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18-02-12陈香凤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8期
关键词:西格列汀甘精

陈香凤

[摘要] 目的 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西格列汀口服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体重指数(BMI)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FPG、2 hPG、HbAlc及BMI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2 hPG、HbAlc及BMI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显著低于对照组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单纯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磷酸西格列汀;甘精胰岛素;2型糖尿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9(b)-0013-03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Sitagliptin Phosphate and Insulin Glargine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CHEN Xiang-feng

Shuangji Hospital, Jilin, Jilin Province, 1321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sitagliptin phosphate and Insulin glargine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86 cases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3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insulin glargin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sitagliptin phosphat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course of the two groups was three months, and the changes of FPG, 2 hPG, HbAlc and BMI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1 treatment course, the FPG, 2 hPG, HbAlc, BMI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degrees of 2 hPG,HbAlc, BMI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t the same time,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0% vs 25.6%),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sitagliptin phosphate and insulin glargine 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imple insulin glargine, and the safety is high, 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Sitagliptin phosphate; Insulin glargine; Type 2 diabetes; Curative effect

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响,糖尿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目前我国大约有9 000万糖尿病患者,患病人数已跃居世界第一[1]。糖尿病可分为Ⅰ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5%左右,主要表现出持续性胰岛素抵抗和进行性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或丧失[2]。目前,临床上尚无根治2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主要采用控制血糖、缓解并发症及以提高生存质量为宗旨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但是随着患者疾病的不断进展,单纯的口服降糖药物来进行治疗已经不能到达理想的效果[3],因此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口服降糖药物联合胰岛素注射来进行2型糖尿病的治疗。该研究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旨在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现报道如下。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于2010年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4],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在20~75岁间;口服降糖药物2个月以上血糖仍未有效控制,FPG≥7.2 mmol/L者。同时排除合并有严重的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具有严重神经或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治疗期间不遵医嘱按时按量正确服药及加服其他降糖药物者。对照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54.7±13.4)歲;病程(16.8±7.5)年。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55.2±12.9)岁;病程(17.1±7.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该研究方案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的前提下开展。

1.2 方法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运动、生活规律等方面的指导,同时两组患者均停用之前的降糖药物,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甘精胰岛素傍晚皮下注射治疗,起始剂量为10 U/次,1次/d,并根据患者FPG水平每周调整一次注射量,2 U/次,最大剂量不高于20 U。而观察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傍晚皮下注射治疗,起始剂量为0.2 U/(kg·d),1次/d,剂量调整情况与对照组保持一致;同时加用磷酸西格列汀口服治疗,100 mg/次,1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分别抽取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疗程后的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两组患者的FPG及2 hPG水平,采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两组患者的HbAlc水平;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 hPG、HbAlc及BMI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PG、2 hPG、HbAlc及BMI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FPG、2 hPG及HbAl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患者的BMI指数小于治疗前,而对照组的BMI指数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 hPG、HbAlc及BMI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低血糖1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观察组出现低血糖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0 3,P<0.05)。两组患者的低血糖程度较为轻微,通过调整胰岛素用量即得以控制,同时观察组治疗期间7例患者食欲下降等情况,但并不影响治疗的继续进行。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内分泌代谢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目前全球范围内约有超过3亿糖尿病患者[5],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血分会预计称[6],至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突破5亿大关,其中9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患2型糖尿病。同时由于2型糖尿病的病程较长,且无有效根治手段,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进展,单一口服降糖药物已经不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因此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已显得尤为重要。 磷酸西格列汀作为一种二肽基肽酶4( DPP-4) 抑制剂,可以通过增加活性肠促胰岛素水平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并且能够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7]。这是由于磷酸西格列汀的结构与DPP-4天然底物结构类型,能够竞争性结合DPP-4的活性部位,减缓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的水解,提升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及活性,从而增强胰岛素合成与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提高胰岛β细胞的数量及功能,进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8]。磷酸西格列汀作为在中国第一个批准上市治疗2型糖尿病的DPP-4抑制药物,全球大概有80多个国家在使用该药物,约有超过120万的糖尿病患者因此而受益[9]。而甘精胰岛素是一种借助DNA重组技术生产的重组长效人胰岛素,在注射至患者皮下后,可形成胰岛素微沉淀,从而延长其作用时间;并且因其不存在明显峰值,降糖作用较为平稳,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几率,同时还能防止患者餐前及空腹时低血糖情况的出现[10-11]。该研究通过对比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及单纯甘精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旨在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PG及HbAl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患者BMI指数小于治疗前,而对照组BMI指数大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2 hPG、HbAlc及BMI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研究[12]相类似。结果说明两种治疗手段均能有效控制患者的FPG、2 hPG及HbAlc水平,并且联合治疗能够较为有效的控制患者BMI指数,而单纯甘精胰岛素治疗不能有效控制患者的BMI指数;同时联合治疗在控制患者2 hPG、HbAlc及BMI方面的效率明显优于单纯甘精胰岛素治疗;此外联合治疗相比单纯甘精胰岛素治疗能够更好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相比于单纯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endprint

[参考文献]

[1] Lou Q,Chen Y,Guo X,et al.Diabetes attitude scale:validation in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in multiple centers in China[J].PLoS One,2014:e96473.

[2] 郭偉宏,赵灿,李红梅.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1):1187-1188,1211.

[3] 王靖清. 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8):169-170.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11-13.

[5] 阮勇,谭擎缨,王秀景,等. 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4,23(5):273-274,283.

[6]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S]. 2011,54-57.

[7] Neumiller JJ,Wood L,Campbell PK.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Pharmacotherapy,2010(30):463-484.

[8] 杨腾舜,李大勇,赵晋晋,等.西格列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9):3690-3693.

[9] 王进红,杨向华. 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4):658-659.

[10] 龚健,胡欣,张峰. 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3,15(2):175,185.

[11] 陈亚宁.2型糖尿病外科手术治疗[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1,24(2):90-93.

[12] 王达莉,曾晓,任碧池,等.基础胰岛素联合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5):20-22.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格列汀甘精
西格绍尔名枪汇
混血“帮派”西格绍尔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西格列汀对肥胖合并脂肪肝大鼠的干预疗效
HPLC法测定维格列汀片中主药的含量
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