公交专用道服务水平分级…………………………………………………霍月英,李文权(1–152)

交叉口运行模式分布模型及排放测算……………………………………………………胥耀方,于 雷,宋国华(1–158)

基于能耗测度的道路拥挤收费模型………………………………………………黄文娟,张卫华,沈佳莹,江 楠(1–166)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陈 坚,唐 炜,蔡晓禹,段力伟(1–173)

铁路网络列车运行调整的优化模型及其分支定价算法…………………………………兰泽康,何世伟,黎浩东(1–179)

停站约束下多列车运力分配与定价联合决策模型……………………江文辉,徐 菱,李延来,李思雯,丁小东(1–186)

高速铁路车站咽喉区与到发线综合运用优化……………………………………………刘 杰,殷 勇,甘志良(1–193)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与车底运用整合优化模型……………………………姚 宇,朱晓宁,康柳江,廖正文(1–200)

基于随机机会约束规划的班轮联盟舱位租赁最优分配………陈继红,杨 晨,真 虹,张方伟,于 航,郑师禹(1–207)

考虑航段相关性的航路拥挤态势多模型融合动态预测方法………………………………………李桂毅,胡明华(1–215)

非严格优先权下许可相位左转车辆侵占时距分布模型…………………曲昭伟,白乔文,陈永恒,熊 帅,邓晓磊(2–87)

信息量最大化定权的城市道路重要性评价…………………………………………………王庆国,张昆仑,胡亦熙(2–94)

基于个体出行图谱的公共交通通勤行为辨别方法研究………………梁 泉,翁剑成,林鹏飞,周 伟,荣 建(2–100)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道路网络宏观基本图模型……………………………………金 盛,沈莉潇,贺正冰(2–108)

随机交通网络约束最可靠路径问题………………………………………………………潘义勇,陈 璐,孙 璐(2–116)

基于多层模型的城市建成环境对通勤行为的影响………………………………尹超英,邵春福,王聘玺,米雪玉(2–122)

突发环境下城市道路网关键路段集识别……………………………………………………………李彦瑾,罗 霞(2–128)

无信号控制路段手机对行人过街行为和安全的影响……………………………张存保,陈 峰,韦媛媛,张华龙(2–136)

基于PET算法的匝道合流区交通冲突识别模型………………………………马艳丽,祁首铭,吴昊天,范璐洋(2–142)

多元数据下的公交站点客流不确定性分析………………………………………………柳伍生,周向栋,谭 倩(2–149)

混合车型需求响应公交服务定制问题研究………………………………………………郑 汉,张星臣,王志美(2–157)

动态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地铁车站应急疏散仿真建模……………………………黄家骏,徐瑞华,洪 玲,黄肇红(2–164)

一种实时抗干扰的列车节能—晚点恢复模型……………………………………………曾 壹,张 琦,陈 峰(2–171)

共享自行车系统动态调度时间域的获取方法………………………………………………………刘冬旭,董红召(2–177)

带时间窗的甩挂运输路径优化问题研究…………………………………………………边 展,徐 奇,靳志宏(2–183)

带订单选择车辆路径问题的模型与算法……………………………………………………………孙刘诚,孙 焰(2–194)

超立方体排队均衡的卫星消防站选址调度优化…………………………………刘 晗,王 健,安 实,崔 娜(2–201)

不确定箱重下内河集装箱班轮航线配载决策…………………………李 俊,张 煜,计三有,程 昭,马 杰(2–208)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快速登机序列特性研究……………………………………………强生杰,贾 斌,黄青霞(2–216)

基于自回归条件持续期模型的疲劳驾驶研究……………………………毛树华,王先朋,文江辉,吴超仲,肖新平(3–81)

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高速公路交织区汇入位置模型……………………………………………李 根,孙 璐(3–88)

基于社会力模型的无车道划分异质交通流研究……………………………………………杨 达,苏 刚,吴丹红(3–94)

