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的质量控制

2018-02-09蔡广生新疆金辉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830000

新疆有色金属 2018年5期
关键词:楼面轴线标高

蔡广生(新疆金辉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乌鲁木齐 830000)

1 建筑类型划分及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根据楼房的层数、高度不同分:1~3层称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以上为高层、建筑高度大于100m为超高层。高层建筑要求施工具有高度连续性,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相对复杂,除具有一般多层建筑施工的一些特点外,还具有以下施工特点:工程量大、施工工种多,工序穿插作业复杂;施工准备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工期紧;基础深、基坑支护及排降水工艺复杂;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施工效率降低;层数多、高度大、安全防护要求严格;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场地布置及道路铺设较复杂。从工程特性来看,高层建筑有如下特点:

⑴施工场地及作业面狭小;

⑵专业工种多,工序交叉频繁;

⑶预埋、预留作业量大;

⑷吊顶、管井内施工多;

⑸材料、设备吊运量大。

2 高层建筑施工的混凝土强度控制

2.1 混凝土的配合比

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指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根据有关实验资料显示,若因混凝土中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的下降会导致混凝土强度的下降,而水泥数量多少对混凝土强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混凝土骨料的颗粒级配也将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巨大影响。高层建筑的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故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工程质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2.2 严格养护制度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这种混凝土施工方式不仅具有很大的施工效率,而且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泵送混凝土也有其不利一面,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原材料配和比符合要求、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有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的现象发生。分析其原因,多为不按规范要求施工、养护时间严重不足等原因造成。由此可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对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2.3 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

高层建筑应该加强对混凝土试块强度的检测。同一个检验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但是这其中要涉及到一个标准差问题。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工艺工序、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混凝土试验结果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准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进行。采用条件基本相同的试块为一批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

3 高层建筑裂缝的控制

根据有关文件,裂缝划分为运动、不稳定、稳定、闭合、愈合等几大类型。虽说骨料内部凝固时产生的微观裂缝不可避免,但因为高层建筑的特殊性,故从质量角度考虑应尽可能减少。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故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开裂对地下防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控制混凝土开裂主要从两方面着手,既“放”和“抗”。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在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措施。

3.1 防开裂的“放”的措施

对于填充墙体,在砌筑施工时不能一次砌至梁底,应留有足够时间的自由沉降,待墙体强度达到要求且沉降结束后再砌至梁底,预留时间宜为15天。对于混凝土浇筑工程,在施工时,当遇变截面处,宜在变截面处分层浇捣混凝土。

3.2 防开裂“抗”的措施

(1)选择合理的最大粒径砂石,这样可减少水和水泥用量,减少泌水、收缩和水化热。

(2)在施工工艺上,应避免过振和漏振,提倡二次振捣、二次抹面,尽量排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

(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及时进行养护,保证水泥水化热的充分反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3.3 “放”、“抗”相结合的措施

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中,对新浇筑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混凝土浇筑初期尽可能减少收缩,需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诸如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要对大体积混凝土预留要求数量的测温孔,在养护过程中对混凝土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尤其在前3d)。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之差宜控制在25℃以内,否则因温差过大产生混凝土裂缝。

4 高层建筑施工精度的控制

轴线、标高、垂直度类似于建筑物的经络,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移位或不准现象。故“施工精度”的控制对于高层建筑施工来说尤为重要。

4.1 垂直度的控制

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校验,这样才能确保垂直度的准确性,同时加上内、外双控使高层建筑的竖向投测误差能减小到最低限度。

4.2 轴线的控制

轴线传递。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外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在±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mm×200mm×8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及其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mm×200mm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4.3 标高线的控制

(1)在每层预控轴线的至少4个洞口(一般高层至少要由3处向上引测)进行标高的定位,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核,然后辅以水准仪抄平,复核此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

(2)这其中对4个洞口标高自身的准确性要求提高,因施工过程中模板、浇筑、加载等原因,洞口标高可能失去基准作用。为此必须确保引测点的可靠性,加强洞口处模板支撑,同时辅以12mm的钢筋控制该部位楼面厚度,确保标高的准确。

(3)在大楼四角、四周具备条件处设立层高、累计层高复核点,每层向上都附以该位置进行复核,防止累计误差过大。层面标高复核过程中必须实现每层面的4个洞口控制点与外层高复核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方能确认标高的准确性,达到标高控制的目的。

5 结论

高层建筑的施工是涉及到多个工种的精细工作,其质量高低紧密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高层建筑因其显著特性是“高”,从而引发出诸多不同于其它建筑的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就要求我们搞好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使施工水平得到质的飞跃,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提高人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做出巨大贡献。

猜你喜欢

楼面轴线标高
分析楼面裂缝的产生与防治
多级节能工厂化养殖池塘建设的标高设计初探
车间工艺钢构中标高调节方式的选择
曲轴线工件划伤问题改进研究
空铁联运+城市轴线,广州北“珠江新城”崛起!
大咖妙语论道!于轴线之上开启广州城央最宜居的大未来!
Revit中自动生成标高线的开发技术
240亿!30家房企争抢!广州土拍火了! 越秀75亿斩获番禺宅地,楼面价超3万/m2
工业建筑提高楼面活载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轴线控制手法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