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代建筑空间内对称美的应用

2018-02-11王璐辛卓暄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6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手法美的

王璐,辛卓暄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武汉 430070)

规则的事物会给观赏者一种平顺舒适的感觉,对称是规则的一种体现,其拥有独特的平衡的沉稳美感,对对称美的追求是人们天性中对视觉美的追求的一种。现代设计中随处可见具有对称特点的设计产物,在建筑空间设计过程中适当运用对称的设计手法,会展现出独具一格的设计美感。本文探索了传统艺术中的对称美,对称美的法则,以及对称手法在当代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一、国内外传统艺术中的“对称美”

(一)国内传统艺术中的“对称美”

对称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应用由来已久,由古至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着对称美,大至皇家园林、普通民宅,小至工艺器物、诗歌对联,甚至就汉字本身而言,无不讲究对称之美。

河北博物院收藏的错金银铜版兆域图是已知最早的建筑平面设计图,图中设计了一位国王的陵园,朝向南方,营造一片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建筑。虽然图中建筑并未完工,但是由此可见,中国人对来自自然的对称美的应用由来已久。从故宫上空俯视,也可以看出宫殿布局沿着中轴线对称分布,由高到矮,由小到大,主次分明,突出了主要建筑,井然有序,庄严宏美,彰显帝王权威,展现伦理次序。由于传统文化,如崇尚“中正平和”以及儒家思想,对称的影响在建筑艺术中体现得比其他艺术更为深刻。老北京特色之一的四合院,是老北京人延续多年的居住形态。也讲究中轴对称,形状端正,布局严整,在紧要细节部分做得精致奇巧,加上庭院里的花鸟鱼虫布景让人有清静雅致的感觉。并且四合院重在“合”,四面由房屋围合,形成庭院。院与院之间由门洞和游廊连接。象征了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各自成小家但又能合成一个大家的寓意,形成端正大方井然有序的家族形象,暗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礼义廉耻,长幼有序”。

而诗歌对联中的对称美则在平仄、对仗等处体现。明末清初的著名戏曲家李渔所著的《笠翁对韵》,按韵分编,包罗万物的虚实相对,是由对称美引申出的对仗美的体现。例如天与地、大陆和天空等具象事物,都是从自然界中提取的对立事物,是另一种形式的对称美。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诗歌的由来已不可考,但是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可以看出,对称的韵律美已经深入人心。譬如名篇《诗经·小雅·采薇》里的对仗,昔对今,往对来,杨柳依依对雨雪霏霏,有时间上的对称,动作上的对称,也有自然景象的对称,对仗工整,辞藻朴实无华,但却整齐优美。虽然没人将对仗或者排比句制定成标准,或是研究成理论记录下来,但是这种整齐和对应带来的对称美符合当时的审美需求,也是他们当时追求的以诗言情的基本结构,更不用说之后在南北朝盛行的骈文,以四六句式为标准,又称“骈四俪六”,讲究对仗工整,以对偶句为主,辞藻华丽,著名的《滕王阁序》就是骈文,其中的千古绝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文章上下对应,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落日景象。

中国古代画作中对称手法的运用也有很多。在敦煌壁画中,宗教的主题奠定了壁画的基调,但是宗教故事并不是一味的宝相庄严,其中也拥有很多浪漫的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在对称的基础上寻求一定程度的不对称,更能表现宗教包容万物的慈悲心,具有较强的宗教意味。

(二)国外传统艺术中的“对称美”

西方文化讲究规范,追求形式美,从他们的雕塑绘画艺术中对完美的追求可见一斑。如果从理性和科学方面来看对称,它属于几何学和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在几何学中有很多数学形成的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西方古典艺术的重要灵感来源之一。在艺术家眼中,对称和美是结合起来的,一件完全没有对称性的事物是没有美感的,但如果完全对称又显得太过死板和空洞。正如达芬奇所绘制的关于人体比例的插图中,人体比例完美,并在图中沿中轴线基本对称,但两侧人体又有着细微的不同。

大卫雕像完美对称的脸颊和身体上清晰排布的肌肉,也展示了一种人体的秩序美。西方许多神话人物雕塑就是这样,他们代表了艺术家和工匠们对完美的追求,也是对对称美的追求。也说明了,在西方艺术家的眼中,对称是完美的代名词之一。虽然现实生活中没有脸部完全对称的人,但是两侧脸相似度较高的人在大众心里普遍认为是好看的。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人的潜意识里,对称美在美学思维与艺术思维里占了很大比重,也影响了一部分审美观念。

