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扶贫第一书记的角色转换

2018-02-12杨雪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角色转换第一书记

杨雪

内容摘要: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驻村帮扶成为战略的重点之一。“第一书记”作为驻村帮扶的主体,需要生活在贫困村、工作在贫困村。由于城乡生活、工作、文化等方面有所差异,所以“第一书记”在扶贫工作中面临着角色的转换。正确的角色转换能够促进“第一书记”工作的顺利进行,失误的角色转换就会导致“第一书记”工作中出现困难,甚至影响扶贫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第一书记 驻村扶贫 角色转换

一.“第一书记”的社会角色及角色转换

“十三五”时期,精准扶贫成为农村扶贫开发的首要战略,驻村帮扶是做好内源扶贫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是锻炼干部的重要途径。组织部在各省市机关事业单位选派“第一书记”,作为帮扶贫困村的第一人,面对跨越城乡的工作,其角色观念与行为模式等方面都需要一定的转变,以期适应其驻村帮扶的工作。

社会学家郑杭生认为,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1

社会学研究的角色转换是指角色主体出于自身某种变化的需要,从某角色向其他角色转换的过程,是不同类型角色的变化。角色转换的目的,就是满足角色期待,实现自身价值。因此,本文以社会角色理论为分析视角,重点分析驻村扶贫“第一书记”角色转换中的关键内容,包括角色观念的转换以及行为模式的转换,并且提出了促进其角色转换的对策。

二.“第一书记”角色转换的关键

(一)角色观念上的转换

角色观念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角色观念建立在自我概念和角色知觉的基础上。如果人们的角色知觉清晰,自我概念同一,那么,角色观念就容易建立。2“第一书记”在城市机关单位大多扮演领导干部角色,而下派到贫困村帮扶扮演的是农村工作者的角色,面对不同的角色,对角色的认知、态度等不免产生差距。“第一书记”可能在原单位扮演的是主要角色,但到了贫困村会成为配合角色;也可能在原单位扮演的是配合角色,在贫困村成为了主要角色。这种角色的转变主要是自身对原角色观念的转变,同时也是对新身份认知度的呈现。

对身份的认知也是个体对角色的定位,角色定位又称为角色确定,即确定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过程。3“第一书记”在贫困村,面对的是不同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环境,不免在心理方面产生落差感或者降低归属感。所以,作为刚驻村不久的“第一书记”,要实现角色观念的转换,需要避免浮躁、务虚、自满等不良的心理,树立正确的角色观念,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

1.浮躁与淡定

浮躁的心理对角色定位的影响是极大的。“第一书记”被选派驻村,其工作环境和交往对象都发生了变化,新的职务对其有了不同的要求,产生了新的角色规范。这就会使“第一书记”急于转变其社会角色,从而易产生浮躁的情绪,在缺乏角色认知的情况下盲目作为。所以,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要保持淡定的心态,对待新的工作既要有热情又要保持头脑清醒,不断更新自身对新角色规范的认知,及时去纠正不良的角色观念。

2.务虚与务实

“第一书记”大多是第一次接触扶贫工作,即使一些有农村工作经历,但由于未经过专业化的培训,会出现工作阅历和领导经验缺乏的问题。同时,也可能出现“新官上任三把火”之类急于求成的心态,容易诱发务虚的心理。在这里的务虚属于贬义词,指决策中盲目追求工作绩效而导致的错误领导行为。4所以,在角色转变中“第一书记”要更新自身的角色观念,保证工作的实效性,坚持务实的心理是做好驻村扶贫工作的第一步。

3.自满与谦虚

与贫困村的干部相比,“第一书记”的学历、眼界都是毋庸质疑的,受到的关注度也相当高,在一定程度上则会引发其自满的心态,导致角色观念的失衡。自满会使“第一书记”角色定位不准确,自以为是,不参考他人的意见,最后导致角色转换的错位。正确的角色转换就需要有一种谦虚的心态,对待他人的意见和批评都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待他人的褒奖也要保持谦虚,用谦虚的心态来为自身角色转换提供基础。

(二)行为模式上的转换

角色意识是角色对自身地位、作用、形象理解和掌握的自觉性、准确性和倾向性的总体反映,是形成角色权利和义务、地位与作用观念的前提。5个体对自身角色的意识清晰度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模式,主导着角色扮演者的社会行为。角色领悟是指人们对自身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6角色领悟不深刻会影响角色扮演的好坏,角色扮演者如果对自身角色的期待领悟不到位,那么他的角色行为就很难符合角色期待的要求。在扶贫工作中,“第一书记”不但要具备行政工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精通农业以及农村发展的专业知识。如果仅仅是把扶贫工作看做一般管理性工作,只是为农民服务,不能为扶贫、脱贫打造长期的效应。

