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中“丰富”的秋意

2018-02-09牛锐

关键词:秋景丰富萧瑟

牛锐

现在人提起“秋”字,大都爱用“金”字来修饰,它给予人的往往是丰收的企盼。人们对这个田野金黄、硕果满枝的季节总是情有独钟。

在古文人眼里,秋天不仅仅是“金色”的,它还包含着很多意蕴,更值得我们品味。古诗中的秋景多有一种萧瑟的意境。譬如许浑的《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在这里,红叶、长亭、残云、疏雨、苍树、黄河,这处处景致被作者巧妙地揉合在一起,一幅秋日行旅图顿时出现在读者眼前,把读者引人一个秋浓似酒、行境萧瑟的境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堪称佳作。秋夜江边,残月西沉,乌鸦啼叫,清霜满天。满怀乡愁,孤卧客船,只有火红的江枫,明灭的渔火相伴。夜深难眠,钟声悠扬,幽静中更添几分孤寂。这本是失意人的心声,落第秀才的惆怅。却因真情表露,引得无数人感怀不已。

悲凉、萧瑟也并非古诗中秋景的全部,古诗中的很多诗也描绘了明丽的秋景,看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代王维在《山居秋暝》中,以十分清新的格调,将秋天演绎成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把我们带进一幅雨后山村如洗的自然画卷中,令人陶醉神往。皎皎明月,清澄空明;碧碧青松,亭亭净植;幽幽清泉,潺潺流淌……全诗动静结合,含蕴丰富,营造出一个清澄透明、雅致空灵的迷人世界,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作者的高洁情怀。“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代杜牧笔下的《山行》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傍晚的枫林,经霜的枫叶如火如霞,竟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启迪和鼓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代刘禹锡的《秋词》,另辟蹊径,一扫传统的悲秋之气,唱出了一曲高昂激越的秋的赞歌。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一叶落而天下秋”,“睹物”易惹人相思,而古人“目秋”也常常撩拨起对亲故或所敬仰之人的怀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情真意切。在异乡巴蜀,他将思念凝于笔端,告诉妻子,我在心里盼望,有一天回到你身边,告诉你此时此刻我对你何等思念,犹如此时的连绵秋雨。“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韦应物的《秋夜寄邱员外》,清幽空灵,韵味隽永。秋夜寂寂,诗人宁静地怀想着友人,乘兴漫步,时而听到松子落地的声响,秋天的气息扑鼻而来。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该词又是写“秋思”,将爱人间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相思之情写得淋漓尽致。这份秋思,只有用心、尽心爱过的人,才会懂得那份深情,才体会到那离别的无奈。

秋天之际,漂泊异乡的游子,“离愁渐远渐无穷。”家是他们永远的牵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即是最直白的诉说。还有马致远的名曲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它借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的酸楚啊!“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宋代范仲淹的《苏幕遮》声情并茂,意境阔大。这里,碧云蓝天,黄叶满地,无边的秋色連着水波,寒烟凄迷。山峰衬着斜阳,一齐倒映于河水之中,无情的芳草铺向连落日余晖都照射不到的天边。面对眼前的悲凉秋景,思乡的情怀令作者黯然感伤。乡思绵绵,乡情依依,都借助对秋色的描写,跃然纸上,构成深邃沉挚、完美融彻的艺术境界,成为千古绝唱。

古诗中的秋景秋风,也不乏男子的豪迈雄浑。“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的这首《临洞庭》,景象壮阔,气势雄伟。朗声诵来,只觉气势镑礴,让人荡气回肠。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所写的《不第后赋菊》待到重阳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是黄金甲。”诗人以菊喻志,借物抒情。既有花的气势,又有人的情怀,直抒胸臆,酣畅淋漓。

秋风里,黄叶地。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唐诗宋词里的秋天,让我的心灵得到诗意的栖居,生命从此多了一份恬淡与静美。endprint

猜你喜欢

秋景丰富萧瑟
麻雀在树梢演奏萧瑟组诗
创享空间
江渡
简论《九辩》中秋景的描写
自古逢秋悲寂寥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思考
搞笑,才是感恩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高中生物课堂有效引入的探究
游戏让英语教学课堂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