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材料作文素材运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09

中学语文 2018年30期
关键词:例子高考作文事例

万 志

自2006年新材料作文出现后,广东高考也于2012年走上了新材料作文的轨道,2016年起又与全国新课标卷全面接轨。分析发现,无论是以前的广东卷还是近几年的全国卷,高考命题的材料多倾向于现实的事件或现象。面对这些作文题,一些师生常常疑惑现在的议论文写作到底要不要使用其他素材,即使用到一些素材又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针对素材运用中的突出问题,本文相结合一些实际的例子做一点探讨。

一、素材失真的问题

素材不真实的问题在考场作文中相当普遍,有些是有意胡编乱造,有些是由于素材记得不熟。例如2012年福建省高考作文《生如逆旅,一苇以行》中的一段文字:“成百上千的科学工作者为饱满热情所驱使,不停地赶时间,抢速度,却始终比不上爱因斯坦的一个响指。”爱因斯坦的例子明显的与事实不符。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慈善需行之有道》,800多字的文章,六处使用了事例和名人名言,其中有四处是子虚乌有或凭印象随意陈列,六个素材竟然全部失实,明显有胡编乱造之嫌。2016年广东高考作文《莫只用分数衡量孩子》,用到了三个事例:一是药家鑫,误说其是“一个重点大学的学子”,二是李天一,误说其是“高素质人才”,第三个用到马云的例子,误说其毕业于“杭州大学”。因为考生掌握的信息不熟不全,使用的三个事例全都出现了硬伤。

论据的虚假会直接削弱论证的力量,杜撰名人名言,编造名人事迹,更有违健康的文风和诚信的操守。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素材时,一定要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不太熟悉的素材宁可不用也不要滥用,平时在积累素材时一定要加强记忆和比较。

二、素材与观点脱节

紧扣观点进行分析行文,这是议论文的基本要求之一,一些同学在运用素材证明自己观点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没有考虑清楚,或者只想到一个事例,也不管这个素材能不能论证自己的观点,就拿来用,这样极容易导致素材牵强附会。

例如2016年广东高考作文《进步与退步》中的一段:“因此,给孩子的退步留一点空间,就如陈忠实在寻找中不断剥离过去的束缚重建自我一样,就如王阳明在被贬作驿使仍静心思悟一样,就如杨绛在下放到干校改造仍潜心学习西班牙语一样。从一个小退步入手,引导孩子给自己一个反省的空间,在退中求进,才能如那些古今中外的大师一样在面对人生的退步时以正确的态度重建自我,上下求索。”作者为了证明要“给孩子的退步留一点空间”,文中列举了陈忠实、王阳明、杨绛的例子,但人生遇到挫折,遭遇厄运,不等于退步,列举的材料与观点明显脱节了。

不注意观点使用的条件和背景也是一重要原因。例如2015年广东高考作文《勿让科技成为人与自然的隔绝屏障》,为证明“亲近自然,并不是破坏自然,而是在欣赏中陶醉中,提高自己的情操”的观点,作者用到了勾践的例子:“勾践卧薪尝胆,与马牛相睡,最终有了一身骨气与斗志”,勾践卧薪尝胆,与牛马相伴,并非“在欣赏中陶醉中”,因未注意观点中的这一条件,导致素材与观点间的脱节。

因而,针对素材不能紧扣论点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策略:选择素材时,一定要仔细审视观点的内涵,注意观点中的限制条件,表述素材时,尽可能围绕论点来展开。

三、素材与原材料貌合神离,对接不上

新材料作文都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的写作要求,原材料不仅是审题立意的原点,也是行文和选择素材的原点,脱离原材料的范围随意选材,容易离题偏题。

例如2016年佛山一模试题“广佛中学图书馆”的材料作文,原材料中的“诚信”意指无人监管情况下的有借有还,做事诚实不欺,讲求信用,若谈诚信交友、待人以诚、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等就超出了材料的范围。而一篇题为《诚信是成功之本》的学生作文,作者却用到明代学者宋濂因家穷借书抄书,按期还书的例子;还讲了两个企业,一家积极生产按期完成产品获得合作,一家工作散漫不守诚信导致倒闭的故事。这两个事例都未注意原材料中的隐含信息,貌合而神离,走向了话题作文的“不归路”。

因而,我们选择素材时,要全面地理解原材料,不要忽视原材料的隐含条件、背景知识,也不能过度引申,要注意回过头来与原材料进行聚焦,这样才能避免与原材料脱节的毛病。

四、素材不新颖

所谓素材的新颖性,即所选的素材一方面要紧扣时代的脉搏,另一方面要避同求异,独特新颖。但一些同学疏于在素材的选取上下工夫,常常是不假思索地顺手拈来平日里多次用过的一些“万能”素材,省事倒是省事,但文章因此步入了材料陈旧、内容平庸的误区。

例如,面对一只深处大漠的鸟儿被迫迁徙最终发现绿洲的材料作文,一同学拟了《在困境中寻找出路》的题目,审题立意均不错,但文中提到的只是司马迁、苏武、苏轼这几个最为人所熟知的素材,不仅不接地气,而且与他人“撞车率”大,很难见出新意。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有“材料新鲜”的明确规定。翻阅近几年高考全国各地的优秀作文,贴近现实、新颖独特的素材也是越来越多。例如,2016年湖南高考作文《让教育如春风拂面》,文中除了“狼爸”“虎妈”,还用到了美国著名的“N+1”教育,木心先生和叶嘉莹女士等素材,这些素材让人眼前一亮,有力论证了中心观点。

五、素材缺少分析

一些同学习惯于看到作文题目后马上从脑海中搜集可用的素材,具体行文时就简单地将这些素材叠加在一起,看不出他的思考过程。如2016年广东高考作文《不以成绩论英雄》就是典型的例子,文章的主体部分就是列举了乔布斯和爱迪生的事例,最后简单地归纳出观点,结构虽完整,但缺少思想的深度和明晰的思维。这种“观点+材料”的写作模式省略了思考论述、分析论证的过程,不可能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以罗列事例代替分析论证,不仅是写作技巧的事,而且是思维方法和思辨能力的问题。

素材缺少分析的毛病不仅涉及全文,也涉及一些具体的段落内,即叙述过多,以叙代议,叙而不议。究其原因,是学生对议论文的文体认识不到位。议论文要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即使在叙述素材的时候,也应以非常简练的语言去概述。

议论文要有分析,叙述完一个素材后,也要养成围绕观点适当分析的习惯。一方面,平时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分析说理的方法。另一方面,具体分析一个素材时,要注意分析论述的针对性,要把素材中具体体现观点的内容明确地揭示出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分析论述是否有说服力的重要一环。

新材料作文素材具体使用时还可能犯其他的一些错误,如选用的素材不健康、不典型、不丰富,素材的叙述不简洁等毛病。但相对来说,以上所谈的五点学生更容易遇到,更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只要我们在认识上重视素材的作用,平时注意不断积累,活学巧用,就能克服素材运用上的问题。

猜你喜欢

例子高考作文事例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团圆之后》:“戏改”的“一个鲜明的例子”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防治9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商界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