基于序列比对的行人过街风险识别研究…………………………………………吴文静,陈润超,马芳武,梁志康(3–101)

一种基于宏微观数据嵌套的公交用户细分方法……………………………………………………………孙世超(3–108)

高隧道比路段隧道出入口驾驶员视觉负荷研究………………………段萌萌,唐伯明,胡旭辉,何柏科,刘唐志(3–113)

高速公路瓶颈区域可变限速控制方法………………………于德新,刘 珩,郑黎黎,马晓刚,邢 雪,张 行(3–120)

基于MLE-LM算法估计的交通流断面速度Weibull分布模型…………………………符锌砂,郑 伟,王晓飞(3–126)

考虑多峰的系统最优动态路径流量分配图解方法研究……………………………………………赵传林,焦朋朋(3–133)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络分布均衡性评价…………………………………………黄志远,徐瑞华,杨儒冬,刘 伟(3–139)

轨道交通拥挤传播速率量化模型研究………………………………………………………………熊志华,姚智胜(3–146)

基于双层规划的市郊轨道交通多交路快慢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汤莲花,徐行方(3–152)

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开行方案双层规划模型……………………………………孙元广,史海欧,王 莹,陈绍宽(3–160)

基于Fluent仿真的铁路货车驼峰溜放风阻力系数研究…………………………杨 静,张红亮,周家杰,段乐毅(3–168)

动车组周转和到发线运用方案的综合优化研究…………………………………王 斌,黄 玲,郑亚晶,张鲁生(3–175)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列控中心可靠性及可用性评估…………………………………江 磊,王小敏,蔺 伟(3–182)

基于K-means算法的铁路运输设备单元划分方法………………………………………王华伟,史天运,闫永利(3–189)

考虑速遣费和滞期费的不定期船航速优化研究…………………………………………俞 超,王志华,高 鹏(3–195)

集装箱码头送箱集卡预约与场桥调度协同优化…………………………………马梦知,范厚明,计明军,郭振峰(3–202)

基于多中心车辆路径问题的收益分配优化研究…………………………………王 勇,任音吉,刘 永,许茂增(3–210)

客户配送要求变动下的VRPSDP干扰管理优化…………………………………赵 亮,梁晓萍,杨华龙,王 征(3–218)

基于驻站和限流的组合公交控制策略研究………………………………………黄青霞,贾 斌,强生杰,肖 尧(4–103)

基于车站滞留风险的应急驻车点选址研究………………………………………刘 爽,支晓宇,陈绍宽,兴 妍(4–110)

考虑出行者损失厌恶的后悔随机用户均衡模型…………………………………赵 磊,关宏志,张新洁,赵鹏飞(4–116)

考虑随机路网能力退化的连续双参考点用户均衡模型……………………………………………魏庆琦,肖 伟(4–123)

齐当别视觉下的出行方式偏好反转研究…………………………………………………张 年,罗 霞,邓 燕(4–130)

城市货运车辆选择行为模型及应用………………………………………………………张 戎,李 璐,简文良(4–135)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风险复杂系统及风险测度模型与应用——以液氯运输为例…………………王海星,梁倩倩(4–142)

滑动窗窗体长度及滑动步长对事故多发路段鉴别影响…………………………………孟祥海,张道玉,吴佩洁(4–148)

求解双目标带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的蚁群算法………………柴 获,何瑞春,苏江省,宋宇博,代存杰,马昌喜(4–156)

基于拉格朗日松弛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新增运行线局部调整模型…………………江 峰,倪少权,吕红霞(4–163)

铁路钢轨网格化维修规划优化编制模型………………………………白 磊,贾传峻,李 擎,刘仍奎,孙全欣(4–171)

集装箱码头装船顺序和场桥行驶路径联合优化…………………………………郭文文,计明军,祝慧灵,王清斌(4–178)

航班延误信息下旅客选择行为模型及实证…………………………………………………………江 红,任新惠(4–188)

