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药:由高速向高质华丽转身

2018-02-10中国农资汪洋

中国农资 2018年39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药工业

□《中国农资》记者 汪洋

40年风雨兼程,40载春华秋实。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发展奇迹,也为世界带来了巨大机遇。中国农药工业发展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缩影。建国以来,中国农药工业经过艰苦拼搏,开拓进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了初创、调整、发展三个阶段,走过了波澜壮阔的风雨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

4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农药工业逐渐发展壮大,极大地推动了农药由弱势产业转向强势产业,促进了我国由农药大国转向农药强国的健康发展轨道。尤其是近20年来,中国农药工业突飞猛进,已形成包括原药生产、制剂加工、科研创新开发和原料中间体配套的较为完整的农用化学品工业体系,为保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和国家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成长发展迅速任务艰巨

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农药工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已形成包括原料生产、制剂加工、科研创新、原料中间体配套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农用化学品体系。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药行业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且当前国内外形势稳中有变,给我国农药行业带来新的挑战。全行业要紧抓关键技术,在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绿色发展方面多下功夫,继续书写辉煌。

改革开放以来,农药工业发展经历3个阶段:第一,改革开放准备期(1978年-1988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也是农药人思想认识不断变化的过程。第二,行业蓬勃发展期(1988年-2008年),这期间又经历了4个阶段。一些老的国有企业顺势发展,适应市场经济而得到发展;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农药企业大踏步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农化市场的分工合作与互动;开启中国农药的创制、创新。第三,转型升级期(2008年-2018年),把企业做强成为行业共识,从之前的盲目做大发展到做精做强,业内强强联合,兼并重组成为潮流和趋势,企业关注环保,环境友好成为趋势,生产过程、产品应用都要做到环境友好,创制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入一部分有实力的企业。

1970年末,涌现出众多的乡镇农药厂,1979年后,全国农药生产厂家快速增加,农药产量也随之增加,而后,农业改革与发展直接推动了我国农药工业由弱势产业向强势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前20年里,农药业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投资者的青睐,基本上每个农业县都有自己的农药企业或分装厂,农药产业逐渐强势起来。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为了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全国扩建和新建农药企业蔚然成风,农药生产企业在全国各地快速涌现。新世纪以来,农药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农药厂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的经济效应也逐步显现,集团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农药产业显示出较强的发展势头。进入21世纪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农药工业发展,消费与生产两旺,产业一片繁荣。

《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指出,我国农药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方面,一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加重、国际游资投机因素等综合影响,各国将更加重视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可以给我国农药企业提供较大发展空间;二是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持续高度重视;三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商持续深入涉足农化物资经营,农药行业中的部分企业也开始进军网上销售,提出了“全过程解决方案”,为农药网上销售与售后服务的结合开辟了新的天地。挑战方面,一是我国农药生产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不能支撑高额的创制费用及国际市场开发,缺乏国际竞争能力;二是日益紧迫的资源和环保压力对农药工业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随着公众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农业农村部提出,到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的战略目标,对农药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因此,我国农药之“大”主要体现在数量(产量)上,但离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强”尚有距离。站在新的历史性节点,我们要不忘初心,不断汲取过往一次次奋斗的经验与智慧,从而实现中国农药工业由高速向高质的华丽转身。

数据成绩斐然目标明确

40年来,我国农药工业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产业由小到大健康发展。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表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药工业较为薄弱,年产量约为53万吨,品种较少且以高毒农药为主,很多农药品种需要依赖进口。经过40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农药生产国,能生产500多种原药、几十种剂型,且环境友好型农药成为主流。2017年累计生产农药294.1万吨,农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80亿元、利润总额260亿元。

改革开放前,由于当时受技术等因素所限,我国农药工业发展较为缓慢,农药产品供应数量少、生产规模小,适应不了农业发展的需要。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促进农业发展与农药市场扩容加快,作为支农行业的农药,国家鼓励和政策支持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来加快企业发展,同时,农业丰收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也推动一部分农药企业走出去、请进来,促使我国农药产量的扶摇而上。

尤其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药消费,从而极大促进了农药发展,由1978年的10多万吨达到1983年的33万吨。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农药使用量和年产量继续保持增长,1995年年产量34.9万吨,1997年达到39.45万吨,1999年又达到42.6万吨。

农药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2000年我国农药产量达64.77万吨,2003年产量86.3万吨,2005年又超过100万吨,2007年达173.60万吨,2009年我国农药产量超过了200万吨。

2013年农药产量达319.0万吨,2016年377.8万吨。我国农药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农药上量很快,表现在产量大、企业多、从业人员多等方面,2006年起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农药生产国。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在农药、化肥使用“零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农药工业由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高,这已成为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农药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重品牌质量、轻规模数量,由数量增长向绩效、绿色提升转变”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模式。

步伐兼并重组走向世界

40年来产业集中度逐渐提高。1998年国务院39号文件出台后,中国农药市场完全放开,在国家政策法规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农药企业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的步伐加快,再加上行业外资本的进入,农药企业逐步向集团化、规模化经营转变,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产业集中度逐渐提高,涌现了一批经济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如中国化工集团先后兼并了以色列马克西姆、瑞士先正达公司,成为全球三大农化巨头之一,加快了进军全球市场的步伐。

40年来的改革开放,提升了我国农药工业国际化水平,中国农药不断走向世界。国家的开放政策促进了农药出口,形成了出口贸易的良好氛围。

1978年以来,中国农药出口到世界各地,影响力越来越强,如在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使用量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农药企业凭借成本及质量优势融入全球市场,以原药或中间体的形式切入国际农药巨头的供应链。还有一些乡镇、民营企业也加入到出口的行列,广泛参与全球竞争。更多企业融入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这无疑是改革开放的功劳。

改革开放不仅提升了中国企业参与世界竞争的实力,并促进我国农药品牌的国际化,融国内国际市场于一体。也只有改革开放,国内市场对接国际市场、国内企业对接国际资本市场,股票上市才能变为现实,才能与国际先进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把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过来,为我们所用,加快企业发展。

出口大幅增长,国际市场话语权不断增强。1994年我国农药出口量4.77万吨,首次实现出口大于进口,此后多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17年我国出口农药163.2万吨,出口金额47.65亿美元,出口量是1994年的34.2倍。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农药主要出口国,全球市场有近70%的农药原药在中国生产,国际商贸话语权不断增强,农药出口基本覆盖全球农药市场,出口总量占我国农药总产量的50%左右。近年来,我国农药原药出口占比递减,而制剂出口比重不断攀升,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农药工业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