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体验哲学的谱系勾连

2018-02-10林克勤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马恩报刊马克思

■ 林克勤

一、从斗争工具到对话媒介:马恩新闻传播实践的多层化、立体型演进脉络

自《共产党宣言》在欧洲问世以来,马克思主义以其深刻的剖析性、革命的创新性、超前的预测性逐渐成为了人类文明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学说之一,在传播学学者的眼里,它更被认定为欧洲思想的三大来源之一,故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解读也演绎出纷繁复杂的多样性与嬗变性。聚集马恩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探索其新闻传播观的形成,是理解其政治思想内涵与哲学思维立场的一个窗口,因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丰富多彩的价值解读与理论意指正是通过他们一生中所亲力为之并通过新闻传播实践为其呐喊,呼吁的人类解放运动而逐渐展现出来的。

激进的马克思主义者把马恩的新闻传播实践视为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们看来,马恩作为现实体制政治反对派的价值立场仅仅在于对资本主义的猛烈抨击和无情揭露,其开展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也是服从于推翻资本主义现行体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宏大目标的。恩格斯在1884年2月到3月写的《马克思和〈新莱茵报〉》一文就集中反映了革命领袖把报刊视为共产主义同盟开展斗争的思想阵地的观点。恩格斯发表这篇文章的目的,除了表述马克思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意义外,还全面论证了《新莱茵报》诞生的社会语境、编辑方针、政治倾向,以及马克思在办刊活动中所起的灵魂作用。这篇文章主要强调了两个观点:首先,党的报刊要不折不扣地贯彻党的纲领和策略;其次,党报在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斗争中要高度重视合法化的文字策略与手段。①这可以认定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实践的一个战斗性总结和权威阐述内容。沿着这条鼓动暴力革命的思想路径,在批判资产阶级媒介肆意编造谎言、颠倒事实对错和对工人阶级言论自由进行压制的背景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工人阶级必须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在《如何着手》这篇战斗檄文中明确指出,“报纸的作用……并不仅仅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吸引政治同盟军。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②这篇檄文本来是为《火星报》写的一篇社论,但却形成了他后来发表的政治专著《怎么办》中的核心观点,也基本定型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之后传至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主要视阈与站位立场。

与经典的工人革命家们把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专门视角不一样的是,不少西方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则把马克思主义评价为与后现代主义理论旨趣具有家族相似的、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性哲学。在他们的价值天平上,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系列著作都醒目地标示出了批判创新的主题,显露出了其反思和解构现代工业文明的强烈的批判精神:从宗教神学批判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从形而上学批判到意识形态批判,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资本主义拜物教的批判等,其质疑和批判的锋芒直指现代资本主义世界,在普遍性意义的立场上探寻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不断发散出其思想精神的开放性、反思性、革命性和实践性。③这个一以贯之的批判性思维形态的形成与发展,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筋骨与理性旨趣。在此视阈的观照下,马克思恩格斯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研究了人类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问题,尤其是新闻传播现象。这就有利于革命家们从政治需要出发去归纳、衍申、释义作为斗争工具的新闻传播媒介与活动的单一逻辑与策略想象。从这种批判、解构的立场出发,马克思对普鲁士的书报检查制度表现出深恶痛绝的态度,他认为这种对人民自由思想的钳制完全是一种贡高我慢的愚民政策,严重阻碍了社会、民族和个人的精神发展。④长期生活在书报检查制度的规制笼罩下,人民的认知逻辑和是非观念早已变得面目全非和混淆颠倒了。因此,马恩早期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尤其是在创办人民的报刊——《新莱茵报》时期,集中体现了一种理性、公开的批判精神和解构现实窘境的手术刀式立场,这往往被社会革命家们激情化为一种自我斗争的方式和推翻现行体制的刚性权术。

