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阿图什市喀达塔木铜锌矿床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2018-02-09李晨郭凡

新疆有色金属 2018年5期
关键词:喀拉断裂带矿化

李晨 郭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七0一队 昌吉 831100)

1 大地构造背景

矿床地处西南天山,位于西南天山造山带与塔里木地块结合部位,经历了元古代板块拼合、早古生代沟弧系、晚古生代被动陆缘、中生代-新生代陆内发展及改造等演化阶段,地质构造较为复杂。随着大地构造学说的与时俱进,对该区域的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单元划分,也在不断地发展、更替。

区域研究成果资料表明,“塔里木北缘活动带”,实际上就是在南天山早古生代-中泥盆世陆缘盆地基础上,泥盆-石炭纪伴随中天山洋壳的北向俯冲,南天山地区演化为裂谷盆地。晚石炭世中-晚期裂谷消亡,大量碎屑物对盆地的补给,由次深海复理石盆地逐步演化为浅海残余盆地,受华力西晚期构造运动影响,陆内剪切-陆内碰撞造山形成了南天山构造带。后期的多次构造运动又对其改造,造就了现今的面貌。

2 区域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床所在区域地层出露较为齐全,主要有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其沉积类型多样、岩性岩相较复杂、厚度变化较大。根据区内地质体基本特征及所处的构造位置,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地质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石地层》,区域划属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南天山地层分区,塔北地层分区;并以区内喀拉铁克断裂带为界,进一步分为两个地层小区:北部为西南天山地层小区,出露地层主要有泥盆系坦盖塔尔组、石炭系喀拉治尔加组及少量新生界。南部为柯坪地层小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奥陶系丘里塔格组、奥陶系萨尔干组、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塔塔埃尔塔格组、石炭系巴什索贡组、康克林组、二叠系巴立克立克组、卡仑达

尔组、白垩系巴西改组、古近系苏维依组、新近系阿图什组及大面积第四系沉积物。

2.2 构造

区域内构造形迹按时代由早到晚主要表现为北东向、东西向断裂、开阔褶皱和少量北西向、南北向断层,其中以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最为发育。规模较大的断层主要分布于喀拉铁克断裂带和南侧为塔里木古陆块之柯坪古生代前陆盆地(三级)构造单元中,以北东向展布的喀拉铁克断裂带最为显著,在其两侧发育的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层和褶皱多为该断裂带的派生构造。北西向断裂和南北向断层形成较晚,主要分布于南侧为塔里木古陆块之柯坪古生代前陆盆地中,形成于中生代末期,切割了近东西向断裂。新生代在高原隆升、走滑背景之下,北东向断裂是北继承性活动,断裂规模大,延伸稳定,控制了新近系的分布,形成于该期的构造奠定了区内的基本构造格局。

2.3 岩浆岩

侵入岩较为发育,总体呈岩床、小岩株状产出,主体皆为一套中酸性侵入岩,其侵入时代全部为华力西晚期。区内霍什布拉克岩体、古尔拉勒岩体和克兹勒兹塔克岩体为三处面积较大的岩体,其他等地也零星分布有规模较小的侵入岩体。大体呈北东-南西向分布,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明显受喀拉铁克断裂带控制。岩石类型主要有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等。

脉岩类型主要有超基性岩脉、辉绿岩脉、花岗斑岩脉和石英斑脉等,另有少量玄武岩脉、碳酸盐岩脉、石英脉等,其中以辉绿岩脉、花岗斑岩脉最为发育。脉体规模一般较小,侵入于不同地质体中,在区域北部,脉体走向以近南北向为主,少量为北东、北西向。在喀拉铁克断裂带附近和区域南部,脉体走向基本与区域构造方向一致,为北东向。

3 区域地球物理

区域内共分布有22处1∶5万航磁异常点,航磁异常总体特征南部主要表现为大片平稳升高的正磁场,北部为大片降低的负磁场,大部地区磁场值-200~0nT,且变化平缓,喀达塔木铜锌矿床正处于二者过渡区域场内。

区域上为重力低值区段,布格重力值-210×10-5/s2~-290×10-5/s2之间变化,等值线稀疏宽缓,以扭曲变化为主,较少圈闭,其南端分布有简单的圈闭。重力总体区段分割特征明显,与不同的构造区间相互关联。剩余重力异常在东部区段有相当规模的局部重力高异常带分布,总体异常较密集,主要是中性和中酸性岩体的反映。

4 区域地球化学

根据1∶20万水洗沉积物测量工作,区域内圈定了14处综合异常。

热液型矿化蚀变与基性、基性侵入岩体有关,化探异常以Fe、V、Ti、Mn、Cr、Co、Mo、Ni、Nb、Cu等铁族元素组合为特征。热液型矿化与不同温度热液的亲硫元素有关,细分为高温热液型矿化与Sn、Nb、W(Mo)元素组合有关,中温热液型矿化与Cu、Pb、Zn、Mo元素组合有关,低温热液型矿化与AS、Sb、Hg、Au、Ag(Cu、Pb)元素组合有关。

沉积型矿化与沉积环境和成因关系密切,在区内以化学沉积为主的浅海相环境中,Ca、Sr(Cd)等元素组合、还原条件下沉积的碎屑岩中,Ba、P、V、U、Sr、Cu、Zn、Ni、Co、As等元素组合含量高,局部地段可能富集成矿。

5 综合分析

⑴矿床区域上位于阔克沙勒岭(陆缘盆地)Fe-Cu-Pb-Zn-Sn-铝土矿带与柯坪塔格(前陆盆地)Pb-Zn-Cu-Fe-V-Ti-Sn-Sr-Hg-U磷煤石墨盐类重晶石宝石矿带内,这两条带内发现有多处铅锌矿(点)床,说明了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前景。

⑵已知矿(床)点成矿地层多为二叠系卡仑达尔组、二叠系下统巴立克立克组,这些地层见黄铜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孔雀石化等矿化。因此二叠系卡仑达尔组、二叠系下统巴立克立克组是寻找铅锌、铜等矿产的有利部位。

⑶区内已知矿(点)床均产于西南天山-霍拉山陆缘裂谷与柯坪陆缘盆地复合部位的喀拉铁克大断裂上,例如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位于喀拉铁克大断裂一侧的次级断层中。在区域内各断裂两侧及褶皱转折端具有寻找铜、铅、锌矿具有较好的远景。

⑷区内岩浆岩发育,各岩体内外接触带位置蚀变较强,在接触带位置已发现有多处矿(点)床,例如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南侧为霍什布拉克岩体。因此各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是寻找铅锌、铁等矿产的有利部位。

猜你喜欢

喀拉断裂带矿化
矿化剂对硅酸盐水泥煅烧的促进作用
冷冻断裂带储层预测研究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末次盛冰期以来巴伦支海-喀拉海古海洋环境及海冰研究进展
基于复合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实验研究
喀拉峻的春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综合物化探在招平断裂带中段金矿深部找矿的应用
铁矾渣中有价金属的微生物矿化-浮选回收可能性和前景
昨天的风还在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