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2018-02-12彭宏宇

乡村科技 2018年30期
关键词:有益菌芽孢制剂

彭宏宇

(武汉轻工大学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近几年内,随着水产养殖事业的不断发展,导致我国的水产养殖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养殖病害问题不断恶化。为了防止各种疾病的出现,养殖户开始乱用抗生素类药物,对水体当中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严重阻碍了微生物菌群的生长,对水产品质量同样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1]。微生物制剂的普及与应用有效转变了上述状况,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合理应用微生物制剂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优化生态环境,避免病虫害的出现,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收益。

1 微生物制剂简介

微生物制剂,又被称为活菌。微生物制剂通常包含固态与液态2种形式。微生物制剂的合理应用有着较多益处,不但可以优化养殖管理模式,同时可以提升经济利润。随着水产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的集约化、高密度等同样有一定程度的加强。但是,养殖水体被严重污染,毒害物质不断增加,导致养殖生态体系失去平衡,严重危及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2]。在整个池塘生态系统当中,微生物作为一种分解物质,针对水生物的代谢物与粪便等实施分解,并且释放出大量的营养物质,以提供给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整个池塘生态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生产力。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的过程中,还对水质实施了净化,减少了水体当中硫化氢、氨氮及亚硝酸盐等毒害物质的累积,为水产养殖创建了优良、平稳的水环境。并且微生物所分泌出的抗生素还能增强水生生物抵御病害的能力。现阶段,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应用比较多的微生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是最早被人们发现的具备光能合成作用的原核生物,是在厌氧环境下实施不放氧光合作用的所有细菌的统称。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所应用的光合细菌大多是光能异养型红螺科当中的部分种类。光合细菌是一种没有形成芽孢能力的革兰氏阴性菌,由于其具备类胡萝卜素及细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而展示出相应的颜色。红螺菌科以硫化氢或其他有机物当作供氢体,经过光合磷酸化取得所需的能量,在水体当中经过降解硫化氢与有机质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光合细菌包含大量的叶酸、蛋白质及生物素等其他营养物质。

1.2 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是一类好氧菌,通常应用于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与氨。硝化细菌包含2个不同的属,其中一个属是把氨氧化成亚硝酸盐从而获得能量,另一种则是把亚硝酸盐转变为硝酸盐而取得能量。在高温、高pH值条件下,亚硝酸与氨会产生较大的毒性,而硝酸盐没有任何毒害,可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标。

1.3 芽孢杆菌

芽孢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可以形成孢子[3]。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利用的大多是枯草芽孢杆菌,运用芽孢进行繁殖,芽孢处在菌体中心位置,因为芽孢繁殖的特殊属性,芽孢对于化学物质、高温及干燥环境有着极强的抵御性,因此,枯草芽孢杆菌的应用受到化学物质、温度及湿度的影响非常小。

2 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1 作用原理

微生态制剂的工作原理大都表现在微生物的代谢特征和生长繁衍形式方面。经过有益菌群的代谢活动,形成丙酸、乳酸及乙酸等以降低机体的pH值;形成过氧化氢去除部分隐藏的病原菌;形成部分代谢产物以降低肠道中胺与氨的浓度;形成酶素促进物质的分解;形成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提升动物抗体水平。微生态制剂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便是有益菌发展成整个系统的优势菌,并且微生物的屏障与夺氧作用同样是其较为常见的作用形式。

微生态制剂在动物消化道中形成有益菌群,和致病菌争夺生长与繁育所需的时间、空间及相关营养素等,影响致病菌的生长、繁衍、附着及定居等。有益菌和宿主黏膜的上皮密切融合产生致密性的茵膜,形成生物屏障;附着在动物皮肤、消化道及呼吸道上的有益菌,在代谢环节所形成的挥发性乳酸与脂肪酸,减低动物体内的pH值等,形成过氧化氢,影响病原菌;部分细菌能够形成细菌素与抗生素,直接消灭病原菌。

真菌与有益细菌能够作为饵料添加剂,伴随其在动物消化道中的快速繁衍,形成动物生长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如胆盐、氨基酸及维生素等。大部分肠道有益菌包含大量的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等,能够提高饲料的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4]。

微生态制剂当中的有益菌,如硝化细菌、假单胞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等,可以起到氨化、解硫、氧化、反硝化、硝化、固氮及硫化等作用,将动物的代谢物、化学药物及饵料残存等物质快速分解为硝酸盐、二氧化碳、硫酸盐及磷酸盐等,为单胞藻类的生长与繁衍提供相应的营养。然而,单胞藻类所进行的光合作用同样能够为养殖生物的呼吸及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提供氧气,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创建与保持了优良的水质环境。