实际上,马恩不仅用批判的手术刀深刻地解剖和批判了晚期资本主义现代性黄昏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他们也推崇和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重构与重述,试图用理性的对话、身份的协商、利益的共生来弥补野蛮冒进、急功近利的现代社会的缺陷与短板,期望以此来标示与引导未来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出于对人类大同社会幸福生活的向往,马克思在其撰著的许多著名文献中本质上非常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交流,而报刊从社会发展的广义角度上说,则是这种交往与交流的重要媒介。他指出,公正的交流是个性化的、现实存在的和群体彼此受益的;非公平的交流则因为资本、权力、竞争等错综复杂的关系而畸变和增强,但他始终认为要实现人类的全面解放,公平的、面对面的理性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彼得斯看来,马克思主义实际上设计了一系列关于生活、劳动和语言的梦想,而这些梦想都以“对话”为其理想化和合法化的实现方式。毋庸置疑,马克思学说中充满了阶级、斗争、压迫、剥削等关键内容,但他也同时认为,大众的交往实践,其实质不仅是要协调社会各界间的关系,而且是要为“如何建构一个美好社会”提供可以量化参照的标准。⑤由此来说,在这样的逻辑分析框架下我们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关于对话的交流思想不仅优于西方古典哲学“以回忆为导向”的求真路径与探索方向,也超凡并领先于马丁·布伯、巴赫金、伽达默尔以教育、美学、句法等特定专业视角为焦点的对话理论。在此之后,法兰克福学派在哲学和社会学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思想和观点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其领军人物哈贝马斯为弥补现代性的缺陷作出了填充的努力,提出了系统的交往行为学说,以对马克思的对话交流思想进行再度出发、更新阐释和深入挖掘,从而为现代社会的话语路径、制度规训及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关系建构描绘了一幅理想化的、乐观化的世界图景。当然,下面的论述与阐释将试图证明,马克思有关人类精神交往,尤其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分析与定论,并非是沉醉于自我臆想并拘泥于逻辑推理形态的对空描摹,而是基于其亲历或观察的具体社会实践活动,并在一定的语境、视角、立场下对其理论价值与框架意义进行认知加工、创新思辨后的结果。

二、人的身体体验: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形成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是扎根于现实社会中的伟大理论体系,与传统的德国古典哲学强调范畴、逻辑、抽象、推理等形而上精神活动不一样的是,马恩始终以社会环境中的实践活动为其理论大厦的搭建基石,并亲身投入到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现象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经验总结去完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体系的建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这样描述道,“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都能在人的实践中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释。”⑥正是由于这一思维框架的不断阐释与逐渐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实践的基础性地位和普遍性意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可分为体验性社会实践和经验式社会实践两种形态。体验性实践是经验式实践的基础和前提,经验式实践则是对体验式实践的升华、总结与内在反映,因而,直接参与的体验实践与间接投射的经验实践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的初始来源与表述前提。马恩的论著绝大多数是以报刊文章和宣传小册子的媒介形态来体现的,一般认为马恩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报刊实践活动经历了三个大的变化发展阶段,即《莱茵报》时期,《新莱茵报》时期和《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⑦在这三个时期中,无论是其民主主义革命范畴下的人民报刊、自由报刊思想,还是强调社会斗争与阶级对抗的工人报刊思想,以及作为党的武器、党的旗帜和党的阵地的党报思想,都体现了体验性社会实践与经验式社会实践的合一与共振,而其核心则是从“我”出发,与社会关系的全面交往与激荡反馈。马克思指出,人是以一种全面、完整、本质的方式来把握自身的。人同世界上其他人的关系是通过自身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等器官和行为来进行确定和求证的。⑧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的身体感觉能力在人与外界进行精神交往中的作用,事实上人的社会活动就是由各种感官和感觉的综合运用而构成的。在他的论述中,人的感觉不仅生发于自身的感官和机体,而且还表征为被现实无限充实的知、情、意、想象、灵感以至幻觉等的复杂性思维上,⑨并进一步型构为体验性社会实践和经验式社会实践共同组成的、互相浸染的复杂熵态组织。

20世纪30-40年代产生的第一代认知科学(以语言学、心理学、人工智能为核心)和20世纪80年代发凡的第二代认知科学(以体验哲学为核心)的迅速发展与对人文科学的深远影响,直接归因和总体确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聚焦人的体验实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也使得“体验性”成为了人文学科各研究领域前沿的一个关键主题。1999年语言学家、哲学家 Lakoff & Johnson在其对第一代认知科学进行深入反思和补全扩展的基础上,出版了其影响深远的语言哲学巨著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Philosophy,并借此提出了“肉身哲学”“体验的心智”等革命性概念,总结归纳了体验哲学的三项原则——心智的体验性(Embodied Mind)、认知的无意识性(Unconscious Cognition)和思维的隐喻性(Metaphorical Thinking),而其中,“心智的体验性”则是其理论体系核心的概念和本质的表述。这一假说诉诸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来描述人类的概念形成及理性活动的主要过程,强调了经验对心智和认知的基础性作用,主张人类精神活动的范畴、概念、推理、心智等并不仅仅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而是由人的身体经验特别是人体感知运动系统所型塑的;人的身体、大脑与客观现实环境的互动浸染提供了人类日常逻辑推理的认知基础。这一学说体现了一种典型的体验实在论(Embodied Realism)的立场。⑩当然,当代认知科学对“体验性”的研究与拓展也并非是自我想象场域中的平步生莲,Lakoff & Johnson就坦承他们的体验哲学中的诸多观念和表达受到了胡塞尔、梅洛·庞蒂、杜威等学者哲学思想的影响。我们没有直接的证据与显性的线索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体验性社会实践和经验式社会实践”的强调与运用和体验哲学有理论框架上的承续与逻辑推理上的关联,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体现的由人的身体感觉、能力生发出来的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及对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的总体把握,确乎在时间序列和题域层面上领先于第二代认知科学学者强调身体作为认知和传播的承载物、模因复合体的作用,以及把身体作为人的认知和意识生产者、塑造者的基础前提的判断与阐释,明显反馈了一种理论先导和精神熏陶的回声传续,这已为历史的经验与社会的发展所确证。