对称并不只是艺术家的偏好,那些精致的雕花器皿,晶莹璀璨的水晶吊灯,美轮美奂的庞大建筑等等具有强烈奢华和富丽堂皇的风格的事物,无不体现着文艺复兴之后的西方审美的变化。但对称美是不变的艺术追求,即使是要将这么多复杂的工艺和种类不一的原材料结合起来,也要保证两侧对称或是中心对称结构。

从古希腊三大柱式也可以看出,这三种柱体都采用了中轴对称,即使是繁复精美的花纹也在工匠的巧手施为下呈现了对称美。尽管之后罗马人进行了加工和修饰,在古希腊三大柱式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罗马柱式,并称罗马五大柱式,但从外观上来看,这五种柱式也基本为中轴对称的样式,由这些柱式构建成的建筑也大多数是对称的建筑形式。也正是因为这些理性的对称结构,将受力均匀分布在建筑各处,让这些建筑历经千年还伫立在原地接受风雨的侵蚀,不同的空间感受随时间的流动而带来,与自然产生更有价值的时空对话。

国外具有对称美的著名建筑也多不胜数,例如埃菲尔铁塔、泰姬陵、宙斯神殿、金字塔等。对称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人们对其应用于多个方面,艺术、科学、建筑等都有很多对称美的例子。在西方绘画艺术中,对称并不只是意味着几何学上的对称,更多的是根据艺术家对画面构图等艺术方面的考量,赋予了对称更广阔的意义和展现形态。现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应用对称的设计手法,也不应该拘泥于狭义的几何对称图形中,应该从艺术领域提取对称美的更多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将对称的艺术感赋予在建筑空间设计中。

二、对称美的基本法则

什么是对称?是以一条中轴线或是中心点为中心,两侧的位置、形状、大小相互对应,而色调、结构都是调和整体的。人在观察对称的事物时,能体会到一种“沉浸式”的庄严感,中国传统建筑的显要特点之一就是对称性,人们一走进这些传统建筑,望过这些对称的门头或雕像,整个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平静下来。同理,西方的神庙等传统具有对称特点的建筑也会带给人相同的感觉。在建筑学中,无论是繁复的还是简洁的物体,若能以一条轴或是一个点呈现上下、左右或多面一一对应的形体就称之为对称。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到的视觉平衡和物理平衡,与对称物体特有的状态有着相同的视觉原理,对称的物体也达到了停顿状态时所特有的一种形态分布。对称也象征着平等,对称两侧相似甚至是相同的造型,带来的相等的感官提醒,是其他手法无可比拟的。一听到对称,人们脑中就会浮现平衡、均衡、和谐的画面,换而言之,平衡的一种表现形态就是对称,平衡是人们内心生活和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个不断追求的目标。利用对称在人的内心深处的独特美感,利用对称手法进行艺术创作或是设计,能更有力地表达内心情感,加固整个艺术作品的稳定力。这就是对称事物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是对称经久不衰的本质奥义,也是对称美的基本法则。

三、当代建筑空间设计中对称手法的应用与其价值意义

(一)突出建筑群体的主次关系

建筑空间设计是一门糅合了力学结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与展示设计多个设计方向的综合性学科,究其根源,设计是为了给观看者提供设计师想传达的信息。而构成建筑群体的单体建筑大部分是定型的式样和固定的造型,空间形式都较为简单,完整的建筑空间设计群体不能由独立的建筑或单一空间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空间设计群体应该是有前序、高潮、尾声的,当观看者步入一个建筑群体,首先注意到的是处于视觉中心点或者占地面积较大的区域。如果要突出主体建筑,采用对称布局无疑是最平稳和最容易规划的设计方式。国内大部分博物馆建筑和大型展览中的展示馆都采用了均衡对称的布局,将重点建筑修建在纵轴线上,并占据较大面积,两侧稍次的建筑则分布在横轴线上,或是围合,或是簇拥着主建筑。例如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场馆的排布,利用地区馆衬托出国家馆。由南向北,国家馆坐落在中轴线上,地区馆均衡地排列在两侧稍次的位置,将中间的国家馆众星拱月般衬托出来,体现了国家馆的气派和独特造型,也将参展者的目光聚集在主要场馆中。这种布局方式既应和了民族的审美心理,也将主要和次要明显区分开来。

