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识字教育中图形语言应用方法Ⅰ

2018-02-11宋树峰高欣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6期
关键词:识字汉字图形

宋树峰,高欣

(大连理工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一、幼儿识字教育中图形语言应用的必要性

(一)背景概述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①。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国学课程备受重视,如央视国学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的播出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回归的重视与认可。在此趋势下,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点备受家庭社会等重视。

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开始逐渐倾向趣味性、互动性的教育方式。目前就我国“4+2+1”②的家庭结构来看,独生子女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家庭对幼儿教育投资积极性的增强,儿童得到的教育资源分配比重也越来越大。家长对幼儿的兴趣能力的培养比重日益上升,如各种夏令营、大自然生活体验活动等③。其次,在社会教育中,为了迎合家长心理,许多教育机构宣称可在短时间内让孩子认识几千字。通过调研结果发现在基础语言教育中,英语学习班占据首要位置④,识字班所占比例较少,在较少的识字班中还存在教育机构用来教学的识字方法过度追求识字速度与数量的问题⑤,文字的内涵鲜有得到传承与发扬。最后,在识字媒介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识字方式经历了从识字卡片、识字图书到教学DVD光盘再到移动终端APP的演变过程。这些识字教材在不同程度上对幼儿的启蒙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无论是传统的识字书还是现在的智能终端,其内容多是对拼音及字形笔画进行学习;从形式上看,智能终端也只是加入了人机交互设计,如加入声音及动画特效等,对文字内涵及其源起等内容却少有教授。

综上所述,在国家政策及其相关实施发展来看,传统文化的回归备受大众重视与认可。在此背景下,针对现有识字方法过度追求识字数量忽视汉字文化内涵这一弊端,笔者从图形语言角度出发,结合儿童认知特点、视觉理论及汉字特点的紧密关联性,初步尝试进行既认识字形又注重字义的识字方法探讨。

(二)国内外关于幼儿识字教育中图形语言应用的现状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从幼儿识字教育和图形语言两个角度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国内外具体如下:

在国外,幼儿识字教育角度的相关理论研究,如美国等国家在2000年提出的Phonics,是一套适合儿童学习的注音系统,让儿童建立起字母与发音之间的直觉音感来学习单词的听写;英国的Herbert Spencer在2013年出版的《Spencer’s Education》中提到应在生活娱乐中教儿童学习单词,如将单词卡片放在儿童喜欢的风铃中等。实践方面来看,2001年美国的baby signing time是结合歌曲、动画、通过调动感官参与,用手语学习单词的一套家庭识字教材,识字的同时加速语言能力的发展;2011年,英国 MM Publications 推出《New Yippee》系列识字教材,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认知特点,将内容由浅到深配以故事、歌曲、活动教幼儿识字。图形语言角度的理论研究有,日本早期教育家井深大提出:婴幼儿认识汉字是把汉字当成完整的由若干线条组成的“图形”来识记;2016年英国Dorling Kindersley公司提出针对学龄前儿童学习特点利用各类剖面图、微缩图、流程图等图画指导孩子进行文字阅读与科普认知。实践方面,2011年出版的《外研社丽声拼读故事会》由Julia Donaldson⑥为各年龄段的孩子精心创作,采用Phonics教孩子学英语;2015年出版的《BBC自然拼读·智趣启蒙》引进自英国BBC幼教台的Fun with Phonics栏目,剪辑出精华部分,通过学习基本音素的发音配合简单的故事阅读,进行字母拼写学习。

在国内,幼儿识字教育角度相关理论研究有,2014年2月举行的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上提出“教幼儿识字不仅要关注幼儿识字的量,更要关注幼儿识字的质”⑦;2015年在浙江举行的第六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指出,儿童除了语文课本之外,没有更完整的、直接的途径来获取有关汉字起源、汉字形体演变等方面较为系统的汉字理论知识⑧。从实践探索方面来看,2010年发行的奇妙的汉字王国(DVD)根据幼儿的学习习惯通过童话故事冒险的形式加深幼儿对汉字的记忆;2015年的识字软件童话识字乐园,将1200个常用汉字用每天10多分钟的情节和课程编排,让孩子轻松快乐地完成识字过程。图形语言角度的理论方面来看,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兢教授指出“从图像到文字是学龄前儿童阅读发展的过程”⑨,应让孩子在图画书的阅读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地识字;2017年赵传荣老师提出“图画—联想式”⑩识字教学,运用简单形象的图画对汉字的字形字义进行描述,以便为学生产生联想提供条件,形成对汉字的有意义识记。从实践角度看,2009年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学前识字600字》是一套按照由易到难、分类识字和比较认知的规律排列的幼儿识字丛书,配以全彩插图,还辅以拼音、英文单词等教授学龄前儿童识字;2015年忆像教育出版的《忆像识字》是一本将常用汉字转换成一幅幅生动卡通的图片书,将字与图融为一体,使孩子在看图中就能掌握汉字;2016年宁波启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悟空识字软件结合西游记中的经典场景来教授汉字,此软件用具象的事物与汉字匹配,同时有简单的象形字变换帮助幼儿识字,深受家长与幼儿喜爱。

