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运用“互联网+”来提速智慧工地

2018-02-15张朋伟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6期
关键词:工地施工现场互联网+

张朋伟

(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咸阳 712000)

引言

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上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就需要建筑行业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紧抓“互联网+”时代机遇建设智慧工地。智慧工地可以通过远程高速无线数据传输,来实现远程监控、远程报警、远程通知等。通过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把施工现场的人员、机械设备、物料、施工进度、施工方案等有机结合到一起,才能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因此,本文基于理论实践,对如何运用“互联网+”来速提智慧工地做了如下分析。

1 智慧工地相关概述

所谓智慧工地指的是工地信息化,是一种结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全新施工现场管理技术,是建筑工程领域一种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可以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建立相互协同、安全监控、智能化施工、信息共享的信息化管理平台[1]。大量工程实例表明,智慧工地的建设可以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可视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可大幅度提升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人员的协同工作能力,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2 目前我国智慧工地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我国智慧工地研究和应用的起步比较晚,各项技术和管理模式还不够成熟,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慧工地应用范围不够广泛,而且应用深度有待加强。导致此类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相应的软件供应商,不能为智慧工地的大范围应用,提供个性化软件,难以设计出符合施工现场实际管理需求的智慧工地平台,缺乏成熟的基于BIM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

(2)长期战略推进机制不够完善,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各行各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为实现资质升级,工程创优,只是在施工建设的某一个环节或者短期中应用了智慧工地,属于短期行为,难以发挥出智慧工地应用的价值和作用[2]。

(3)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我国对智慧工地建设和应用研究的起步比较晚,部分管理人员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对信息技术革命在建筑行业应用中敏锐性不足,难以准确理解智慧工地的内涵。

(4)缺乏统一的推进标准。由于建筑工程普遍具有范围广、参建工种多等特性,决定了建筑产品和施工工艺的多样化,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增加了智慧工地推进统一标准建设的难度。

3 运用“互联网+”来速提智慧工地的措施

智慧工地应用的主要原理是:把相应的感应器植入到建筑、机械、人员穿戴设施、场地进出关口等各类施工物体中,然后被相互关联,形成物联网,再和互联网进行有机整合,就可以实现对工程管理相关人员和工程施工现场全方位、全过程控制管理。应用智慧工地的核心是通过一种更加智慧的方法来改进各干系组织和人员交互的方式,从而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就我国目前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现状而言,运用“互联网+”来速提智慧工地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完善“互联网+”应用系统

通过“互联网+”构建的质量平台管理,可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通过移动端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管理,对工程施工情况和汇报问题等进行全方位记录,快速分派任务和监督整改,可促使质量管理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还能实现对现场信息实时、直观的表达,对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实现对现场施工情况和施工进度的远程控制。

而基于“互联网+”构建的BIM+VR体验管理系统,既能有效节约人工成本,而且还能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BIM技术可实现三维甚至是四维和五维可视化,可以把工地所有零散的信息统一到一个平台上进行资源共享。VR技术则可以把虚拟演变为现实,为工地管理人员营造一种身临其境体验,把BIM技术和VR技术相互结合到一起,对工地施工管理具有跨时代意义。可促使技术交底更加全面、安全知识的贯彻更加详细,可大幅度提升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现场安全生产的认知度,可有效满足智慧工地建设对各项数据和信息资料的需求,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3.2 合理应用“EBIM”智慧工地云平台

智慧工地是“端+云+大数据”的结合体,落实到岗位级别,可促使相关的工作开展的更加标准,落实到管理层则可以促管理层的工作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其中“端”是IT技术应用的主要特征,根据结构的不同“端”分为三大类,包括:PC端、移动端、智能硬件端。“云”指的是项目管理协同平台[3]。“大数据”指的是一种体现,可以为相关平台的构建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为确保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经常应用的是私有云大数据。

“EBIM”一种基于“互联网+”智能化大数据应用平台,也是实现智慧工地建设的主要基础平台,可有效解决工地现场各种智能设备、信息系统数据不统一的问题,通过相应的API接口即可进入相应的系统,获取工地施工进度、人员分配情况、材料使用等情况,为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大量应用实例表明,“EBIM”可以有效提升建筑业项目管理、企业管理、行业管理水平,可有效提升工地现场管理的沟通的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

3.3 引入智能化参与项目过程管理

(1)落实实名制人员管理制度。劳资纠纷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最常见的问题,一旦发生劳资就纠纷问题,就会导致施工进度难以顺利开展。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在施工现场就要推行落实实名制人员管理系统,通过对人脸、指纹、RFID等先进技术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各项信息进行采集,完善考勤管理,通过考勤数据对比,建立工资发放台账,实现点对点的工资发放。

(2)应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在施工现场还要建立危险源标准库,实现对危险源的全方位动态控制,可通过手机APP扫描二维码对工地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检查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工地营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节[4]。

(3)实现视频全面监控,为实现对工地智慧化管理,还要在施工现场全方位的安装监控设备,实现远程控制和异地控制,把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云端设备上,就可以实现在线监控,不断大幅度提升现场监测的时效性,而且还能节约人力资源的投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理论实践,深入分析了如何运用“互联网+”来速提智慧工地,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下的智慧工地,可以有效规范安全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还能保证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需要从完善“互联网+”应用系统、合理应用“EBIM”平台、引入智能化参与项目过程管理三个方面入手,才能有效速提智慧工地建设效率。

[1]万晓曦.“互联网+”提速智慧工地[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5(20):25~27.

[2]张先稳,许健彬.“互联网+”提升智慧工地安全管理[J].施工企业管理,2017(4).

[3]吴勇军.“互联网+”为智慧工地建设插上翅膀[J].中州建设,2017(12):53~55.

[4]张益民.由数字工地到智慧工地[J].施工企业管理,2017(6).

猜你喜欢

工地施工现场互联网+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波比的小工地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热闹的工地
工地上的女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