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约化养殖模式下鸡球虫病的防控*

2018-02-13汤新明刘贤勇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艾美耳球虫病球虫

汤新明 索 勋 刘贤勇**

(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 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100193)

我国是家禽养殖和消费大国,据统计,2017年我国蛋鸡存栏量约12亿羽,肉鸡年出栏量近80亿羽,种鸡年存栏量约3 000万羽(李晶,2018;谢凯丽,2018;虞华等,2018)。禽流感、球虫病等重要疫病的有效防控是我国养鸡业发展至今规模的重要保障。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在保障日益增长的鸡肉和鸡蛋市场需求的同时,也为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条件,其防控更是面临严峻考验。就球虫病而言,集约化养殖场是球虫病暴发最适宜的场所 (索勋, 2002;Chapmanetal., 2013)。球虫病的暴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部分养殖场来说是“灭顶之灾”(郁明发, 1989; 索勋, 2002; 刘贤勇等, 2006)。因此,球虫病的防控一直是养鸡业最为关切的热点之一。

药物和疫苗是疫病防控的主要手段,长时间、大范围的药物推广使用必然导致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的产生,这是药物防治球虫病的弊端 (王加才等, 2016)。我国学者利用传统优势,将中草药应用到球虫病的防控中,已取得显著成效,这也是我国学者对世界球虫病防控的重大贡献 (葛凯等, 2006)。自1952年研制出球虫病活卵囊疫苗,鸡球虫病的免疫预防已历60余年发展,球虫病活卵囊疫苗被誉为最成功的寄生虫病疫苗 (Shirleyetal., 2005;Chapmanetal., 2013)。然而,由于球虫病活卵囊疫苗的副作用,至今仍未在我国小日龄出栏肉鸡中更大范围推广使用,这也是疫苗防控球虫病亟需突破的瓶颈。

多种因素均可导致规模化养殖场鸡球虫病的暴发,如日粮营养、疫苗免疫失败或鸡舍环境等 (马国栋等, 2012)。因此,球虫病的防控须从药物、疫苗、日粮、饲养模式和管理水平等角度出发,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鸡球虫病造成的损失。本文围绕鸡球虫病的发生、危害和我国规模化养殖场鸡球虫病的防控和防控措施研究现状展开论述。

1 鸡球虫

引起鸡球虫病的病原为艾美耳属球虫,对球虫种的划分和定义经历了一定的变革(郁明发, 1989;李超等,2018)。球虫学界现已公认鸡球虫有7个种,分别是柔嫩艾美耳球虫 (Eimeriatenella)、毒害艾美耳球虫 (E.necatrix)、巨型艾美耳球虫 (E.maxima)、堆型艾美耳球虫 (E.acervulina)、和缓艾美耳球虫 (E.mitis)、布氏艾美耳球虫 (E.brunetti)和早熟艾美耳球虫 (E.praecox)(索勋等,1998)。不同虫种的致病性和对养鸡业的危害程度不同:按致病性大小排序是柔嫩、毒害、布氏、巨型、堆型、和缓与早熟艾美耳球虫;按对养鸡业的危害大小排序则是柔嫩、堆型、巨型、毒害、布氏、和缓与早熟艾美耳球虫(索勋等,2002)。柔嫩艾美耳球虫致病性强、感染率高,是7种鸡球虫中对养鸡业危害最为严重的虫种;堆型和巨型艾美耳球虫致病性属轻度至中度,但这两种球虫在鸡群中普遍存在,对养鸡业的危害不容忽视,堆型艾美耳球虫感染还可导致鸡群皮肤色素沉着不良,危害也较为严重;毒害艾美耳球虫致病性强,但其繁殖力和感染率较低,布氏艾美耳球虫的感染率也很低,这两种球虫对养鸡业的危害要弱于上述3种;而和缓艾美耳球虫致病力轻微,生产中危害较小;一般认为早熟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极小或一般不具有致病性,对养鸡业的危害也较小。这只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不同地区或养殖场可能会存在优势种差异的情况,生产中应以实际诊断情况做出防控预判 (索勋, 2002;刘贤勇等, 2006)。

