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理论建构

2018-02-11解科珍

鄱阳湖学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

解科珍

[摘 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创新性,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需要以及勇担国际责任的实践需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演进,经历了从分散到系统、从意识观念到行动实践、从末端治理到全程防护的过程。对生态和谐发展理念进行逻辑上的重塑,有助于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基本理论形态。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生态文明建设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阔步前进。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定位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2018年5月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根本大计,并首次表明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创新地描绘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蓝图和实现路径。深入分析和动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理论建构,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走向新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基本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等在内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生态文明体系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对传统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超越,是维护人民发展利益的体现,是人类实现全面发展的行动指南。

(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指导性和说服力,基于其本身的科学性与彻底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直面中国具体的现实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但也呈现出体系性和理论性不足的一面,制约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理论性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忽视”:一是忽视时代性和预见性的研究。依附于文明体系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更注重经验的总结,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时代性和指导性的探知有限。二是忽视整体性和指导性的研究。研究视角多聚焦于局部环境问题研究、文本解读性研究和重复性研究,理论深度和独创性不足,使得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具有浅显化、碎片化和短期性倾向。三是忽视党性原则和人民立场。套用西方工业文明思想来框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打着纯理论的名义来消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性,这无疑削弱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革命性和科学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进程的纵深推进,迫切需要构建能展现中国智慧、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生态文明体系。因此,加强生态文明体系的理论创新,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需要。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需要

分析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出发点。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实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的前提和基础。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工业化进程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有利的资源环境要素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大红利之一,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率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不断涌现,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较为突出,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三大挑战”:一是经济挑战,恶化的生态环境往往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二是治理挑战,环境治理的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三是安全挑战,生活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也指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①。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当务之急,必须咬紧牙关爬坡过坎,补齐生态环保的短板,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深化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为解决生态环境的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指导。

(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是勇担国际责任的实践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次审视,是对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谨慎考量,是为全人类发展贡献的中国生态智慧和中国生态治理方案,体现了中国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与大国担当。一方面,环境问题是全球性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②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中国理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与国际社会形成生命共同体,为建立广泛、长期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合作机制而贡献中国力量。另一方面,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直在为建设全球生态文明提供中国生态建设方案,贡献中国生态智慧。为了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③;为了改善环境污染现状,中国政府制定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环保措施,实行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努力对空间格局进行优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低碳生产方式;为了守护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国人迎风斗雪,筑起“绿色长城”,坚守生态保护红线……这一系列事实,都向世界表达了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决态度和坚定决心。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系统化,已成为实现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是落实全球生态治理责任的实践需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演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演进,经历了从分散到系统、从意识观念到行动实践、从末端治理到全程防护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態文明体系建构必须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原有理论成果出发,遵循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历史维度看,需要总结和梳理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经济建设理念与生态和谐发展实践之间的关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内在理论逻辑,进而明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从现实维度看,需要从总体上重塑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初内容,从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逻辑框架。

(一)以“生态经济中心观”为基础的环境保护

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发展方式,使人类社会的经济系统和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之间矛盾叠加,以破坏甚至毁灭其他生命生存条件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在对传统工业文明和经济主义的批判中,以生态经济建设为中心,将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换取最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双赢的生态经济中心观应运而生。

改革开放40年来,生态经济中心观指导下的中国环境保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环境保护。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出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同步规划、实施和发展。立足于以环保促发展,中国深刻反省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过分强调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但该阶段简单地将环境问题单向度地认定为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制约因素,先污染后治理的线性发展模式和就污染论污染的还原论思维方式,忽略了环境与经济的共生共荣性,显露出该阶段环境保护思想的局限性。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的《中国21世纪议程》系统描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1996年的“九五”计划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基本战略,提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经济发展要求,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将环境保护纳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使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整体性、循环性的高度,开始注重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生态经济中心观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经济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形态,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的统一,以实现人与自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和谐共荣。由此可见,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和谐,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重要基石。

(二)以“生态和谐发展观”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

观点的恰当性不仅取决于其理性逻辑,更以其时间、空间、对象和条件的合理性为前提。生态和谐发展观的提出,是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理能力和思想文化传统等因素相协调的产物。生态和谐发展观是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基础,旨在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资源利用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发展;处理好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自由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处理好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中的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处理好人类代内共享与代际公正的关系,实现人与自身的永续发展。

以生态和谐发展观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正式提出。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理念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中,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共生,人与社会共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2005年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首次正式使用“生态文明”一词。从此,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清晰的内涵与目标,即:“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①建设“两型社会”成为这一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第二阶段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初步形成。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报告,力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初步形成。2010年的“十二五”规划指出,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上,应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生态经济中心观和生态和谐发展观都强调保护环境,但后者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为目标。要实现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强调的“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②,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處理好人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基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四个和谐”。

