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贫产业项目“遍地开花”

2018-02-10

乡村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武陟县小额贷款食用菌

“每月工资2 000多元,上个星期还拿到了1 000元的产业分红。到年底,俺家就脱贫了。”武陟县嘉应观乡贫困户任婷说,自从到就业扶贫基地依依农场上班后,家里的经济状况好多了。

任婷的脱贫故事是武陟县产业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武陟县坚持将产业扶贫作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主要手段,建设产业就业扶贫基地,14个乡镇(办事处)都有不同的产业。以养殖和种植产业为重点,推行“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打造了依依农场、九盛堂养鸭、鑫居农业产业园等综合性产业扶贫基地18个;聚焦服装鞋帽加工、四大怀药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采取“企业+农户”形式,改造提升就业扶贫基地20个、扶贫车间7个,让困难群众灵活就业。

大虹桥乡南张村是国家级贫困村,依托妙乐寺塔景区,在原有桃树种植的基础上,打造了一个以生态休闲、观光旅游、采摘体验为主的产业扶贫基地——草莓园。草莓园采取贫困户优先就业的方式吸纳贫困户务工,聘用15名贫困人员,帮助他们实现脱贫。乡慈善协会拿出9万元资金为33户90人每人入股1 000元,合作社给贫困户保底分红。

大封镇前孔村发挥白木耳种植的产业优势,探索出“基地和慈善组织出资、产业成果共享”的合作经营方式。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翟金旺介绍,慈善组织以19名贫困户的名义出资30万元,占基地20%的股权,基地将贫困户的2万袋食用菌,也就是一个大棚的食用菌数量分成20小股,家庭特别困难的占2股,一般家庭占1股,每户无偿得到1 000或2 000个食用菌袋,产品销售后利润归贫困户分配。

此外,该县还设立1个县级金融中心、15个乡级金融服务站、347个村级服务部,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累计为2 224户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户贷率达57.4%。由全县最大的工业企业江河纸业成立合作社,在全县贫困户中筛选1 424户兜底户加入合作社,通过对符合贷款条件的户发放小额贷款,每年为这些贫困户发放分红约2 500元,目前每户已分红1 375元。由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黄河集团与政府、农行、贫困户签订带贫协议,金融机构为黄河集团提供扶贫贷款,黄河集团带动兜底户以外贫困户,每户年可收益约1 100元。

“产业扶贫,关键要找准产业,实现真正帮扶,让困难群众早日脱贫。”武陟县扶贫办副主任王秋生说,2017年,该县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 794.7万元,产业扶贫投入1 021.3万,带动贫困户就业3 660人。

猜你喜欢

武陟县小额贷款食用菌
武陟县“联动云”共享汽车运营模式分析与改进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武陟县
武陟县中小型养猪场的发展研究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加强小额贷款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探讨
思 夫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