综上所述,通过前期调研分析,幼儿识字教育相应研究主要体现在:①国内外都有学者从生理发展角度出发,进行能调动感官参与的识字方法研究;②从认知角度出发,通过开展如游戏识字等识字方法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图形语言相应研究主要体现在:①在形式上用文字图形化或具象图像辅助进行趣味识字;②在内容上都是加深儿童识字时对“形”的记忆,对“字义”的教授较少。与上述研究不同的是,笔者拟定运用图形语言,结合儿童认知特点以及与汉字特点的紧密关联性,尝试解决幼儿识字教育中对“字义”忽视这一问题,并初步尝试进行识字方法探讨。

二、幼儿识字教育、图形语言、汉字的特点与关联性分析

(一)幼儿识字教育中学龄前儿童识字特点

儿童识字特点受其心理发展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

1. 整体字形识别特点,学前儿童的感知具有形象、具体等特点。幼儿在识字时还不能分解汉字字形的内部结构,只是有对汉字字形的整体感觉。因此对学前儿童来说,汉字只是一个整体图像单位。

2. 无意识别特点,幼儿有意注意时间很短,难以做到有目的地识字。幼儿常常是在有趣的活动中或翻阅图画书时“无意”记住一些汉字的,他们认的字数有限且随机性大。

3. 无意记忆特点,通过对幼儿记忆的特点总结出,其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导,识记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直观的、形象鲜明的和吸引人的。

4. 具体形象识别特点,即学龄前儿童受其抽象思维发展的限制识其对文字符号还缺乏抽象的认识,因此他们在识字时常常需要把字和具体实物直接相对应。

学龄前儿童是此次研究的受众群体,因此,充分掌握学龄前儿童的识字特点是本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幼儿识字教育中图形语言的特点与功能分析

图形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载体,在对幼儿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体现的特点具体如下:

1. 图形的直观性,即图形通过直观而生动的视觉形象快速地向儿童传递信息,使其能直观的领悟到图形所提供的内容,更易于识别。

2. 图形的象征性,即图形以抽象或具象的视觉形象,暗示并引导儿童产生某种联想或想象,使他们感受到隐含在其中的精神内涵⑪。图形的象征性可以调动儿童的视觉经验使其产生联想,从而进行情感交流与沟通。

3. 图形的趣味性,即利用带有趣味性的、生动性的、反常态的视觉形象引起儿童的关注⑪。新颖独特、灵动跳跃的图形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及心理上的共鸣。

4. 图形的鲜明性,即图形语言的构成要素和表达方式形成并体现的相对容易辨认、识别和记忆的特色,使信息更加醒目⑫。图形鲜明性能直接调动儿童的视觉思维,将事物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5. 图形的艺术性,即寓意深刻、格调高雅的图形语言可以激发起儿童心灵深处最美好的纯洁情感,并且能够获得精神上的美感享受⑪。使其思想、情感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图形语言所传达的意境之中。

通过对幼儿识字教育中图形语言的特点与功能分析,掌握儿童阶段图形语言的特性并与前述儿童识字特点相结合,同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三)幼儿识字教育中汉字的特点分析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也是唯一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集形体、声音和词义为一体,本身存在着复杂性与特殊性。具体表现如下:

1. 汉字的直观表意性,在造字初期,是根据它所记录的词义来构形的,汉字的字形与字义联系十分密切,人们可以从汉字形体大概推测汉字的意义,如“明”,“日”和“月”分别指白天与晚上最亮的物体,合在一起即为“明亮”之意。

2. 汉字的复杂性,从汉字构成的各个要素,到各个要素的组合方式,汉字都比其他文字复杂得多。汉字分为独体、合体两大类,独体字由笔画直接组成,合体字由笔画、部件组成,且合体字多数为形声字,其结构方式更是复杂多样。

3. 汉字的艺术性,从字形上看每个汉字都可构成一幅独立的画面,方块形体构成的独特画面具有较佳的视觉效果,从汉字的线条、结构的变化中可以强化出字的力量感、节奏感和生命感⑬。汉字可以用自由多样的线条曲直运动及空间构造,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气势。

4. 汉字的稳定性,汉字自创造以来便一脉相承从未中断,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其形态逐渐远离图画走向符号化,但其形象性和会意性却始终保持着,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语言。14

