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递六大新信号

2018-02-11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三农体制会议

八个坚持: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根据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包括: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这是我国的体制特色。我们的乡村振兴,建立在土地这个最重要的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这样的所有制结构有利于避免现代化过程中出现农民破产、农户分化,避免大量小农被迫流离失所进城,这也是中国特色的体现。

精准确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重要进展是指乡村振兴战略的体制机制建立起来,乡村文明、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成效初步显现;决定性进展是乡村振兴战略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城乡要素流动障碍全面消除;全面振兴是整个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都相当完善,城乡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并相互促进,中国的“三农”问题得到解决。

七条“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这么走

会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七条道路七条“之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制度供给:从土地到财政金融全方位支撑

会议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施乡村战略必须以改革为根本动力。这既是我国农村改革四十年以来的宝贵经验,也是下一步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会议作出了开拓融资渠道等一系列制度改革安排,目的就是要通过改革提高公共服务效能,破除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减少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壁垒和束缚,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战略。

重中之重:农业农村如何优先发展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强调的。这次会议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財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中央财政将从多方面着力,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和农业风险分担机制。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农体制会议
欧洲理事会会议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赞分盐镇裕牛村
主席团会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经典来信
一场会议和它的记录者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