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快疫症防治分析

2018-02-14陈昆余光荣陈正鸾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黑山羊羊舍病羊

陈昆,余光荣,陈正鸾

(1.贵阳市清镇市麦格苗族布依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贵阳 551401;2.贵阳市清镇市红枫湖镇农业中心,贵阳551400)

0 引言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所引发的一种羊急性传染病,最显著特征就是发病突然、病程极短、死亡快且死亡率高。具体表现为羊的真胃出血,严重时出现坏死性炎症。该病症一般发生于冬季寒冷季节,特别是在潮湿、低洼地区多发,由于它的短急病程特点,所以极易引发羊群大规模死亡,对规模化羊养殖场而言是极大打击。实际上,不仅仅是绵羊,任何品种的养殖羊都是具有羊快疫症易感性的,例如6月龄到2岁的黑山羊比较容易患上羊快疫症。

1 临床症状分析

羊快疫症多发生于绵羊上,一般从6月龄到2岁前都有可能发生,另外黑山羊也极易患该病。通常情况下,病原菌会首先感染羊的消化道,所以它的传染性较高,通过呼吸或唾液即可完成病毒传播,而且该类疾病属于季节型疾病,一般多发于每年的10月至次年2月,此阶段染病死亡率高。羊快疫类疾病一般发生于低洼潮湿的环境中,如果在该季节放羊过程中黑山羊食用了带霜夹冰的草料或在食用产气较多的豆科类草料后饮水,就极易患病,而且羊快疫发生后黑山羊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直到死亡前才会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脚软不爱走动、腹泻等症状。从患病原理来看,是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才导致羊快疫症中的腐败梭菌大量繁殖,进而生成大量毒素。随即黑山羊会出现消化道粘膜发炎、坏死等症状,发病非常突然,严重时会引发中毒性休克,最终死亡。从实践研究结果观察,病羊在发病后到死亡需要数分钟或数小时不等,其病程持续最长不会超过1 d。例如急性病黑山羊表现为愿意行走,但运动明显失调,腹围膨胀变大,伴随腹痛、腹泻、磨牙、抽搐等现象,最终昏迷,滞留带血泡沫,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就会死亡,病程相当短促。一般来说,急性型与最急性型是羊快疫症临床症状的两种突出表现类型。

2 鉴别诊断分析

羊快疫类疾病在发病过程中由于临床症状出现较晚,所以很难进行第一时间诊断,又由于它的病程较短,也很难进行准确判断,只能进行尸体剖检初步判断,之后病料送检确诊。剖检后会发现羊的真胃部位存在出血性炎症,幽门区粘膜位置则存在大量出血点和坏死区域,粘膜下部位置则存在水肿现象。通过解剖初步诊断可定性为羊快疫。另外,对患病黑山羊尸体脏器病料样品进行进一步的化验确诊,结果可发现其革兰氏染色为阳性,所以可以最终诊断为羊快疫类疾病。

从病理学角度来讲,羊快疫症与羊黑疫、羊炭疽以及羊肠毒血等是存在类似临床症状的,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细致鉴别诊断才能判定是否患羊快疫症。如患羊快疫症死亡的病羊其肝脏位置会存在坏死灶,如果利用涂片染色配合显微镜观察还能发现病羊肝脏中大量呈无关节长丝状的腐败梭菌,由此也可判定病羊所患病为羊快疫症[1]。

3 疾病防治对策研究

羊快疫症发病快、周期短、死亡率高,一旦患病可实现大规模感染,所以对大规模羊养殖场而言,一定要加强日常饲养管理、重视对健康羊群的预防措施,同时思考合理有效的羊快疫治疗对策,做到日常管理和防治相结合。

3.1 合理选址,强化日常饲养管理

一方面,要做到为黑山羊羊群合理选址,优化建设羊舍羊场,应该保证羊舍建设在相对干燥且通风排水良好的区域,同时要做到背风向阳。为了便于采光,一定要做到高建羊舍,同时保证通风和冬季保暖良好。另一方面,羊舍与羊群运动空间面积要相互匹配,如羊舍面积建设要确保每只羊都拥有至少2m2的运动空间,而羊群放养运动场空间建设则应该是羊舍的2~3倍左右,如此是为了避免羊群过于拥挤,导致羊舍内湿度过高滋生病菌。

