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棚栽辣椒病毒病与茶黄螨为害症状识别与防控

2018-02-10李红英王延平郭小平

西北园艺(综合) 2018年3期
关键词:虫源传毒花叶病毒

李红英 王延平 郭小平

近年来,随着延安地区棚室辣椒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各种病虫害也逐年增多,尤其是辣椒病毒病和茶黄螨的危害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辣椒产量、品质和效益的提高。由于两者症状极为相似,给防控工作带来较大困难。现将辣椒病毒病和茶黄螨为害症状的识别及综合防控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农技人员和菜农参考。

1 病毒病与茶黄螨为害症状

1.1 病毒病为害症状 辣椒感染病毒病后,由于病毒种类不同,其症状表现也不同,辣椒病毒病症状主要有两种类型。

1)花叶坏死型。病叶上呈现明显浓绿或浅绿色皱缩变形的花叶症,有的叶片上出现褐色坏死斑,自叶片主脉沿叶柄、茎秆出现坏死条斑,有的生长点坏死,落叶、落花、落果,以致整株枯死。

2)叶片畸形和丛簇型。叶片畸形丛生,起初叶脉褪绿,出现斑驳,形成花叶,叶片增厚,叶片扭曲变窄呈蕨叶线状,叶边缘向上卷曲;茎节间缩短,有时枝条丛生,后期植株矮化,果实上呈现深绿和浅绿相间的花斑,并有疣状突起,果实感病后呈畸形,易脱落。

1.2 茶黄螨为害症状 成螨和幼螨主要集中在植株幼嫩部位刺吸汁液,从而导致植株嫩叶、嫩茎、花蕾不能正常生长,手持放大镜就可看见嫩叶背面的螨。受害叶片增厚僵硬,正面呈绿色,背面黄褐色或灰褐色,具油质状光泽或呈油浸状,叶缘向下卷曲、皱缩,生长点枯死不发新叶。受害的嫩茎枝变黄褐色,扭曲畸形,植株矮小丛生,以至干枯秃顶。受害的蕾和花,重者不能开花、坐果。果实受害,果柄、萼片及果皮变为黄褐色,失去光泽。果实生长停滞、变硬,失去商品价值。受害严重时落叶、落花、落果,大幅度减产。

2 病毒病与茶黄螨为害区别

2.1 叶片症状区别 辣椒感染病毒后受害叶片只增厚,而茶黄螨为害的叶片增厚且显著僵直。感染病毒病的叶色褪绿出现斑驳或条斑,而茶黄螨为害的叶片正面绿色,背面茶褐色或灰褐色,具油质光泽或油浸状。感染病毒病叶片叶形扭曲变窄,严重时呈蕨叶线状,叶缘向上卷曲,茶黄螨为害后叶缘向下卷曲、皱缩。

2.2 果实症状区别 感染病毒病的果实上有深绿与浅绿相间的花斑,有疣状突起。茶黄螨为害后的果实变硬不长,果皮黄褐色、无光泽。

3 辣椒病毒病发病条件与茶黄螨生活习性

3.1 辣椒病毒病发病条件 辣椒病毒病主要是由花叶病毒侵染引起。花叶病毒有两种类型:花叶坏死病原主要是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所致;畸形和丛簇型病原主要是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所致。黄瓜花叶病毒可由蚜虫传播,有翅蚜是早期传毒的介体。它以刺吸口器在病株上吸取毒液,再飞到其他健株上,将病毒传入健株,摩擦接触也可传毒。烟草花叶病毒主要靠接触传播,植株因风摆动,互相磨擦,或通过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使植株相互接触传播病毒。辣椒病毒病还与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如高温、干旱、强光,都可促进蚜虫传毒,并且容易降低植株的抗病性。此外,重茬连作、土壤贫瘠、管理粗放等都会使病毒病加重。

3.2 茶黄螨生活习性 茶黄螨一般在作物或杂草根部越冬。其繁殖速度很快,卵散产于嫩叶背面、幼果凹处或幼芽上,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6~23℃,相对湿度为80%~90%,卵孵化 2~3天,幼螨期2~3天,若螨期2~3天。世代发育历期,在 28~32 ℃时 4~5天,在 18~20 ℃时 7~10天。在夏季高温季节5~6天就可繁殖1代,并可孤雌繁殖。温暖、多湿环境往往有利于茶黄螨大发生。成螨具有强烈的趋嫩性,当取食部分变老时,会立即向新的幼嫩部位转移,所以顶部受害最为严重。

4 综合防控措施

4.1 病毒病防控

1)优选抗(耐)病品种。可选择辣味较浓的抗(耐)病品种,如良椒 2313、旺椒 2818、罗斯宝、绿椒2号等。

2)种子消毒。先将种子用30℃温水浸泡3~4小时,沥干后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或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种30分钟,洗净后再置于50~55℃温水中恒温烫种10~15分钟后沥干播种。

3)培育壮苗。健壮的植株感染病毒病的概率较小,因此培育壮苗是预防病毒病的关键。在苗期可用0.1%硫酸锌溶液喷防,在棚内操作时不要吸烟,在分苗定植时用肥皂水或10%磷酸三钠溶液洗手消毒。

4)消灭传毒介体。可采用防虫网阻隔外来虫源,其次采用黄板诱杀降低虫源基数。发现蚜虫和白粉虱可用1.8%阿维菌素1 800倍液或10%吡虫啉2 000倍液喷雾防治。

5)增施锌肥。苗期可用0.1%硫酸锌溶液喷防,一般每亩随基肥增施5 kg锌肥,对病毒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6)药剂防治。发病前,可用10%83增抗剂100倍液加氨基酸叶面肥喷雾预防。发病初期用20%菌克毒克200倍液或20%病毒A 500倍液混配绿芬威叶面肥1 000倍液交替喷雾,7~15天喷1次,连喷2~3次。高温干旱时期适当增加用药次数。

4.2 茶黄螨防控

1)消灭虫源。收获后要及时消除田间及周围的杂草和残枝落叶,减少虫源。

2)药剂防治。要加强早期防治,可用73%克螨特乳油2 000倍液,或25%灭螨锰乳油1 500倍液,或5%尼索朗乳油2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500~3 000倍液等交替喷雾防治,7~10天喷1次,连喷数次。药剂必须喷到植株中、上部叶片背面,要求重点喷幼嫩的叶背和嫩茎及花蕾幼果,对于田间发病中心要适当加大喷药量,增加喷药次数。

猜你喜欢

虫源传毒花叶病毒
血吸虫来源的miRNA通过靶向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Ⅲ促进宿主肝纤维化
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
大豆病毒病介体昆虫研究概况*
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要点
贵阳市烟仓烟草粉螟消长动态及虫源分析
柑桔黄龙病有效的传毒方式:叶圆片嫁接法
藜草花叶病毒的研究概述
我国甜菜花叶病毒基因与马铃薯Y病毒属其它家族序列的比较与分析
冷冻法处理带毒灰飞虱研究初报
芯片技术检测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