2.2 具体应用

2.2.1 调节水质。微生物制剂洒入水产养殖水体中,可以快速生长、繁衍,产生对水产养殖品有益的有益菌优势种群。有益菌不但能够影响病原菌的产生,保持水产养殖水体中生物菌群的生态体系均衡,降低水产养殖品疾病出现的可能性,并且能形成抗菌物质与各式各样的免疫促进因子,激活免疫系统,降低应激反应,增强养殖动物抵御病害的能力以及提高成活率。此外,微生物制剂中所包含的有益菌进入水体后可以快速分解养殖动物的代谢物、化学药物及残饵等,有效减低水体亚硝酸盐与氨氮等有毒物质的浓度,水体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以后为浮游植物的生长提供了相应的营养物质,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又为养殖动物提供了大量的氧气,进而高效地优化了水质,使水体呈现“活、肥、爽、嫩”的状态。

2.2.2 作为饲料添加剂。微生物制剂中所包含的有益菌经过养殖动物的胃肠道以起到相应的作用,因此,加工的微生物制剂需要满足胃肠道的环境要求。目前,市场中饲料的质量千差万别,水产养殖人员往往选择口碑比较好的饲料,其质量有些时候同样无法得到保障,在养殖动物出现摄食量少、活力不强、肉质虚肥及体色发黑等情况时,初步判定为是由于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对水产品的生长与免疫力造成巨大影响。此时,在饲料中拌入适量的微生物制剂,如EM菌等,可有效调节养殖动物肠道内的菌群平衡,促进有益菌生长、繁殖,增强对饵料的消化吸收能力,促进其生长,这是常规药物所不能比拟的。

2.2.3 培育苗种。培育苗种对于养殖水体的水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培育苗种的过程中,水体中的水温、溶氧、氨氮、DH值及硝酸盐等指标均会对培育苗种造成非常大的影响。苗种幼小,耐低氧能力偏弱,免疫力相对偏低,无法抵御外界侵犯,在全池中泼洒微生物制剂,利用微生物制剂分解掉水体中的残留物质,降解水体中的氨氮,推动有益菌群的生长、繁育,弱化藻类及有害菌,为苗种创建优良的生态水质条件,增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2.2.4 上市规格水产品养殖。在已经完全接近或是满足上市规格要求的水产品养殖过程中,所应用的微生物制剂往往有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其本身含着非常多的营养物质与有益菌,并且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及其他微量元素等[5]。将其应用于养殖水体中,能够发挥调节水质的功能;将微生物制剂拌入饵料中,能够大大促进养殖动物的肠道对饲料的吸收、消化,提高饵料利用率,并且可以增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由于达到上市规格的水产品生长速率快、摄食量较大,极易患病。应用微生物制剂养殖成鱼能够提高成鱼的成活率与产量。

2.3 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2.3.1 使用剂量。我国的水产养殖户在应用微生物制剂的时候,养成了不断增加剂量的不良习惯。然而,微生物制剂的使用数量并不是愈多愈好,在水体中投入过量的细菌反而会造成池塘生态体系失衡,导致氧溶解速率不断下降,最终造成水产养殖品出现应激反应。然而,使用剂量偏少又无法发挥相应的作用。单位面积水体的最适微生物制剂使用剂量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2.3.2 使用时效。在水产养殖之前,需要定期投放微生物制剂,尽可能将环境污染因子所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使用越早,成效越显著。在水产养殖后期,水体质量相对较差,影响微生物的生长,若在此时才开始运用,在短期内难以实现预期目标。根据相关资料可知,需要定期应用微生物制剂以保持平稳的水色与菌藻均衡,在养殖初期需要每周使用1次,后期为了提升水体的透明度,需要每周使用2次,持续使用两三次。

3 结语

微生物制剂在我国水产养殖事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微生物制剂不但能够促进养殖产品的快速生长、繁衍,还可以减小水产养殖成本、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微生物制剂作为一种绿色无污染的添加剂,在未来必然会获得人们的认同与大量应用。

猜你喜欢

有益菌芽孢制剂
枯草芽孢杆菌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肠道有益菌群的重要来源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如何保护肠道有益菌?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肠道有益菌群的重要来源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畜牧业中4种常用有益菌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