2 鸡球虫病

2.1 流行病学

凡是有鸡的地方就有鸡球虫,集约化养殖场更是球虫病暴发的最适宜场所,其发病率为50%~70%,死亡率20%~30%,严重时可达80% (郁明发, 1989;索勋, 2002)。食入孢子化卵囊是鸡球虫感染的唯一途径,粪便、垫料、饲养笼具、饲料和运输工具等均可传播球虫病。鸡群食入少量的孢子化卵囊不会引起球虫病,但会排出大量的未孢子化卵囊(据索勋(2002)计算,鸡感染1个孢子化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经裂殖生殖后,理论上会随粪便排出1 260 000个子代卵囊;而据Rami A Dalloul(2006)计算,理论上会产生2 520 000个子代卵囊)。未孢子化卵囊在适宜外界条件下进行孢子生殖(孢子生殖的适宜条件为温度20 ℃~ 28 ℃、湿度大于20%、充足的氧气,这正是规模化养鸡场常规养殖条件所能提供的),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孢子化卵囊,对鸡群危害最为严重 (张学成, 2012;王加才等, 2016)。如果防控措施不当,则会导致球虫病的暴发。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鸡品种资源,已成为世界家禽育种优秀的物质资源 (康丽等, 2006)。不同品系或地方鸡种抗病性能存在差异,对我国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保存的25个品种鸡球虫易感性的测试结果发现,狼山鸡、藏鸡等10个品种的鸡感染高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后症状较轻,未出现死亡,说明对球虫的易感性较低,而隐性白羽鸡、清远麻鸡等7个品种的鸡在感染相同剂量的球虫后出现了较高的死亡率,说明隐性白羽鸡等对球虫的易感性较高 (李建梅等, 2016)。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肉用型品种较蛋肉兼用型品种易感性高 (李建梅等, 2016),这可能与肉鸡生长速度较快,抗病能力较弱有关。近年来,鸡球虫病发病日龄向小龄化发展的趋势较为明显 (黄德源, 2013)。另外,有调查数据显示,种鸡暴发球虫病后,公鸡的死亡率显著高于母鸡 (施为国等, 2001)。所以,生产实践中应综合考虑导致球虫病暴发和流行的各方因素,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球虫病暴发和流行的风险。

2.2 致病性

艾美耳属球虫对宿主的致病机制主要是裂殖生殖对肠细胞的大量破坏,造成肠粘膜的严重损伤 (王双怀, 2001)。不同虫种因繁殖力、寄生部位等不同,致病性存在差异。同种不同分离株的球虫致病性也存在差异,如对分离自北京、山东、吉林和黑龙江的4株柔嫩艾美耳球虫致病性的比较研究发现:柔嫩艾美耳球虫山东株感染的鸡群盲肠病变最为严重、死亡率为40%,而北京株感染鸡群仅出现轻微病变,且未发生死亡 (赵权等, 2003)。但不同虫株对宿主致病性差异的机制仍未解析。研究表明,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宿主细胞内Ca2+浓度显著升高,并且随着盲肠受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体外研究模型证实,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引起细胞膜、内质网膜和RyR钙离子通道开放,导致胞内游离Ca2+浓度升高,促进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MPTP)的开放和细胞色素C(Cytc)的释放,介导宿主细胞的凋亡 (Yangetal., 2015; Xuetal., 2016; Lietal., 2017; Xuetal., 2017)。因此,球虫感染活化线粒体凋亡途径导致宿主细胞的凋亡可能是其产生肠道粘膜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

球虫对宿主另一潜在致病机制为,球虫感染后对宿主粘膜系统产生的严重损伤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了其他病原感染或继发感染的致病性。反之,其他病原感染后影响宿主的免疫力也可导致球虫致病性的增强,如柔嫩艾美耳球虫和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共感染鸡群后,死亡率显著升高,未死亡鸡群的体增重降低 (Cuietal., 2016; Cuietal., 2017)。另外,艾美耳球虫感染加剧了禽白血病病毒血症,影响了对新城疫灭活疫苗的免疫应答 (Cuietal., 2016; Cuietal., 2017)。鸡群感染球虫后,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提升 (包花尔等, 2014),还增加了继发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伤寒等疫病的死亡率 (刘德臣, 2013; 王昌斌等, 2013; 韦广智, 2018)。

饲养管理水平、日粮、肠道菌群等都是影响球虫对宿主致病性的间接因素,亦不容忽视(金岭梅等, 2006; Tangetal., 2018)。所以,严把生产线各环节的质量关是降低球虫或其他病原感染的有效策略。