从城市到贫困村,“第一书记”接触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其中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较之以前会形成较大的差距。“第一书记”能否适应这些差别,反映了其行为模式的转换。农村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封闭的乡土社会,宗族关系和血缘纽带占据重要地位。而在现代城市中,以业缘为纽带,更注重人的素质和能力。布劳认为:“流动的人不能简单地抛弃旧有的角色属性和角色关系,但他们如果不接受新的角色属性,也不建立新的角色属性,那么他们就不能适应他们的新位置。7对于“第一书记”来说,在贫困村帮扶是“陌生人社会”向“熟人社会”的转变,其互动方式是城市符号向农村符号的转变。一方面要将城市的符号带入农村,另一方面又不能过分强调城市符号,舍弃农村原有的符号。

三.促进角色转换的思考

在乡土社会,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将面临角色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变,这种转换会引起相关事物的不确定性,给“第一书记”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如果应对不佳,会导致“第一书记”难以发挥帮扶的优势,既失去对贫困村的发展效力,又对脱贫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时其自身還会产生不良情绪,异化为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边缘工作者,影响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一书记”的角色转换是一个经历角色观念冲突和行为模式重塑,由城市领导干部向农村扶贫工作者演变的过程。促进“第一书记”角色转换,需要提升“第一书记”自身的发展内力,增强相关政策、保障为角色转换提供助力,确保相关群体的重视为角色转换提供推力。endprint

1.提升“第一书记”自身的发展内力

对于“第一书记”自身来说,形成良好的角色认知,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思想观念,从而能够在角色学习以及角色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内力。首先,对于良好的角色认知,“第一书记”应对自己有一个客观认识和评价,在驻村前明确这一角色所赋予的期望,强化角色意识,并制定恰当合理的目标。其次,在提高自身素质方面应該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入手。派驻到贫困村,对农村的气候、土壤、养殖等农业知识都不擅长,对贫困村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了解,对贫困户的收入状况不明确,这一系列关于农村工作上的问题,“第一书记”都需要主动地去学习。同时,也要善于学习扮演“第一书记”这一角色的技巧,学习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面对压力能够有效地缓解。最后,面对贫困村独特的风土人情,及时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是关键。既要将城市优秀的文化传播到贫困村,又不能打破其长期历史积淀下形成的传统观念。要把自己当做贫困村中的一员,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平起平坐,根据村民的适应性、村庄的发展前景,来调整每一阶段帮扶的目标。

2.增强相关政策、保障提供助力

驻村扶贫的相关政策是“第一书记”工作上的指向标,相关保障是“第一书记”生活里的驱动力,只有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保障中的全面周到,才能使“第一书记”这一角色有效的得到转换。国务院在2015年下达了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干部驻村帮扶的工作制度,改革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各省市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也纷纷制定了扶贫坚攻实施细则。比如,制订了《省级领导干部和部分省直单位联系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了《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驻村第一书记召回办法(试行)》、《省派第一书记考勤办法》等。而在这里管理办法中,针对“第一书记”绩效考评的政策规定,以及相关保障的方案较少。所以,国家和各省市县要加强绩效考评和保障机制的制度化建设。在绩效考核方面,明确考评内容,考评主体多元参与,科学分配不同考评主体的权重比例,反馈绩效考评的结果。在相关保障方面,组织部要组织开展岗前培训进行工作、心理等方面的辅导;建立驻村生活补贴规定,满足“第一书记”的基本需求;相关领导定期下乡慰问走访,不定时组织“第一书记”召开座谈会,了解其扶贫工作、生活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3.确保相关群体重视提供推力

为促进“第一书记”的角色转换,贫困村中的村干部、村民以及“第一书记”的家庭成员、朋友等相关群体都需要给予重视和支持。首先,贫困村“两委”班子的配合是“第一书记”角色转换的有力支撑。村干部应带头营造村庄良好的氛围,表现出农村热情好客的特点,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地配合“第一书记”的工作,两者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生活中也要主动关心“第一书记”的衣食起居,帮助“第一书记”早日适应自身帮扶角色,融入农村大家庭。其次,村民代表了贫困村的形象,应积极响应村干部的号召,主动与“第一书记”沟通,一方面可以将自己的需求反映出来,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城市文化,提升自己的素质,实现全方位发展。

注 释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7.

2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Dh1YNk2hxl6p IAGm Lj Kfdc LQ3BZ9Iz GOuPfr Kms4NGe OHQLPvvj XIHAl Bcg6DGi.html

5奚从清.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杜洪梅.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农民融入城市社会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2004(7):73-78.endprint

猜你喜欢

角色转换第一书记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第一书记
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解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勃利县 采取措施助推驻村第一书记履职尽责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大兴安岭地区 切实抓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