基于Adaptive Lasso与RF的航班运行风险预测改进研究……………王岩韬,陈冠铭,刘 毓,杨远浩,赵 航(4–194)

一种改进的民用航空网络空间脆弱性模型…………………………………………………………李 航,胡小兵(4–202)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网络级联失效抗毁性研究……………………………刘朝阳,吕永波,刘步实,李 倩,吕万钧(5–82)

带时间窗的地铁配送网络路径优化问题……………………………………………………周芳汀,张 锦,周国华(5–88)

考虑连接性的路网划分算法…………………………………………………………………卢守峰,陶黎明,江勇东(5–95)

基于服务水平的公交车能耗评价方法……………………………………………徐 龙,刘 莹,张建波,吴克寒(5–103)

城市快速路车速离散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刘莹莹,李 健,陈小鸿(5–111)

基于改进KNN算法的城轨进站客流实时预测…………………………………郇 宁,谢 俏,叶红霞,姚恩建(5–121)

基于AFC数据的城轨路网客流OD在线动态估计………………………………………蒋 熙,贾飞凡,冯佳平(5–129)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公交行程时间预测方法………………………………………宋现敏,刘明鑫,马 林,夏英集(5–136)

数据驱动的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方法……………………………………………………………杨珍珍,高自友(5–143)

基于提箱同步的进口箱堆存策略研究………………………………………………………………周思方,张庆年(5–151)

基于旅客出行意图的航线潜在价值计算模型……………………………………………徐 涛,徐召朋,卢 敏(5–158)

基于货物运到期限的编组站动态配流优化研究…………………………………李晟东,徐长安,吕红霞,李文新(5–164)

基于资源可用度的编组站配流模型………………………………………………………薛 锋,赵 蕾,杨丽蓉(5–170)

高速列车多区间节能操纵优化研究……………………………麻存瑞,毛保华,柏 赟,王 敏,李佳杰,杨彦强(5–178)

铁路出发旅客衔接方式选择的复合异质性模型…………………………………朱 海,罗 霞,刘永红,陈 欣(5–184)

基于Nested Logit模型的共享单车选择行为研究………………………………袁朋伟,董晓庆,翟怀远,许 葭(5–191)

基于动态学习的泊位调度方案优化………………………………………………王 军,郭力铭,杜 剑,王美蓉(5–197)

基于行驶稳定性的山区公路弯道最小半径优化…………………………………………岳 雷,杜豫川,姚红云(5–204)

高原特长隧道驾驶人动态决策跟驰模型与限速研究……………………………胡立伟,陈 政,张 婷,胡澄宇(5–211)

基于工作强度均衡的地铁乘务轮班计划优化模型………………………陈绍宽,马卓然,彭小波,金 华,王志美(6–81)

混合到达模式下市郊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杜 鹏,杨雍彬(6–88)

基于异构模型的铁路出发旅客衔接时间价值……………………………………朱 海,罗 霞,陈 欣,刘永红(6–95)

基于自适应加权平均的路网MFD估测融合方法…………………………………………………林晓辉,徐建闽(6–102)

有限理性视野下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分层Logit模型研究……………………张新洁,关宏志,赵 磊,边 芳(6–110)

出行策略与行程时间不确定下的公交客流分配方法……………………………柳伍生,贺 剑,李甜甜,谌兰兰(6–117)

有限理性用户风险态度对系统效率的影响…………………………………………………………魏庆琦,肖 伟(6–125)

考虑车辆尾气污染暴露的系统网络优化模型…………………………谭 宇,严余松,孙湛博,户佐安,姚志洪(6–133)

面向多用户类的拥堵和排放收费方案研究……………………………………席好宁,张 一,何 流,张 毅(6–140)

基于认知差异的交通流动力学建模及仿真………………………………………翟 聪,巫威眺,刘伟铭,黄 玲(6–148)

考虑上下游通行能力匹配的干线禁左模型………………………………………吴 伟,刘 洋,马万经,龙科军(6–157)

