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言

2018-02-13柳肃

建筑遗产 2018年3期
关键词:风土中原地区楚文化

湖南汨罗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难的地方,汨罗市政府将在这里建造一批纪念屈原的重要建筑。本期《建筑遗产》借常青教授承担的汨罗屈子书院建设项目为契机,以“湖湘风土建筑”为主题,探讨一个既古老而又有着现实意义的话题。

湖南古代属于楚国,屈原的诗歌艺术又是楚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探讨湖湘风土建筑自然也就必须从楚文化说起。本期中不少文章论述了楚文化与湖湘风土建筑的关系,各自从不同的视角,表达了独特的观点。要说“湖湘”,若从地域的方面来说,非常明确;若从文化的方面来说,则首先应该澄清一个概念:今天多数人都以“湖湘文化”替代了湖南的地域文化,这是不准确的。事实上,湖南的地域文化是分历史阶段的,各阶段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不能一概称为“湖湘文化”。

湖南地处中原汉族聚居区与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南蛮”)的边界地带,早期的楚文化实际上是汉族文化和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楚国存在的历史时期虽然是在西周和春秋战国,但是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东汉三国。直到隋唐时代,楚文化的影响才逐渐式微。由于地理上的原因,湖南远离中原地区,一直是相对落后的蛮荒地带。唐代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做官,杜甫等著名诗人也曾在湖南游历,都是处于一种贬官流放、飘泊潦倒的状态,说明湖南直到唐代仍然是落后穷困地区。

湖南的大发展是在宋代以后。宋代中原地区受到北方民族的侵扰,先是辽、金、西夏,后是蒙古(实际上中原地区一直受到侵扰,只是宋代特别集中)。中原战乱,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人口也大量南迁。这时候湖南就成了南方地区的中心地带,经济、文化得到大发展。经济上“湖广熟天下足”“洞庭鱼米乡”等说法都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文化教育繁荣,书院数量众多,马端临《文献通考·学校考》中所说的宋朝四大书院中有两个在湖南。中国传统意义上象征国家统一的东西南北中五岳,此时已经丢掉了四个,只剩下湖南境内的南岳,于是南岳衡山成了整个南方宗教文化的中心,佛教、道教都向这里聚集。思想文化界被称为“孔子之后第一人”的宋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出在湖南,哲学理论界出现了“湖湘学派”。所以严格意义上说的“湖湘文化”,是应该从这时候开始的,前面的楚文化阶段不能叫“湖湘文化”,只能在地理关系上说是湖湘地域。

湖湘大地由于其文化历史的独特和厚重,风土人情、建筑艺术显现出特殊的魅力也是必然。也许正是因为它的偏远,在各地城镇乡村保留至今的许多古老的艺术文明,那些斑斑驳驳的祠堂庙宇,那些风格迥异的传统村落,无不显现出湖湘地域文化的特殊和神秘。它们作为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留存于世,值得今天的我们去认真研究和尽力保存。

猜你喜欢

风土中原地区楚文化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中原地区品种齐全的果树苗木大规模繁育基地
荆楚文化 漆器之美——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学习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风土和历史
论《风土什志》中李劼人的饮食文化书写
葡萄酒产区与『风土』
中原地区储气库建设研究与实践
楚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