2.3 诊断

鸡群是否受到球虫感染的威胁可以通过临床症状结合病原学检测作出诊断(李彬等, 2018)。生产中,依据球虫感染严重程度和临床症状,将球虫病分为临床型球虫病和亚临床型球虫病。临床型球虫病的症状较为典型,表现为食欲下降或废绝、极度消瘦、腹泻、便血等,耐受过的动物则因为过度消耗而生长停滞。亚临床球虫病症状不易观察,造成动物饲料转化率降低,肉、蛋产率及品质下降,形成慢性消耗疾病 (郁明发, 1989;孙桂芹等, 2012)。在规模化养殖模式下,鸡群呈现多病原交叉或共感染的特点,往往造成单一病原感染的特征性症状不明显,这就需要结合病原学检测对球虫感染作出诊断。针对球虫病原学诊断也应考虑多种因素,如发病时间与粪便或垫料中卵囊数量的关系、症状严重程度与感染球虫种类的关系以及卵囊数量与裂殖体或裂殖子数量的关系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确诊 (索勋, 2002)。

3 鸡球虫病的药物防控

3.1 抗球虫药物种类

上世纪30 年代磺胺类药物首次应用于鸡球虫病的防治 (Belanger, 1947)。截至今日,药物仍然是防控球虫病的最主要手段。根据《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和《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及使用规范》2017年修订版本公布的26种饲料药物添加剂中有13种是用于球虫病的防控,这13种药物均可用于鸡球虫病的防控。此外,尚有部分药物的给药途径是药物与水混饮(毕菲菲等,2018)。抗球虫药物按其性质可划分为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生产中常常将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穿梭使用,防止球虫耐药性的产生。国内科研单位研发出的抗球虫新药在临床试验阶段效果良好(毕菲菲等,2018),为生产中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将中草药用于球虫病的防控是我国的鲜明特色。虽然目前尚未有批准商品化的抗球虫病中草药问世,但部分中草药在实验室阶段和小规模临床应用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球虫功效(毕菲菲等,2018)。一般认为,中草药抗球虫的机理是一方面抑制球虫发育,如常山、青蒿、苦参等能够抑制裂殖体的发育,具有显著的杀虫驱虫功效 (何华西等, 2003; 颜卉等, 2005;王玲等,2018);另一方面中草药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免疫力,并对损伤组织的修复起辅助作用,有助于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如黄芪、当归等对鸡免疫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颜卉等, 2005; 韩天飞等, 2018)。对于暴发球虫病的养殖场,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球虫病能取得良好效果:张忠义(2012)对暴发球虫病的养殖场采用氨丙啉治疗后,继续使用青蒿、仙鹤草、何首乌等中药粉末拌料饲喂1周,患病鸡群全部恢复健康,鸡群生长良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另有研究表明,常山提取物与妥曲珠利或磺胺喹恶啉等联合用药的抗球虫指数显著高于单独药物使用组,证实中药提取物与化学合成抗球虫药物联合使用的抗球虫方案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张浩男等, 2012)。

据报道,某些植物提取物因其毒性或某些生物活性也表现出一定的抗球虫活性。如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假蒟茎叶经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后作为添加剂添加至鸡全价饲料,饲喂含提取物的全价饲料的鸡群经高剂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的体增重和卵囊指数均优于全价饲料饲喂对照组 (Wangetal., 2016)。同样,紫茎泽兰叶子的异丙醇提取物二级分离物作为试验药物的抗球虫指数可达174,表现出中等效力的抗球虫作用 (和晓银, 2016)。除植物茎叶外,部分植物果实提取物也具有抗球虫功效,如饲喂经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槟榔果提取物的鸡群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的症状和肠道粘膜损伤均显著减轻 (Wangetal., 2018)。另外,经乙醇萃取的葡萄籽提取物饲喂鸡群抵抗球虫感染的效果呈现剂量依赖型,12 mg/kg的提取物就具有良好的抗球虫功效 (Wangetal., 2008)。

虽然生产中应用的抗球虫药物以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为主,但中草药、植物提取物或将中草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抗球虫的临床效果显示出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为基于药物防控球虫病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3.2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药物残留和抗药性问题是集约化养殖模式下鸡球虫病防控面临的主要挑战。在生产应用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严防药物残留和耐药性虫株的产生:(1)球虫病预防性用药时应严格执行《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及使用规范》2017年修订版本或其他药物说明书规定的休药期,防止禽肉或蛋产品中药物残留过高,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王盈予等, 2014);(2)应严格控制药物使用剂量,有些产品如马杜米星铵、甲基盐霉素或莫能菌素等安全剂量范围很窄,超剂量使用时可导致饲料转化率和引起鸡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引起鸡的死亡,长期或高浓度混饲盐酸氯苯胍可引起鸡肉、鸡蛋异臭 (张传津等, 2002);(3)不同药物间可产生拮抗作用,应严格注意不同抗球虫药物间或抗球虫药物与其他药物的合用,如氨丙啉在体内与硫胺能产生竞争性拮抗作用,如果氨丙啉用药浓度过高则引起雏鸡硫胺缺乏而表现多发性神经炎,而增喂硫胺又影响氨丙啉抗球虫活性 (王加才等, 2016);(4)严格把握药物的适用期和适用范围,绝大多数药物在产蛋期间禁用,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禁止用于种禽等;(5)制定合理用药方案,减缓耐药性的产生,延长抗球虫药的使用寿命,如肉鸡中常采用穿梭用药和轮换用药的方式。

