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现货之于售电市场,风华萦绕下的夜景之美

2018-02-15陈镜羽唐昕怡赵轶民胡岳松

张江科技评论 2018年5期
关键词:现货

■文 /陈镜羽 唐昕怡 易 璕 赵轶民 胡岳松

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廖 宇

泰豪科技首席技术官,泰豪迈能首席执行官,德国华人新能源协会创始人。

(按姓氏拼音先后顺序排列)

曹 寅

能源区块链实验室首席战略官。

刘隽琦

泰豪迈能首席技术官,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博士。

徐拥军

江苏现代低碳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周滢垭

泰豪科技能源互联网事业部首席能源官,德国ener.wi UG公司合伙人。

现货的到来必然使市场更加复杂,随着各种有别于单纯依靠价差、更加多样化的交易品种的加入,售电公司可操作空间增加的同时,也需要面临更高的风险与技术门槛。

自2015年全国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的3年间,中国电力市场风起云涌。售电公司在电力改革的推动下开启了井喷式的发展之路。从2015年在深圳注册成立第一家售电公司,直至2018年3月底,注册公示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3 342家,全国新增售电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然而,在这股风潮的背后,却也暗流涌动。

2018年开始,我国多省电力交易中心宣布注销多家电力交易公司,现在全国已经有316家售电公司注销,还有50多家售电公司的营业执照被吊销。

售电公司纷纷退市的背后

目前的售电市场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市场乱象丛生。售电业务盈利空间较市场开放早期已大量压缩,且售电企业还需要承担由偏差考核带来的巨大风险。不合理的争抢客户、不同势力间的联合串谋,再加上售电公司不够专业的人员现状和不够完善的监管机制,现阶段的售电市场距离完全自由的终极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电力法律专家展曙光认为,售电公司竞争激烈,仅依靠过去吃“差价”的模式获取利润的时代已经结束,企业生存困难,是越来越多售电公司退场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售电行业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许多企业缺少对行业和客户需求的了解。

除上述原因之外,我们认为,现阶段以中长期电量直接交易为主的售电市场中,售电公司基本只依靠高价或者关系获取用户,专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影响售电公司的经营,无法形成明确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只是简单的买卖,且盈利空间十分有限,那么对企业来说,或许已经没有经营下去的理由了。

如果售电是一场马拉松

奇怪的是,新公示的售电公司总数不减反增,依然持续增长。从2018年一季度最新公示来看,各省市电力交易中心新公示的有419家。这意味着2018年前3个月的新增售电公司就已经超过了两年间退市的售电公司的总和。那么,这些仍然不断加入市场的售电公司有什么来头?

第一种:观望者。有一部分售电公司虽然已经获得了售电牌照,但仍在观望,并未真正参与交易。他们或许在等待更加健康的环境、更加合适的时机,再以最适宜的姿态入场。

第二种:布局者。对业务广泛的大型电力企业来说,成立售电公司往往有其战略布局方面的考虑:通过售电带动其他业务,并引入更丰富的资源,最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对某些体量庞大的企业来说,由于其自身结构及政策的限制,他们需要在多省份和地区成立售电公司,而不同地域布局的先后也是现阶段仍有新售电公司进入市场的原因之一。

如果把售电比作一场马拉松,那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光景便是:在不断有人因体力不支掉队的同时,还有更多的人冲进奔跑的队伍中来。

现货已来,无路可退

现今国内售电市场看似违和、反差明显的现状,似乎预言了变革的到来。2018年8月31日,《关于征求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系列规则》的发布,整个市场终于迎来划时代的一刻。

所谓“无现货,不市场”,现货的到来必然使市场更加复杂。随着各种有别于单纯依靠差价、更加多样化的交易品种的加入,售电公司在可操作空间增大的同时,也需要面临更高的风险与技术门槛。然而,不论是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还是用户负荷的不可控性,在以小时乃至分钟来进行的现货交易中,必定会催生更丰富多样的售电套餐、更意想不到的商业模式以及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新技术。也许到那时,售电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才得以真正显现。

电力市场研究人员有话说

“说实话,我对售电公司退市并不感到意外。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退市的风潮还会持续。售电公司具有进入门槛低、平均资产投入少、业务模式单一和依赖政策导向等特点。在此情形下,竞争格局的变化、政策的变动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终结一批脆弱的掉队者。可预见的现货市场发展以及政策利好的下降趋势都预示着行业将进入优胜劣汰的过渡期。但是,从行业整体来说,这是一个实现自我进化的好时机,有实力的玩家逐渐确立地位,有野心的旁观者择机进入,有头脑的参与者合纵连横,售电产业会朝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迈进。”

——Yiming售电研究员

“我认为售电公司退市以及新售电公司的涌入昭示着电力市场新阶段的到来。曾经的售电公司靠信息不对称、市场欠透明和市场力闪烁而躺赚的时代已过,售电公司‘唯实力者生存’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市场政策、交易规则和机制的更新迭代,以及现货市场的建设和探索中,更公平、透明、健全的电力市场阶段悄然拉开序幕。

“依靠电力现货支持系统研究交易策略,依靠更有效的负荷预测应对高频交易价格波动,依靠网架知识认识分析节点/区域网损和阻塞,依靠风险控制统筹优化组合策略和精细化运营,依靠电价、煤价预测洞悉成本影响因子及电价走势,依靠新能源控制技术储备拓展新能源发电投资运营业务,依靠金融知识实现现货市场套期保值,利用金融衍生品提升市场竞争力,才是当下及未来售电公司的生存和繁荣之道。

“退出市场的售电公司也许是低估了市场竞争的残酷,也许是跟不上交易趋向实时的脚步,也许是‘投机派’们‘见好就收’的抉择。涌入市场的新晋‘实力派’售电公司,观望已久,蓄势待发,多以实力和技术备战,做好了迎接中国电力交易高度市场化、现货市场发展建设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准备。”

——正在电力市场中催熟的香蕉

猜你喜欢

现货
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关键问题的研究
鱼粉:秘鲁2022年A季开盘活跃,国内现货行情坚挺
鱼粉:海运成关键,到港不及预期,现货大涨
美国大豆现货价格上涨
美国大豆现货报价稳中有降
豆粕:美豆新高后回落振荡,现货临近春节成交转淡
鱼粉:秘鲁捕鱼良好外盘回调,超级现货短缺维持高位
鱼粉:秘鲁B季预售如火如荼,国内现货企稳反弹
浙江电力现货启幕
备战电力现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