(二)实现结构设计和视觉效果上的稳定

建筑空间中经常会有一些造型各异的结构设计,为的是营造建筑空间的整体氛围。由于造型上的不规则性,很容易造成结构和视觉上的不平衡,虽然形成了视觉冲击力,但容易引发事故。对称的结构形体比非对称的结构形体的重力分布要平衡,如果在内部受力分布上采用对称的布局,有利于实现力的均衡,保证结构的稳定。视觉上的对称,体现的是严肃、冷静、正派、威严等各种具有大气磅礴特征的形象。如果将对称形象利用在建筑上,建筑自然而然会具有其中的某些特质。

如2010年的世博会中的中国国家馆,外观上采用了中轴对称的几何造型,如古代的冠冕,稳定平和,庄严大气。上端斗状造型是由斗拱层层叠加而成,井然有序。中国传统的斗拱造型,古朴大方,传统斗状的上端建筑被底部四根方柱托起,斗拱挑出底部造型之外,整体斗状造型形似方鼎。体现了中国的气度与豪迈,将现代与古代串联。展馆底部两端受力均衡,托起了整个场馆,这就是对称在结构设计和视觉上的双重稳定效果的体现。

(三)与不对称结合突出设计主题

如果说不对称是打破束缚的、自由灵动的独特设计,它也是建立在对称上的。就像黑和白、光明与黑暗等需要对立面才能成为一种被感知的属性一样,不对称不能脱离对称,而是从对称中寻求变化。不对称并不是单纯的不对称,即使突破对称的平衡,但又不脱离平衡的美感,从对称上衍生出不对称。首先要对称,然后致力于打破这种完美的对称,竭力追求某个局部不对称的状态,育不对称于对称之中,才是这一设计手法应用的精华所在。

在很多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除了利用对称与不对称的结合形成和谐匀称富有动感的造型,还可以让对称衬托出不对称,营造出独特的设计美感并具有视觉冲击力,重点突出设计师想表达的意图,更容易引起观看者的兴趣。在面对一个场景时,人们的视觉习惯是为了寻求心理稳定,而去寻找场景中的对称元素,但是也不能忽视能起到构成视觉冲击作用以及调和气氛的不对称元素。在建筑空间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可以用对称保持设计空间视觉上的的统一性和整体感,用不对称来突出设计主题和增加设计师的个性化部分。

(四)有利于建筑空间的功能分区的规划以及形成空间内部风格

建筑空间的设计并不仅仅只是设计外观,还要考虑到内部功能分区的规划。具有对称特质的建筑空间由于两侧或周围结构一致或类似,在布局或划分功能区域的时候,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如同中国古代的家具设计,只用设计二分之一甚至是四分之一,再将其镜像翻转或旋转拼凑,就会得到一份完整的图纸。同理,建筑空间设计如果利用对称的布局,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会更轻松,也会将设计时长压缩,进行更高效率的设计行为。

而对称的内部设计结构如果展现在人眼前,也可以体现制造的工艺和形成独特的韵律,因为建筑空间设计不是对一个冷冰冰的固体的二次创造,更多的是要给予人文的思考和投入。就如现代新中式建筑空间设计中的梁柱吊顶等对称设计,展示出来的内部对称结构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既减少了遮盖它的设计成本,又在结构中体现设计美感,将理性的堆砌杂糅进简约大方的设计,形成宜古宜今的美感,也可以让观赏者在自我构架的想象中激发审美热情,由繁入简,将大范围的“繁”聚合形成连绵一片的“简”。

四、结语

对称美伴随着人类发展,人们从自然界的美丽事物中领略到美,并将其运用到科学、艺术、建筑等多个领域。 作为常见的艺术设计手法之一,对称手法为当代建筑空间设计也提供了很多有效而又易于表达的设计思路。也因为源自对自然中对称元素的提取,对称手法在平和端正气氛的营造上具有其他表现手法所没有的先天优势。在结构设计和外观设计上采用对称设计将力与美结合起来,也可以保证设计成品除了更稳定外还具有好的美学表现力和更高的美学价值。从对称美衍生出的不对称设计也是当代各种设计中较常用的设计手法之一。单调的对称也不能形成对称美,现代利用对称手法对建筑进行设计,不在于对称元素的堆砌,最重要的是通过对对称的深入探究和解析,再加上其他元素的汇入,将现代人的审美理念加入其中的一个过程。综上所述,探索对称美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更多表现形式,能够为这将力与美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带来新的设计思路和更高的审美价值。■

[1] 闫芳.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性和不对称性的文化内涵[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9(06).

[2] 崔陇鹏,喻梦哲.中日传统观演建筑的对称与非对称性问题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4(04):66-70.

[3] 刘建峰.不对称设计手法在敦煌壁画构图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4(07):15-16.

[4] 郭亮.建筑结构设计中对称美法则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0(5):251.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手法美的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层递手法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