4 鸡球虫病的疫苗防控

4.1 疫苗种类

目前,投入市场应用的球虫病疫苗是以活卵囊为疫苗组分的球虫病疫苗,应用历史已有60余年,被业界认为是最成功的寄生虫病疫苗 (Williams, 2002b; Shirleyetal., 2005; Chapmanetal., 2013)。按照疫苗组分来源,球虫病活卵囊疫苗分为两类:一类是强毒活卵囊疫苗,如Coccicox、Immucox;另一类是减毒活卵囊疫苗,如Paracox、Livacox (Williams, 2002b; Shirleyetal., 2005)。上述疫苗已在国际上大范围使用取得良好效果。活卵囊球虫病疫苗产生坚强、持久的免疫保护力是病原、环境和宿主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病原而言,不同种的球虫虽然免疫原性存在差异,但免疫后均能激发宿主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和粘膜免疫应答,经过免疫或加强免疫均可建立良好的免疫保护力。另外,球虫系自限性感染,完成生活史后,全部虫体排出体外,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对于环境而言,集约化养殖场提供恒温恒湿的饲养环境,利于鸡群免疫后排出卵囊进行孢子化生殖,鸡群食入孢子化卵囊起到加强免疫的作用。对于宿主而言,鸡喜好啄食垫料,垫料中孢子化卵囊不断被鸡食入,免疫力逐渐加强至建立完全免疫保护力。由佛山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正典球苗SCOCVAC(三价活疫苗和四价活疫苗)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是目前我国市场上最主要的球虫病疫苗之一,现已成功出口越南、泰国 (杨佳颖, 2018)。

我国也有教学、科研单位或企业从事球虫病活卵囊疫苗的研制,效果与进口疫苗相当。如中国农业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球虫晚熟系理论,并成功研制基于晚熟系的球虫苗Einerivac(艾美耳牌球虫苗)和基于早、中、晚熟系联合球虫苗Einerivac plus(强效艾美耳牌鸡球虫苗),生产应用效果良好 (索勋等, 1998; 索勋等, 2001)。北京农学院也曾研制成功适合商品肉鸡的三价球虫疫苗和适合种鸡的四价球虫疫苗 (段嘉树等,1998)。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今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研制的鸡盲肠球虫病疫苗,即DLV疫苗,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彭克森等, 2000)。

亚单位疫苗、DNA疫苗或载体疫苗也是球虫病疫苗研发的方向(张思新等,2018)。虽然至今尚无批准的球虫病亚单位疫苗、DNA疫苗或载体疫苗应用于生产实践,但部分疫苗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和小规模临床试验也取得了一定的保护效果(张思新等,2018)。如以球虫病疫苗组分为载体表达其他组分优势抗原的重组载体疫苗可提供针对载体虫株和异源虫株感染的免疫保护力,具有降低球虫病疫苗组分的潜能,这为球虫病新型载体疫苗的研制提供了良好借鉴 (Tangetal., 2017)。

4.2 疫苗免疫注意事项

疫苗免疫是防控球虫病的最经济有效的策略,但免疫失败会影响鸡群生产性能,严重时则有可能导致球虫病的发生。影响球虫病活卵囊疫苗免疫成功的因素有多种,如免疫方式、饲养模式和管理水平等。

球虫病疫苗可经喷雾、拌料或饮水等途径进行免疫,其中饮水途径是目前生产中普遍应用的免疫方式 (郭云雷, 2009; 孙新峰等, 2018),保证短时间内完成免疫或在饮水中添加悬浮剂。球虫病疫苗的鸡胚免疫途径在试验阶段已取得成功,具有免疫剂量可控和免疫整齐度高的特性,应用前景广阔 (Weberetal., 2004)。对于垫料饲养的鸡群扩栏或转群时,一般要将旧垫料表面的约10%撒在新的垫料表面上,保障鸡群能够继续摄入粪便中卵囊起到加强免疫的作用 (宣大蔚, 2008)。疫苗免疫后应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防止因漏免鸡只、垫料湿度过大导致卵囊孢子化过度,鸡群摄入卵囊过量出现疫苗反应 (张学成, 2012; 郑磊等, 2016)。疫苗免疫后还应加强饲养管理,保障饲料中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加速肠上皮细胞的修复、止血及提高机体的抗病力 (金岭梅等, 2006)。另外,需加强鸡群健康状态的观察和监测,若鸡群出现疫苗反应,及时投药2~3 d,防止因疫苗免疫诱发球虫病。如果鸡群在早期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 如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等, 也可能影响球虫疫苗的效力,导致免疫失败 (王昌斌等, 2013)。