在饲养管理强化方面,应该采取舍饲或放牧两种形式。饲料方面应该注意对蛋白质饲料或苜蓿草饲料喂量的有效控制,要规避一次性投放过多草料。在放牧阶段,则要求黑山羊最好在草地或次草地采食,然后再进入草地和青草地采食,如此操作也能有效预防疫病产生。另外,放牧出牧前应该保证先饲喂干草,然后再让羊群食用野外牧草,这样可保证羊群较好吸收牧草水分,避免腹泻情况发生。如果是冬季放牧饲喂羊群,在饲喂过程中也要注重防寒保暖,避免个体黑山羊受寒出现感冒症状。切忌饲喂羊群夹杂冰碴或直接冰冻的饲料,饲料补充应该以干草、豆皮为主,并适当为其配合食盐饲喂,整体增强黑山羊的抗病能力。另外在羊群放养方面则要遵循“晚出早归”的基本原则,有效规避早晚低温对羊群的不利影响,并选择在高坡空旷地区放羊,尽量避免在低洼湿地放羊。在清理羊舍后,为进一步巩固预防效果,还要对全体羊群投药,一般选择在黑山羊的饮水槽中加入恩诺沙星,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多西环素,大约饲喂3~6d即可,上述药物均可调节黑山羊胃肠道菌群平衡,起到预防羊快疫类疾病效果。在用上述方法进行治疗后,如果在14 d内没有任何黑山羊发病,则可确定不会再发生羊快疫,此时要为羊群注射羊三联四防免疫疫苗以及青霉素,这些都是比较有效的羊快疫疫苗。当然,为黑山羊肌肉注射青霉素(每次80~160万单位)也是有效的,要求首次剂量加倍,每天注射3次,连续注射3~5 d,或为黑山羊内服磺胺眯0.2 g/kg(按体重),第2天用量减半,连续内服3~5 d也会有效。再者,可适当配合羊猝疽、肠毒血症灭活疫苗,使用注射方式为皮下或肌肉注射,注射不分年龄大小,注射量大约为5 mL/只。注射后进行观察,2 d内不再出现症状则表示安全[2]。

3.2 重视疫苗免疫预防管理

针对大规模羊场日常管理应该重视对疫苗免疫的预防工作开展,定期实施疫苗预防接种。例如在春季要在羊场内选择用羊快疫猝疽、黑疫五联苗以及肠毒血症三联菌苗等进行免疫接种。要对所有黑山羊进行皮下注射,注射药剂用量大约控制在5 mL,具体以三联菌苗为例。如果黑山羊日龄小于6个月要进行皮下注射,用量大约在5~8 mL即可;如果大于6个月则用量大约在8~10 mL。在疫苗接种后,可保证黑山羊拥有至少6个月、最多10个月的羊快疫免疫力。再者,还可以为羊群接种三联四防灭活冻干苗,每只羊用量1份,利用专用稀释液稀释冻干苗后在羊颈侧注射1 mL即可。

3.3 及时做好应急治疗处理

如果黑山羊已经感染上羊快疫症,则要及时作出应急治疗处理,充分考虑到羊快疫症病程的短促性与高威胁性。一般情况下,如果发现疑似病羊要第一时间快速隔离,在诊断确诊后为其注射三联四防疫苗,同时引导绵羊灌服0.4%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300 mL),再配合投喂磺胺类药物及土霉素即可。如果病情十分紧急,则要对全群羊(包括健康羊)使用浓度为2%的硫酸铜,保证每只投服100 mL,配合150 mL左右浓度为10%的生石灰水,能够在短期内减少羊病发数量,缓解患病羊症状[3]。

4 结束语

羊快疫症病情复杂且病程极端,因此一旦羊群发病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但大规模羊养殖场的正确思路还要以防控为主,在日常管理中注重细节,避免羊群患上该疾病。

猜你喜欢

黑山羊羊舍病羊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羊肠毒血症的诊断技术和防治方法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对肉羊瘤胃积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不同季节不同类型羊舍空气质量分析
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
羊咳嗽怎么治
秋季管好羊群要加强卫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