(三)以“五大体系论”为指导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加快。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论断。十九大将生命共同体思想写入报告,描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路线。在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并明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两个阶段性目标:其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到2035年城乡一体化融合之时,“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③,基本形成生产集约、生活宜居、生态美丽的城乡格局;其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④,建成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

为实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目标责任和生态安全这五个方面,将成为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着力点。其一,生态经济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耗强度大且资源利用效率低等引起的经济发展问题,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将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发展,构建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基础的生态经济,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其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⑤因此,要加强顶层设计,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生态文明机制创新,加快生态环境法治完善,以现代化生态治理体系和现代化生态治理能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其三,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⑥,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倡导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理念,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文化氛围,培育公民生态环保意识,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其四,生态目标责任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要“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和使命”①。树立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考核评价制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以完善的目标和责任体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生态治理的应有之义。其五,生态安全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将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设置资源消耗的上限和生态质量预警的红线,以确保生态安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理论架构

坚持纵向梳理和整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使生态和谐发展这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初内容得以清晰呈现。现今,我们对生态和谐发展理念进行逻辑上的重塑,有助于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基本理论形态。

(一)前提: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特殊的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必须有一个‘特殊的政党来领导”③。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其先进性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才能从根本上解答好“生态文明是什么”的问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具有内在统一性。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自身和解的价值目标,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创新。另一方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不是为了削弱或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是为了单纯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性,而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构建逻辑的前提。

(二)主题: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目标和实现路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重要研究课题,其理论对象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和规律,其实践对象就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运动,理论对象和实践对象具有内在统一性。“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回答的是应然层面的问题,主要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建构;“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回答的是实然层面的问题,主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路径。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一致性,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然后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使命和历史方位的变化确定具体的生态目标。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需要是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调整的现实依据。邓小平明确了消除“三废”污染的环境保护目标;江泽民指出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协调”①的良性循环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十九大报告又指出“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一个既继承又创新的动态体系。生态文明五大体系的提出,重新定位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路径,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以科学的理论、制度、文化和行为来系统解答“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目标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关联性,体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研究对象和主题,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三)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

虽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创始人并未直接运用“生态文明”一词,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和人与自然关系学说,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提供了思想启迪。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人在自然界中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不存在脱离自然环境的人,表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本位”关系。与此同时,恩格斯还提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③。可见,人与自然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此外,马克思主义还认为,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人类只有依靠并尊重大自然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此,人与自然关系和解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核心。在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解之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逻辑生成就是为了揭示生态文明和中国社会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并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本源、改革开放40年来的环境保护实践历程以及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优秀积淀等向度,充分论证了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

(四)核心理念:以人民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具有彻底的人民立場,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继承和发展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并进一步凝练和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将“三个有利于”作为评判中国社会发展的标准。江泽民表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绝大多数群众的诉求为最高准则,心中没有私利,只有群众的利益。胡锦涛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化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④。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归宿,也是生态文明体系得以建构的理论轴心和动力源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保持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为人民服务本质上回答了生态文明“为什么人”建设的问题。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抓住了人类文明赖以存在的根本命脉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灵魂:一方面有助于避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走上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生态主义之路的风险,引领中国生态文明探索实践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为中国改革发展跳出当前生态危机困境提供了根本性的价值引导和方法支撑。

(五)基本内容:五大建设、八大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共生、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睦、人与自身成长。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生态文明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工作布局,坚持以生态文化建设为引领、以生态经济建设为基础、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以生态制度完善为保障和以生态安全防控为载体进行了系统性的生态环保实践,逐步总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八大观念,集中体现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民主法治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以及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共赢观。这“五大建设”和“八大观念”着重從实践上回答了“怎么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在宏观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是对“五位一体”子系统耦合而成的总系统建设;在微观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又是对社会整体结构不同层次的建设和对社会总系统的独立运作的五个子系统建设。

(六)建设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亮点,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美丽中国的愿景,彰显了全球生态治理的理性精神,与当代及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密切相关。生命本色之美、自然和谐之美、人文化成之美、民主法治之美、科学发展之美、健康幸福之美是美丽中国的基本内容,也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关键。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生态环保实践离不开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构建生态经济、制度、文化、目标责任和安全五大体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部署,也是研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创新。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将逐步实现两个阶段性目标:“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①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不仅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问题,还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理论指导,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量”与“质”的完美结合。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大事记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将改革进行到底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