快速路出口衔接过饱和交叉口信号优化方法………………………………………………………张 楠,杨晓光(6–164)

基于传播模型的非机动车违规过街行为研究……………………………………马书红,刘传起,唐大川,阴星星(6–172)

连续流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优化设计方法………………………………………赵 靖,徐海军,高 幸,汪 涛(6–178)

机场场面交通冲突风险演化的SD模型研究………………………………………………………肖 琴,罗 帆(6–187)

案例分析(Cases Analysis)

基于售检票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分类………………………………………………邹庆茹,赵 鹏,姚向明(1–223)

在共享单车影响下的公共自行车发展研究………………………………………马书红,杨 野,王元庆,韩笋生(1–231)

基于CNL模型的公共自行车使用模式研究………………………………………………刘 叶,吴 戈,周 强(1–237)

我国农村客运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昌平区和贵州省黔南州为例…葛晓鹏,王庆云,张 艺(2–224)

基于通径分析的四川省交通碳排放驱动机理研究…………………………………………………左大杰,戴文涛(2–230)

城市交通排放高分辨率分析方法研究——北京实证…………程 颖,陈艳艳,刘 莹,吴克寒,何巍楠,赵 晋(2–236)

多变量聚类分析的高速公路交通流状态实时评估…………………………………………………陈钊正,吴 聪(3–225)

成渝城市群经济与交通运输通道协同演化表征方法…………………范英飞,章国鹏,徐梦清,马 剑,江欣国(3–234)

基于小客车燃油核算模型的政策节能效果分析…………………………………刘宇环,姚恩建,谷 岩,李 萌(4–209)

基于深度CNN-LSTM-ResNet组合模型的出租车需求预测……………………………………………………………………………………………………………………………………段宗涛,张 凯,杨 云,倪园园,SAURAB Bajgain(4–215)

基于AFC数据和RF模型的城轨车站服务功能分类……………………………王子甲,刘海旭,TAKU Fujiyama(4–224)

高速公路ETC客户细分方法研究………………………………………………钱 超,杨 孟,耿 健,许宏科(4–231)

基于多维数据的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实时判别方法………………………………赵文忠,耿立艳,梁毅刚,张占福(4–240)

基于运行工况的旅游城镇小客车排放测算………………………………………………李 嘉,贺寒辉,彭 勃(5–219)

基于人群特征的三维约束重力模型研究…………………………………………唐艳丽,郑伯红,刘路云,蒋 超(5–226)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尾号限行方案设计与评估研究………………………………张晓阳,徐 韬,张宜华,张 磊(5–233)

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货运车辆能耗模型研究………………………………蔡 静,张明辉,朱宇婷,刘宇环(5–241)

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Multimodal Transport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现状与发展……………………………………………………许 奇,何天健,毛保华(6–194)

补贴政策对集装箱公铁联运竞争力的影响分析…………………………………………唐继孟,李 建,阳 波(6–201)

集装箱公铁联运定价策略的博弈分析…………………………………张 桐,毛保华,曾 玮,麻存瑞,张思佳(6–209)

考虑能耗的铁水联运集装箱装卸设备协同调度…………………………………杨宜佳,朱晓宁,闫柏丞,姚 宇(6–215)

公铁网络联运方案设计………………………………………………………………………………蒋 洋,张星臣(6–222)

整合公路运输服务下竞争性港口定价博弈模型…………………………………王文渊,王盛华,彭 云,徐星璐(6–229)

基于无车承运的多式联运流线网络匹配研究……………………………………………贺政纲,杨晓蕾,贾艳丽(6–239)

低碳背景下的多式联运路径规划…………………………………………………………刘 杰,彭其渊,殷 勇(6–243)

考虑碳排放的快捷货运方式选择模型……………………………………………………钟 校,张玉召,任 斌(6–250)

猜你喜欢

优化模型研究
适用于BDS-3 PPP的随机模型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