三、依托于一般社会规律的认知加工:马恩新闻传播实践的观念抽象与范畴型构

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人类精神交往活动中对经由身体体验而产生理论概念和意义体系的强调,并非必然导致一种以身体为自然之镜映射客观环境、大千世界,从而准确再现结果的镜式思维模式和形而上学知识观。这本是欧陆古典哲学一直以来坚持和奉行的视觉隐喻传统立场,即把人的身体作为一面“静止的镜子”,追求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与影像固化。依托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地将人类的感性实践活动作为存在论之前提,不仅克服了传统本体论的先验抽象性,而且一举弥合了主客分离的传统认识论鸿沟,从而完成了认知世界、阐释世界与改造世界——身体体验与认知加工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形而上学的终结,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颠覆,以及对终极本体论的彻底摧毁,引领了西方哲学史上真正的思想革命,建立并开创了崭新的哲学观和划时代的哲学思维方式(哲学之镜)——批判哲学,启迪了西方哲学的新纪元。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导引与指向下,马恩的新闻传播活动紧紧依靠对社会现实的亲身体验与经验总结,抽象出与资本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交往原则与观念范畴,这是马克思主义基于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具体把握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理论框架对体验性事实和历史事件进行特定视阈下的认知加工与反思批判的产物。正如奥斯古德所说的那样,人们对意义和价值的认知与内化,相当大的程度上并非通过对外界的刺激直接体验而习得,而是通过一个符号与另一个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习得,这一符号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人们把与刺激物的亲身体验抽象化的过程。下面我们从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的三个重要概念来进一步剖析体认原则在其思想体系中的精准性实施和超前化运用。

1.人民的报刊

与当时普鲁士统治阶层用是否忠于王室作为划分好报刊和坏报刊的标准截然不同的是,马恩本身社会活动的立场与性质决定了他们对官方报刊、半官方报刊和人民报刊的归类与题解。更进一步,他们把当时的报刊简化为两种:即受检查的报刊和自由的报刊。在特定批判的视角下,他们认为,“自由报刊的本质是自由所具有的刚毅的、理性的、道德的本质。受检查的报刊的特点是不自由所固有的怯懦的丑恶本质,这种报刊是文明化的怪物,洒上香水的畸形儿。”马恩强调,报刊要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人民的愿望和呼声,因此真正的报刊是人民的报刊。有学者总结了马恩人民报刊思想的主要观点,即人民精神的喉舌,联系人民、国家、世界的纽带,治人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第三种因素”,真实的报刊,诚实的报刊,以人民的信任为生存的前提,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和有机的活动群体等八个方面。这明显与统治阶级对报刊的评价标准相异,盖因其站位的差别、阶级的区隔、分层的视角,形成了不同的情感指向和认知定位。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早期的人民报刊思想虽然抨击了资产阶级报刊的闭塞、逐利和黑暗,但仍然没有彻底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范畴,马克思反复使用的“历史精神”“国家精神”“人民精神”“人民报刊”“自由报刊”等概念都只是停留在逻辑分析层面,缺乏具体内容的阐述支撑和现实实际的本质观照。但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不断推动其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发展,他与恩格斯丰富的新闻实践活动和精深的哲学思辨为马克思主义的报刊思想完形提供了多样化和渐进式路径,从人民报刊到工人报刊再到党的报刊的衍进历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对报刊角色认识的不断深化和趋于成熟。

2.新闻的真实

真实性是新闻的根本原则,无论哪一个阶级、哪一个集团都不会否认新闻的真实性问题,可以说,真实性是判别新闻传播活动有价值的必要前提和核心标尺。作为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真实性是客观现实作用于人们主观认识的产物,与人类认知过程中的种种因素密切相关,虽然人们已认识到对客观现实的获取与把握是一个困难的过程,但对新闻真实性的坚持仍然是新闻事业合法化存在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新闻传播实践中非常重视真实性问题,认为真实性是报刊的灵魂。他们也认同西方报刊的客观报道手法,强调不能在情绪的波动中、矛盾的漩涡中去做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而应该理性、客观、冷静地去认知世界与事实。他们总结指出,对一些事物的认知容易做到客观,而对一些事物的把握则很难做到客观,但至少,有良心的报刊要做到“一般的公正,无论其派系如何,都不敢违背的公正。”在他们坚持的“一般的公正”原则视阈下,好报刊要做到“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显而易见,这种对真实性的立场与态度坚持了主客观的辩证统一,既立足于客观事实的存在形态,又形成了主观性的公正描述;既肯定了事实在新闻报道中的本源作用,又没有抹杀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依赖于人脑认知加工的本质属性。