5 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5.1 药物和疫苗联用或交替使用

药物和疫苗均是防控球虫病的有效策略,但长期采用单一策略往往导致疫病防控失败。这是因为球虫对抗球虫药物极易产生抗药性,长期使用抗球虫药物可能会诱导产生“多重抗药虫株”而面临无药可用的风险。而免疫方式、其他疫病、饲养环境和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可影响活卵囊球虫病疫苗的免疫效果,且目前国内外市场尚无免疫效果良好的亚单位或DNA球虫病替代疫苗。所以,球虫病疫苗的良好免疫保护效果需要科学的、严格的管理规范进行保障,这对规模化的养殖场来说比较容易实现,而中小型养殖场却难以实现或通过增加养殖成本才能实现。

科学合理的药物或疫苗使用方案是防控球虫病的最佳策略,比如药物和疫苗的联合使用或交替使用。具体来讲,不同批次的商品鸡之间采用疫苗和药物交叉使用的策略,此种策略的优点是,接种疫苗使疫苗中的非抗药性虫株(/系)得以优先繁殖,并稀释环境中存在的抗药群体,从而逐渐置换或取代抗药群体,恢复药物敏感性。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控预案具有事半功倍之效。如在球虫抗药性问题严重的养殖地区通过活卵囊疫苗的使用可以逐步恢复环境中的鸡球虫对离子载体药物的敏感性 (Williams, 2002a)。

5.2 科学的饲养管理模式

我国养殖业的模式已从散户养殖逐步过渡到规模化养殖。养鸡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的养禽生产体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有利于球虫病和其他疫病的防控,加之现代许多大型养殖场采取“网上饲养”的方式,更是极大程度上阻断了球虫病的传播途径。另外,一些球虫特异性的消毒剂也能极大降低环境中的卵囊数量。如球虫消毒剂(Oocide)能穿透球虫卵囊壁的致密电子外层,并产生低分子量且不带电荷的气体,进而穿透卵囊内层,破坏和杀灭卵囊。饲养在喷洒消毒剂垫料的鸡群经人工感染球虫后垫料中的卵囊数显著降低,降低了球虫病的发生率 (易永萍等, 2018)。

此外,日粮的营养成分也影响球虫病的发生和发展。富含蛋白质的日粮(25%)可以增加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死亡率,增加卵囊产量,并且较早出现临床症状。球虫感染后,饲料中添加铁、锌是机体铁、锌被竞争性利用的必要补充, 治疗球虫病时效果显著,比单纯用药驱虫可降低损失9%~10 %,治愈所需天数也可缩短2~3 d (赵家平等, 1997)。维生素含量直接影响鸡体内球虫的生长与发育,当日粮缺乏维生素A时,试验鸡群感染球虫后的死亡率可达80%以上,维生素A添加越多,其死亡量越少 (金岭梅等, 2006)。日粮中的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等营养物质也显著影响球虫在机体内的发育。我国饲料工业发展飞快,为现代化养鸡提供了全价饲粮,满足了鸡群的营养需求。但使用药物预防球虫病时,某些营养成分可与药物发生拮抗作用,含量要严格控制,如饲料中的维生素B1含量在10 mg/kg以上时,能对盐酸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的抗球虫作用产生明显的拮抗作用 (金岭梅等, 2006)。

6 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取得了显著成就,促进了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了国民的食品和营养需求。然而,在食品安全和国际贸易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养殖业尤其是疫病防控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就鸡球虫病的防控而言,药物残留及抗药性普遍产生及其潜在的对食品安全或环境侵蚀的担忧,限制或禁止抗球虫药物的使用已是大势所趋。免疫预防应尽快取代球虫药在球虫病控制领域占据的主导地位。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研制安全、高效的新型球虫病疫苗,使之广泛应用于不同规模、不同品种(系)和饲养模式的鸡球虫病的防控,是未来球虫病防控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猜你喜欢

艾美耳球虫病球虫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巨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的分离和纯化
鸡球虫病的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
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药物治疗和免疫预防
中小鸡场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鸡球虫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
球虫感染鸡群有哪三种表现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机理及其对鸡球虫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