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播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8-02-12冷志友

乡村科技 2018年30期
关键词:秋播菌核病化学防治

冷志友

(重庆市长寿区凤城街道办事处,重庆 401220)

近几年来,随着油菜观赏价值的提高,油菜的种植逐渐趋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油菜作为一种经济作物被广泛培育。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油菜的经济效益,种植者不断探索改进种植技术,逐渐推广种植秋播油菜。一般油菜的最佳播种期是早春,秋播油菜容易受到气温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秋播油菜种植技术的研究。尤其是在防治病虫害方面,油菜种植密度大,病虫害有大规模发展、发展速度快的特点。为了避免油菜大面积受到病虫害侵蚀,就要重视秋播油菜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1]。

1 油菜主要病虫害种类

1.1 菌核病

菌核病是油菜生长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虫害,菌核病主要是在油菜生长初期发病,一般高发于油菜开花期,秋播油菜由于受到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菌核病的发病期一般会有不同程度的延长。油菜感染菌核病的主要表现为植物叶片的边缘明显发黄,中间会生长出不规则的黄褐色圆斑,受菌核病感染越重,圆斑颜色越深,会逐渐变成灰褐色斑点,还会导致油菜茎表皮破裂,如不加以防治,会导致油菜发黄枯死。

1.2 蚜虫

蚜虫也是油菜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虫害。蚜虫一般主要出现在油菜幼苗时期,油菜生长至抽薹期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蚜虫。蚜虫个体较小,油菜的种植密度又比较大,在油菜幼苗时期一般不容易被发现,一旦观察到油菜叶片出现蚜虫啃食的痕迹,则表明蚜虫数量已经比较多,必须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防治,否则蚜虫会对油菜造成大面积的破坏,导致油菜茎叶损坏严重,影响油菜生长发育[2]。

1.3 病毒病

病毒病一般出现在油菜抽薹阶段,这一阶段的油菜一旦感染病毒病,将会严重影响油菜籽的产量。油菜感染病毒病的表现会因油菜品种的不同出现一定的差异。对于甘蓝型油菜来说,感染病毒病的表现为叶子发黄并出现黄色斑点,叶片会自斑点向外逐渐枯死;对于白菜型油菜来说,感染病毒病的表现为叶子出现褪色的现象,并且褪色是由叶脉开始逐渐扩散,还会出现明显的花叶。油菜感染病毒病需要及时防治,以免影响油菜抽薹。

1.4 霜霉病

霜霉病伴随油菜的整个生长期,从幼苗时期到成熟期都有发生霜霉病的可能。油菜感染霜霉病的表现是首先在叶片上形成浅绿色斑点,这是发病初期的表现,一般不容易被发现,随着霜霉病的发展,浅绿色斑点逐渐发黄,叶片背面还会出现类似霉菌的白色斑点。这一时期如不及时防治,油菜叶片就会快速枯死,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

2 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传统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是防治油菜病虫害的主要技术,就是指通过喷洒农药和化学试剂等有针对性地杀死病虫害。该技术方式具有快速、杀伤性强、根治彻底的优点。但是,随着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化学防治技术的弊端显露了出来,在防治过程中,强效的化学农药在杀死病虫害的同时,还会杀死油菜中的有益微生物,并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农业种植中正在逐渐减少化学防治技术的使用[3]。

2.2 生物防治技术

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防治技术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得到了广泛运用。生物防治技术就是指通过生物技术培养病虫害的天敌,以防治病虫害。这一防治技术的优点就在于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还能够通过控制投放病虫害天敌的数量对病虫害进行动态预防,但是这一防治技术的见效时间比较长,需要在油菜种植中长期使用。

2.3 微生物农药防治技术

微生物农药是近几年在生物科技的推动下,将化学防治技术与生物防治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微生物农药是指将能够杀死病虫害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添加到农药中,代替农药中的化学成分。这样既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还能有针对性地杀死油菜的病虫害,且该防治技术快速有效。但是该防治技术使用成本比较高,对微生物的研究利用还不是很充分,需要根据病虫害的变化,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推广微生物农药防治技术[4]。

3 结语

我国是油菜的主要种植区,油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随着近几年油菜种植面积的扩大,需要不断提升种植技术,以保证油菜的产量和品质。病虫害是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油菜病虫灾害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因此,需要针对油菜经常发生的病虫害进行分析,利用现代生物科技,研究绿色高效的防治技术,提升油菜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秋播菌核病化学防治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不同播期、密度和肥效对陇葵杂4号菌核病发病规律的影响
辽北地区秋播大葱栽培技术
秋播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试论安徽沿江地区秋播结构“压麦扩油”布局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枣阳 党组织服务秋播生产
2012年津市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实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南部县油菜菌核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