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化学实验探究,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2018-02-10魏新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32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

魏新明

摘要: 在新教育形式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中必然的历程。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本文以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教学作为叙述方向,开展一些浅薄的论述。

关键词: 农村;中学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有效性

化学实验教学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教师做演示实验,教师需为学生讲解实验中的具体步骤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二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体验实验乐趣,掌握实验技能。但从农村化学教学现状看,后者并没有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实行。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变化情景的真实体验。做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可是我们不少学校的教师觉得做实验麻烦,比如准备实验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实验现象有时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甚至会失败。所以,好多老师就改做实验为讲实验,认为这样更实在,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个学期下来做不到几次演示实验,更不要说分组自己动手做实验了。实验教学直接这样简化,对课本中所体现的实验知识技能,只能依靠学生死记硬背,无法形成有效的学习。如何利用化学实验探究,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化学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相关理论的研究

赫斯特(Hisrst)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和扩大概念图式和心理技能,从而引起行为变化。因此,教师应该经常考虑怎样使得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使得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可以使得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泛的知识。因此,下列三种情况可以称得上是有效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上课结束很久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近几年来,国内外大量的学者对此类问题开展研究,通过国内各知名学者的探究,确定有效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的建立,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中心理念是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以致用。而有效教学模式的评价基础便是建立在所收获的教学效益上,教学方式如果想增强其本身的效益,需要使学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方式,采用更加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的学习方法增强自身的学习效率。

二、现实状况

1.影响化学教学效率的因素

第一,教师素质因素。教师在实施课堂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做到真正的素质教育,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预计效果。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由于教师没有优化教学设计,在课堂教育中不能突出学习重点,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为学生推荐习题时,无法准确辨别习题是否具有典型价值,无法实现作业的有效布置,大大降低教学效率。第二,学生自身因素。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之间逐渐产生差距,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日益降低,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内容结束之后,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无法及时了解,无法明确教学方向,最终产生学习效率不高的现象。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找到化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兴趣,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新的化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掌握的,不能对化学知识正确的理解,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知识交流,最终使整体化学成绩受到影响,针对此种状况,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实验合作探究活动,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例如,课堂小组讨论、探究目标的假设分析、设置悬疑知识点等[1]。

2.化学实验教学优势

对于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来说,其最主要的目的便是,深化课堂内容,使其不再枯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并且丰富当前课堂教学体系,为教学任务的开展提供更加直观的感受,使学生熟练掌握化学知识,最后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此模式的主要作用,便是更好开展课堂教学,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化学教学达到有效性。

三、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优化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当前中学的化学实验中,首先要保证实验的有效性,使实验具有高成功率、可见程度高的特点。在开展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使学生可以充分的了解实验的原理,以及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时应该产生的具体状况,并且在主要实验完成之后,对实验中发生的化学现象,进行补充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尝试改变实验装置,使实验发生的现象更利于学生观察。在化学实验中,需要保证化学实验的趣味性,使乏味的化学文化知识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愉悦感,使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强化学生学习效果[3]。

2.深入分析实验过程

实验教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演示实验,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学生获得视觉上的直观体验,并深入分析讨论实验过程,使学生加深对实验的了解,例如在开展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首先让学生对实验材料进行观察,了解铁丝在发生反应之前的状态以及颜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设置相应的悬念,让学生猜测铁丝在氧气中是否会燃烧,在此之后,正式开展实验,将铁丝围城螺旋装填,放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使学生看到铁丝在氧气中会剧烈燃烧,发出大量热量,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并生成黑色固体。在学生观察到实验结果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对实验产生状况的疑问,例如为什么需要将铁丝围成螺旋状,在燃烧过程中是否有火焰的产生,预留少量水的作用以及可用什么代替水等,使学生通过讨论加强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

3.改进实验,提升实验成功率

以蜡烛燃烧实验为例子,首先,需要准备干燥烧杯以及澄清石灰水湿润过的烧杯,然后罩在蜡烛上,以烧杯内壁是否生成物质,判断实验结果,在实际应用时,出现干燥烧杯内壁产生水雾现象较明显,但是湿润内壁现象很难观察的问题,为有效解决此问题,需要改进实验步骤,可以选择较短的蜡烛,将其放在燃烧匙中,在点燃后立刻放置干燥集气瓶中,用毛玻片堵住瓶口,在集气瓶中很快便可以观察到内壁产生的水雾。在蜡烛熄灭之后,取出蜡烛,在瓶子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并震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二氧化碳的生成。

4.通过对比试验,加深对实验理解

通過对比试验,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特色,加深对实验理解。以活性炭特性实验作为例子,首先可以设置两个实验小组,第一组,将红墨水加入技能浑浊的水中,在静置后直接过滤,最后得到澄清的红色液体。第二组,在浑浊的水中放入活性炭搅拌,静置后过滤,得到无色澄清液体,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增强学生对活性炭吸附色素特性的印象。

5.利用异常现象,提高应用技能

在化学实验中观察是学习的基础,伴随着实验不断的深入,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探究,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经。例如同学们在做拓展实验时发现,将镁条放入某CuCl2溶液中,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对于这一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引导同学们设计以下几种探究方案进行讨论。一是推测该气体可能是H2,并收集气体用点燃法检验。二是猜想该CuCl2溶液呈酸性,并用pH试纸检测。三用锌粒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这样不仅有利于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提高同学们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现象的分析的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科层面的有效实施和落实,有关化学实验及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会有较大的发展。在化学新课程改革中所体现新型的自主学习方式,将以化学实验探究作为突破口,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最后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双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建平.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B版,2013(1):24.

[2]薛仕跑.新课程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15):35,37.

[3]黄琴.新课程高中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7(16):135.

(作者单位:广东省五华县油田中学 514400)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基于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的研究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