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庆阳香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8-02-12南炳东付金元肖正璐张晓霞

西北园艺(综合) 2018年6期
关键词:香瓜庆阳瓜农

南炳东 付金元 肖正璐 张晓霞

香瓜作为重要的水果之一,具有栽培周期短、市场需求量大、种植效益高等特点。甘肃省庆阳市香瓜栽培历史悠久,是陇东地区特色农产品之一。近几年香瓜在庆阳市各县区以早春塑料大棚种植为主,种植面积、产量、效益逐年增加,产品销向本地及周边省区,已发展成为庆阳市优势产业之一。

1 发展现状

1.1 自然条件优势明显 庆阳市位于甘肃最东部、陕甘宁三省区的交汇处,系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沟壑区,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气候属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量382.9~602 mm,年平均气温 9.5~10.7 ℃,无霜期140~180 天,年日照 2250~2600 小时,太阳总辐射量125~145 kCal/m2。总体表现为气候凉爽、干燥多风、夏热丰雨、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和四季分明等特点,农业区域化种植优势明显。其中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等特点与香瓜生长发育条件完全吻合,有利于瓜类糖分的积累,从而提升瓜产品的综合品质,具有能生产出着色好、成熟充分,品质优良香瓜产品的自然优势。

1.2 生产规模稳步增长 近年来,庆阳市政府将瓜菜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生产基地,通过统一规划引导和不断推动发展,初步形成了西峰区蒲河川、武家川、庆城县米家川、合水县铁李川、镇原县茹河川、宁县九龙川、华池悦乐川等以种植香瓜为主的川灌设施香瓜优势产区。据统计,全市设施瓜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hm2以上,其中以塑料大棚、小拱棚、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香瓜种植面积稳定在848.9 hm2以上,产量在11694.5 t以上,产值超过1.2亿元人民币。

1.3 发展动力充足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庆阳市制定了一系列优惠的政策和支农措施,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各县区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农村水电、信息网络、乡村道路、棚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进行,为发展特色设施瓜菜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增强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同时,由于种植香瓜经济效益较高,早春茬每亩收益在8000~16000元,激发了农民种植香瓜的意愿。

2 存在的问题

2.1 种植品种多乱,种苗集约化不高 庆阳香瓜品种主要是近几年从全国各地引进的品种,种植品种多乱杂。一些引进品种适宜性不强。本地品种提纯不够,纯度不高。品种质量参差不一。专业化育苗企业和育苗合作社较少,集约化生产程度低,绝大多数还是农户自行育苗,育苗设施相对简单,易受气候因素影响,瓜苗质量不稳定,育苗风险较大。

2.2 土壤连作重茬严重,标准化生产体系不健全 香瓜生产尤其是设施栽培连作重茬问题日益突出,连作引起的土传病害、土壤次生腌渍化等问题,导致产量品质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民收益,并成为制约庆阳香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同时,由于瓜农总体生产水平较低,产品质量意识淡薄,病虫害发生时,防治措施过分强调化学农药的使用,给绿色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农业科研单位及农技推广部门在栽培技术规范化和产品标准化上研究、指导相对滞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瓜农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问题。从全市主要栽培区域来看,栽培模式单一,还是沿用简单覆膜爬蔓种植方式,设施标准化立架栽培还只是起步阶段,从栽培管理看,高产高效的平衡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还没有普及,缺乏必要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检测。

2.3 缺乏品牌,销售流通体系不健全 庆阳香瓜生产上还以散户为主,缺乏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带动,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难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没有真正形成自身营销品牌,品牌意识还比较薄弱,生产带有较大的风险性和盲目性。庆阳香瓜虽已经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但没有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向周边省市宣传推介,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认证工作还比较缓慢。产品销售上没有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识,在成熟旺季卖瓜难的局面仍然会存在,严重影响瓜农利益和种植的积极性。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优良品种培育和种苗基地建设 实践证明,培育优良品种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农业科研单位及瓜菜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科研步伐,以解决品种问题为重点,通过引进优良新品种、本地品种提纯复壮、培育自主品种,尽快研发出一批适应性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育苗基地建设方面,庆阳市各县区可在生产面积较大的香瓜生产基地,建立集约化工厂育苗基地,育苗基地采取企业或合作社经营方式,育苗设施以日光温室为主,有条件的县区可发展智能连栋温室育苗,育苗技术重点推广日光温室穴盘基质育苗技术,主要培育适宜周边香瓜基地栽培的苗子,育出的种苗各县区财政可给予适当补贴,实行限价销售,切实保护瓜农的利益。

3.2 推广实用型新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 加强产学研协作,促进实用新技术推广和新模式的应用。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积极引导,大力推广嫁接育苗、无公害土壤改良、肥水一体化、轮作换茬、生物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新技术新模式,解决土壤连作问题。农业科研单位应通过对综合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制订庆阳香瓜绿色生产技术标准规范,从品种选择、育苗、肥料使用、病虫防治等方面进行规范化指导,切实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技术服务。制订出的技术规范要求可操作性强,着眼优质、无公害和高产,并配有通俗易懂的操作手册,保证香瓜生产者容易理解接受。

3.3 加快品牌培育,积极开拓销售流通新模式树立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庆阳香瓜质量全程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让消费者满意放心。积极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品牌,创建稳定可靠的无公害香瓜、绿色香瓜、有机香瓜生产基地。实行香瓜产品市场准入制,推进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经营的品牌管理,切实维护瓜农权益。改变传统生产销售模式,不断积极开拓新的香瓜销售流通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通过“瓜农与专业批发市场”“瓜农与合作社”“瓜农与客商”之间签订生产购销合同,做到有计划的生产,有效降低瓜农的生产和市场风险。积极开发“农超对接”、“农批对接”两种香瓜现代物流模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瓜农的直接经济效益,鼓励香瓜生产者采用休闲观光采摘、网上直销、城市配送等多种手段,拓宽销路。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香瓜庆阳瓜农
瓜农春管忙 错峰上市“抢”市场
Our Best Friend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山西怀仁河头乡:“金香脆”香瓜成增收“金瓜”
甘肃庆阳西峰区:吃上“产业饭”摘掉“贫困帽”
快乐的香瓜地之旅
守信
庆阳文化推广综合设计说明
观察日记
玉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