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 访

2018-02-12

江苏年鉴 2018年0期
关键词:积案信访局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概况】2017年,全省信访形势呈总量下降、秩序平稳态势,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1.9%,省信访局受理网上信访同比上升54.8%,占来省信访总量的50.1%,实现访降网升,结构更加优化,全年信访主要指标好于以往、好于预期。从7月1日开始,在全省部署开展以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大督查为主要内容的“百日攻坚”行动,着力减少信访存量、控制矛盾增量、稳住上行变量。全省信访系统共排查问题30441件,化解20594件,化解率67.7%,其中“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化解稳定率89%。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县以上领导干部共接待9574批次、30572人次,当场解决4953件信访事项,有效促进一大批复杂疑难信访问题彻底解决,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信访矛盾的发生。年内,完成党的十九大、国家公祭日、江苏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信访保障任务。省信访局在厦门金砖会晤信访工作中立集体三等功1次,获“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安保贡献突出集体。所有重大活动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上访和聚集,没有发生极端恶性事件,没有发生因信访问题引发的负面炒作。

【信访工作机制创新】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 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年初排出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信访积案攻坚化解、进京越级访专项整治等10项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团队作战,通过清单化分工,每个项目都有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实现工作有目标、阶段有重点、过程有督查、结果有考核。

分析研判机制 省信访局坚持每月联合省有关部门,依托信访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研判,形成有情况、有问题、有预测、有建议的专报,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有关部门超前做好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各市县坚持关口前移,发挥信访部门作为民情民意“直通车”优势,从源头减少信访矛盾,促进全省信访稳定。

部门联动机制 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优势,省信访局与省纪委、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等对接,对检举揭发、涉法涉诉、信访救助等问题,打造共治平台和机制,推动问题解决。与公安、铁路等部门建立警信联动、路地联勤联动机制,切实避免因信访问题引发危害社会秩序问题。

法治信访机制 省信访局聘请律师事务所担任省信访局法律顾问,定期接待来访群众,为信访群众讲法明理、解疑释惑,引导信访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为信访部门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普及法律知识,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信访问题多元化解机制 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信访事项化解,印发省信访局、省司法厅《关于切实加强“访调对接”工作的意见》,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探索律师参与接访、心理咨询疏导、专业社会服务等第三方介入的方法,促进问题解决。省信访局建立处理信访疑难复杂问题专家库,参与信访突出问题和重大疑难信访积案的协调化解督查,发挥专家的中立性、权威性和影响力,有效推进矛盾化解。

【信访工作制度改革】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 推动“阳光信访”系统升级换代,结合工作需要增强系统功能,实现省市两级平台完全统一,各项业务功能更加优化简化,既满足工作需要,又考虑基层实际,全面提升工作效率。研究建立信访大数据应用平台,制订阶段性计划。健全完善网上信访受理平台,稳步推进国家信访局视频信访系统江苏省平台建设工作,建成联通全省的视频信访系统,信访工作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依法逐级走访工作 全面推行依法逐级走访权益保障卡制度,要求各地各部门向初次走访的信访人发放权益保障卡,并在卡上记录信访事项受理办理情况,信访人持卡逐级走访,倒逼责任部门依法规范履职,倒逼信访人依法有序信访,实现信访工作、信访行为“双向规范”。全省年发卡1.9万余件,越级上访率不到2%,有效推动信访秩序持续平稳向好。

依法分类处理制度 省信访局、省法制办联合指导各地各部门制定通过法定途径处理信访事项清单,出台《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全省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机制初步建立。持续推进诉访分离和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对群众信访事项依法进行分类分流处理,让群众反映问题找对门,维护权益走顺路。

【信访积案化解】不间断、多层次信访积案攻坚 年初,对涉及全省层面的重大信访事项,通过省委常委会由省领导协调推动解决;对区域性疑难复杂事项,开展“百县千案”活动,由市、县领导包案化解,要求设区市党政主要领导每人每半年、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每人每季度包1件积案;对“三跨三分离”事项,由各级信访部门牵头会办;对跨省信访事项,省信访局与10多个省份建立协作化解机制。7月,开展信访“百日攻坚”,对信访积案进行大起底大化解,动员各方力量化解一批久拖不决的信访积案。第三季度,在全省集中开展信访突出问题大化解大突破专项行动,防止各类不稳定因素反弹回潮。

规范化、常态化积案化解机制 在总结近年来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全省信访积案化解工作长效机制。制定《江苏省常态化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办理规范标准》,要求积案化解工作全程依托信访信息系统办理,做到认定恰当、标识准确、程序完整、要件齐全、实体合理、结案合规、审核严谨。建立积案化解工作“日监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省信访局明确专门部门每天常态化监测网上全省积案标识交办与办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分析研判面上工作形势,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指导;每月统计分析一次面上工作情况,发一次书面通报,既肯定成绩,也指出不足。

【信访服务】信访渠道拓展 顺应“互联网+信访”大趋势,全面推行手机信访、微信信访,启用网上信访事项自动回复功能,凡受理的初次网上来信,系统均自动发送手机短信,在3个环节第一时间告知受理情况、办理情况和提醒查看办理结果,为群众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便民为民服务,受到群众好评,信访结构更加优化,网上信访占比不断提高,群众走访明显下降。

“群众满意文明窗口”创建 用项目化推动和提升“群众满意文明窗口”创建活动。信访场所既注重硬件建设,更注重软件建设,真正把来访群众当家人,“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杯热茶”,“雨天有伞用、眼花有眼镜、急病有药用、椅子有棉垫”,以优美的环境、规范的行为、文明的举止、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来访群众感受到关心、感受到温暖,把群众上访的过程变成用心交流、倾听倾诉的过程,减少怨气、舒缓矛盾,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初信初访提质增效工程 结合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创建,在全省信访系统组织开展初信初访提质增效工程。对县(市、区)信访干部进行轮训,提升基层干部解决信访问题能力和水平。对照国家局要求,细化业务规范,优化工作流程,提升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的科学性、规范性。加强督查督办,落实首接首办责任制,提升办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把大多数信访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有效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

【信访工作责任落实】开展“责任落实年”活动,形成有权必有责、权责相一致、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正确工作导向。下发《江苏省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省市县乡四级党政主要领导首次层层签订信访工作责任书。通过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建立健全信访事项统筹督查和实地督查制度,改进信访工作考核,开展“三无”县(市、区)创建活动等方式,层层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各级信访部门经常性采取通报、约谈、重点管理等形式传递工作责任和压力。对因决策不当、不作为、乱作为,引发信访问题或者造成矛盾激化的,严肃问责、追责到位。建立健全失职失责典型问题通报制度,对追责问责情况公开通报。

(省信访局)

猜你喜欢

积案信访局信访工作
九图带您读懂《信访工作条例》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策略
医院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探讨
关于信访积案攻坚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人大信访工作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推动信访积案化解
关于有效化解信访积案的几点建议
海南成立国内首个省委群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