3.加速的异化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概念之一,也是超越前人仅仅关注异化外部现象的陈规而创新的科学形态判断。异化问题贯穿了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探索,马克思在他的里程碑式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尤其强调了“异化劳动”这一概念,“异化劳动”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异化问题的核心内容。综合多数学者的看法,在批判的政治经济学视阈下,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大体包含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人与劳动对象、劳动产品相异化,即人创造了商品和财富,却产生了商品拜物教和金钱拜物教,被自己的创造物所控制;二是劳动本身的异化,即劳动本为正常生活的需要却下沉为谋生的手段,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享受劳动的快乐而是痛苦于劳动的折磨;三是人与其类本质的异化,即人的类本质强调一种自由自觉的劳动,是按照一般规律去改造世界,却被动物化的生存方式所异化,丧失了作为人的范畴意义;四是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即现代社会里人把其自身和他人都作为谋利的工具和手段,工具理性为功利性的交往关系添砖加瓦,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分裂、对立、疏离、矛盾和冲突。

也有学者认为不能仅仅关注和分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四项判定,而应进一步研究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等早期著作,全面展现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丰富内容。我们认为,马克思的异化学说是在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带有卓越远见的完整的知识范畴,它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精神题域,是马克思基于丰富、翔实的社会体验与深入考察,在总结和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建构起来的一个宏大、广泛的理论体系,它不仅关注劳动的异化,而且延伸到经济关系中的种种异化问题,更扩展至政治斗争、社会关系、人类精神交往的方方面面,体现了马克思从现实出发,站在前人经验支柱上手绘自己理论版图并以之阐释现实、改造现实的知行合一的哲学思维与知识生产模式。自此以后,马克思的异化学说被法兰克福学派反复阐释并进一步延伸探究,在第四代传人耶基、罗萨的理论目光中被重新界定为“缺乏关系的关系”,即对人与人之间共鸣轴建立的妨碍与拆卸,造就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则归因于加速社会所炫耀的“提升逻辑”,而这些论断目前已经被认定为第四代批判理论的重要版本之一。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批判的理论体系,其冲破规制藩篱创立的“实践—生存论”哲学思维方式既立足于社会现实的体验与考察,又升华于人脑认知加工的知识生产题域;既聚焦于对资本主义当下语境的解构和批判,又凝炼为对人类社会精神行为的总结与预测。近两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不断经历后人的再度出发、反复阐释和深入延续,有学者甚至认为,几乎所有的后现代思想家都受到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滋养与精神熏陶,因此德里达才会高度评价在马克思那里所继承的批判精神,“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故此,反对马克思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当与诋毁马克思的人站在一起,才会发现自身的谬误和可笑,并进一步从相反的角度深刻体悟到其思想体系的博大、精微、科学与超前。

马恩的新闻传播实践是马恩社会活动和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人类精神交往的总体把握和提出的诸多重要范畴、概念、表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既立足于客观现实的体验与分析,又在辩证法的思维框架下对社会活动的语境、阶层、情感、视角、辖域等语用要素进行了综合运用与诸多改造。这实际上已经确证了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与认知科学,尤其是体验哲学的理论先导和精神承续的关系,完成了它们之间的谱系勾连,即超前性地以体认原则为核心映射了人作为哲学之镜的内涵,释读了概念、范畴、意义、价值等精神题域如何与客观环境互为联系、彼此互动的路径,又昭明了人的心智对外界事物进行不同程度与范围的认知加工的本义。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的生命力既在于它科学预见了人类交往方式的当代图景和精神题域的诸多变化,又受到蓬勃发展的人文学科诸前沿理论的深入阐释和不断推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精神遗产的广泛传承与反复深化。

注释:

① 王晶:《对马克思和〈新莱茵报〉的考证》,《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8期。

② 《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8页。

③ 宋伟:《批判与解构:从马克思到后现代的思想谱系》,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47页。

④ 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6-337页。

⑤ [美]彼得斯:《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邓建国译,译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83-185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文第2版,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⑦ 雷跃捷:《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战线》,2004年第11期。

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3-124页。

⑨ 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8-49页。

⑩ 林克勤、姜孟:《从涉身认知科学看语言涉身性研究的维度》,《外国语》,2011年第6期。

猜你喜欢

马恩报刊马克思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百强报刊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爱晚亭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民主集中制刍议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中国编译新版《马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