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罩与鼻塞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

2018-02-11周洁玉王开云

关键词:表面活性漏气鼻塞

许 俊, 周洁玉, 王开云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儿科, 江苏 镇江, 212001)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由肺泡表面活动物质不成熟或者缺乏,并且伴有非结构发育不成熟引起的一种疾病[1-2],发病人群以早产儿为主。大部分早产儿RDS需要采用有创/无创通气呼吸支持[3],其中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改良[4],通过采用较短的鼻塞进行通气。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鼻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现阶段国内关于鼻罩对比鼻塞在NCPAP治疗中研究相对较少[5]。本研究主要观察了鼻罩与鼻塞在早产儿RDS采用NCPA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研究对象为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符合RDS诊断标准[1,6]的早产儿,排除呼吸系统先天畸形;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或循环系统功能严重异常;严重感染、肺出血、重度颅内出血等引起的呼吸困难;研究期间死亡、转院的患儿。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早产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鼻罩组和鼻塞组。鼻罩组40例早产儿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胎龄(30.26±2.16) 周,出生体质量平均(1 785.40±420.88) g;鼻塞组40例早产儿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胎龄(30.35±3.14) 周,出生体质量平均(1 722.40±445.10) g。2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家属均知晓治疗方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患儿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患儿行NCPAP治疗,调节初始气体流速(Flow)控制在6~8 L/min,呼气末正压(PEEP) 4~6 cm H2O(1 cmH2O=0.098 kPa),上限压力水平8~10 cm H2O,上限压力水平维持时间(Ti)0.35~0.50 s,控制吸入氧浓度(FiO2)控制21.00%~60.00%,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88.00%~93.00%,动脉血氧分压(PaO2)50~80 mmHg (1 mmHg=0.133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5~50 mmHg。密切关注患儿各项生命体征。鼻罩组选用鼻罩作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连接面,鼻塞组选用选择较短的双鼻塞。佩戴前患儿行鼻腔清理,以患儿头部大小为依据,佩戴呼吸机帽子,连接帽子和带子,并进行妥善固定,避免出现漏气现象,松紧程度应以显示屏显示压力值达到所设置的压力为事宜。每小时检查1次,避免鼻塞堵塞、固定不妥、鼻罩脱落或者管路漏气等现象。根据患儿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值调节PEEP(2 cm H2O)和FiO2(5%),维持TcSO288%~93%。2组患者均留置口胃管,并将胃管开放在空气中;连接面平均每4 h放松1次,每次持续5 min,一旦患儿TcSO2降至88.00%则套回鼻罩或鼻塞,恢复持续正压通气,确保患儿生命安全。定期消毒、更换闭塞或鼻罩,患儿出面面部皮肤破损时及时涂抹红霉素软膏。护理人员做好无创呼吸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撤机指标:PEEP 4 cm H2O,FiO2<30%,TcSO2>88%,患儿呼吸平稳、无呻吟及吸气性三凹征。撤机后患儿均改用头罩吸氧、箱内吸氧并逐渐停止吸氧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NCPAP治疗结局及并发生情况,NCPAP治疗成功为患儿符合头罩吸氧指征,成功撤机。记录平均无创通气时间、通气后12~24 h pH值和通气后12~24 h PaCO2,以及人机连接界面脱落(护士观察或呼吸机报警显示)或漏气(压力低于所设置压力2 cm H2O 或呼吸机报警显示压力不足)情况。 。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儿NCPAP治疗结局及并发生情况

鼻罩组NCPAP治疗失败2例(5.00%),鼻塞组为1例(2.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失败原因均为呼吸暂停1例和高碳酸血症2例。 治疗期间,鼻罩组出现1例肺出血,2例颅脑损伤,1例肺炎;鼻塞组出现有1例肺出血,1例患儿颅脑损伤,1例患儿肺炎。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通气时间、通气后12~24 h pH值和PaCO2比较

2组通气时间、通气后12~24 h pH值和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通气时间、通气后pH值和PaCO2比较±s)

2.3 2组人机连接界面脱落或漏气

鼻罩组发生9例(22.50%)漏气,2例脱落(5.00%);鼻塞组发生1例漏气(2.50%)和10例脱落(25.00%),鼻罩组漏气率高于鼻塞组,脱落率低于鼻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早产儿出生之后,如果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就会导致RDS的发生。通常该病病情严重,症状明显,但是也存在症状较轻的情况,此时患儿起病较晚,常发生出生后1~2 d,且不伴有严重的呼吸困难以及呻吟,于发病后3~4 d内出现好转的迹象[7]。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X线检查对该病进行诊断,同时呼吸机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大大提高了NRDS的治疗成功率[8-9]。相比与有创通气,无创通气模式能使气道在整个呼吸周期保持一定程度的扩张,改善肺顺应性,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风险[10]。

患儿在接受NCPAP的方式进行治疗时,通常使用较短的双鼻塞连接患儿与治疗器械。鼻塞主要组成分主要为硅胶,质地相对柔软,可将其直接插入到患儿鼻孔当中。相关研究[11]指出,采用鼻塞作为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部分,行NCPAP治疗早产儿RDS效果明确。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更符合早产儿经鼻呼吸的鼻罩被研制出来,其主要组成分也是硅胶,质地比较柔软,形状主要为锥形或者三角形,不会对鼻孔产生刺激,也不会对鼻中隔造成压迫,具有较小的面罩死腔[12]。目前,针对2种连接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中,结果显示, 2组通气时间、通气后12~24 h pH值和通气后12~24 h 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罩组漏气率(22.50%)高于鼻塞组(2.50%),脱落率(5.00%)低于鼻塞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鼻塞要比鼻罩更容易脱落,这可能和鼻塞对患儿鼻孔的刺激较大有关,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大小的鼻塞并善固定,采用合适的头帽。治疗过程中严密巡视,及时发现脱落并处理。此外,在使用鼻塞和鼻罩时还应加强局部皮肤观察,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鼻部损伤。

[1] SWEET D G, CARNIELLI V, GREISEN G, et al. European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2016 Update[J]. Neonatology, 2016, 111(2): 107-125.

[2] LIU J, SHI Y, DONG J Y,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full-term neonates[J]. Chinese Med J, 2010, 123(19): 2640-2644.

[3] 茹喜芳, 冯琪.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管理—欧洲共识指南2013版[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13, 28(5): 356-358.

[4] 王欣, 刘翠青. 无创经鼻正压通气与常规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较[J].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13, 28(1): 12-16.

[5] KIERAN E A, TWOMEY A R, MOLLOY E J, et al. Randomized trial of prongs or mask for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n preterm infants.[J]. Pediatrics, 2012, 130(5): 1170-1176.

[6] 岳少杰, 王铭杰.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23(2): 87-89.

[7] 陈佳, 高薇薇, 聂川,等. 经鼻间歇与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5, 18(2): 111-116.

[8] 陈燕贞, 李湘波, 庄良鹏,等. NCPAP呼吸机在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4(3): 63-65.

[9] 方慧英, 周均华, 王金范. 预防性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J].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4): 738-739.

[10] 陈信, 潘家华. 无创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4, 16(11): 1177-1182.

[11] 赵玉祥, 武荣, 韩良荣,等. 改良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鼻塞呼吸道正压通气方法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4, 29(2).

[12] YONG S, CHEN S, BOO N. Incidence of nasal trauma associated with nasal prong versus nasal mask during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treatment in very low birthweight infants: a randomized control study.[J]. 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 2005, 90(6): 480-483.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漏气鼻塞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烟机轴封漏气现象分析及处理措施
你可真淘气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起220kV GIS漏气缺陷的处理和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