5. 汉字的内涵性,汉字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汉字的字形结构中隐喻了许多我们华夏民族的思维方式与民族精神,有学者认为“文字的产生,即文明史的开端,正逢神话思维向哲学抽象思维过渡之际,所以,汉字的形体结构中保存着大量的神话思维的表象及分类编码规则。”13

总之,上述汉字特点属性,和前述图形语言与幼儿识字特点部分,同是以下图形语言与汉字在幼儿识字教育中关联性分析的重要理论依据。

(四)幼儿识字教育中图形语言与汉字的关联性分析

综上所述,在幼儿识字教育中图形语言与汉字特点结合应用的关联性体现在:

首先,从功能与形式上来看,图形是信息传播的载体之一,受众可以根据图画内容来接受所传递的信息,而文字是用来记录思想以及传递信息的抽象符号,也是信息的承载体,由此可知,在最根本的功能上图形与汉字具有一致性。从图形语言构成要素上讲,点、线、面作为图形的基本构成要素与汉字中的“一”“丨”“丿”“丶”等笔画在表现形式上又有千万种组合变化的可能,充分掌握图形语言各要素的特征与汉字笔画的合理结合,为本研究在视觉表现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其次,从图形语言与汉字的特点上来看,两者相通又互补。相通之处体现在:①图形与汉字都具有直观表意性,因此汉字中的象形字可直接用图形语言表达,如“山”“日”“月”等;②图形与汉字都具有艺术性,可以在识字过程中给予儿童美的享受,培养儿童审美;③图形的象征性与汉字的内涵性,决定了他们都可以进行“义”的表达。其互补之处在于:①汉字的结构复杂,而图形语言的直观性、鲜明性可以将复杂的结构用直观鲜明的表现形式呈现给儿童,更易于儿童接受理解;②汉字的稳定性带来的文化传承以及抽象的文化内涵可以用图形语言的趣味性、象征性表达的趣味横生,用符合儿童认知心理的方式寓教于乐。

通过上述对学龄前儿童识字特征及图形语言和汉字特点属性的分析,总结出了幼儿识字教育中图形语言与汉字结合应用的关联性分析。在进行文字图形化时,可依据汉字的结构分类或其内在含义,用不同的文字图形化表现形式进行设计。因此,充分掌握并了解图形特点及汉字结构的不同特点属性,与幼儿认知心理融会贯通,并将文字图形化的表现形式与汉字结构特点合理结合转换,为幼儿识字教育中图形语言的应用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伴随着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国家出台政策的支持,传统文化的回归得到了大众的重视与认可。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点,应在儿童接受教育初期就将传统文化根植在其血脉中。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针对现有识字方法中对汉字文化有所忽视这一问题,从图形语言角度出发,结合儿童认知特点以及与汉字特点的紧密关联性,对图形语言在幼儿识字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为后续图形语言在幼儿识字教育中的设计方法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注释:

①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

② 421家庭,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

③ 新华报业网. 近7成家长给孩子报夏令营 国际游学班2周价格32000元[DB/OL].(2016-07-12)http://js.xhby.net/system/2016/07/12/029154994.shtml.

④ 董江会,卢婷,朱麒臻,郭丽,陈业彬,魏双菊. 广州市城区儿童参加兴趣班现状及行为问题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4(07):1087-1088.

⑤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小学老师自制字经卡片:学生半年提升2000识字量[N/OL].(2017-07-07)http://baby.sina.com.cn/news/2017-07-02/doc-ifyhrttz1995478.shtml

⑥朱莉娅·唐纳森(Julia Donaldson):英国著名作家,长期为儿童电视节目创作歌曲、编写剧本。

⑦ 唐雪姣. 浅谈幼儿识字教学方法[C].2014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4.1.

⑧ 王海平. 从幼儿识字教育到少儿汉字学[C].第六届汉字与汉字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5:1.

⑨ 周兢.学龄前儿童需要进行识字教育吗[N].中国教育报,2012-09-23(001).

⑩ 赵传荣.“图画——联想式”识字教学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3):170.

李欣.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语言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

宋树峰,王琦.浅谈街道“缺陷空间”中视觉形象构建的重要性[J].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6.

刘志基.汉字文化综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137.

李静.幼儿汉字多元化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1] (日)井深大,骆为龙.零岁——教育的最佳时期[M].陈耐轩,译.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1987.

[2] 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美)伍尔福克.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 李瑞华.幼儿识字教育的策略与方法[J].西部科教论坛,2010(7).

[5] 刘志基.汉字文化综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137.

[6] 宋树峰,王琦.浅谈街道“缺陷空间”中视觉形象构建的重要性[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6.

[7] 李静.幼儿汉字多元化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8] 李欣.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语言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

猜你喜欢

识字汉字图形
识字儿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