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初探

2018-02-09吴郡郁

中学语文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语文课文

吴郡郁

知识来源与生活,高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充斥着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在实际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通过引用生活实例来开展语文教学,这样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并掌握语文知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分析

1.概念分析

在进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讨之前,我们应先了解这一教学概念。所谓的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说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

2.特征分析

在语文教学中,一般的语文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生活化有着不同特点,语文教学生活化的主体性更加明确,实践性更加突出。从语文教学生活化,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中具有自主权。在教学中贴近生活,生活化案例的应用,都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实践,从实践中提高语文水平。

二、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在阅读中品味生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文章来学习语文知识,教材中的文章其文化内涵较为深入,并且有很多文章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在让学生阅读文章过程中品味生活。

举例来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朱自清的《背影》是非常优秀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作者父亲背影的描写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背影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想到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作文章。所以说,这篇《背影》的立足点比较生活化。学生在阅读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中的情感进行深入的剖析,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沉浸在课文中,将自己代入作者的角色,并通过与作者情感的碰撞来激发自己的回忆,联想到与自己父亲的点点滴滴。教师在阅读中让学生领会生活,贴近生活,融入生活,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2.借助语文教学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非常复杂,教师不仅要将基础的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在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是非常有必要的。将生活与语文知识联系起来,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懂得分辨真善美,能够对生活有深层次的理解。

举例来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当教师为学生讲解《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文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生活。《皇帝的新装》主要的主旨是说诚实与谎言,教师在让学生阅读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学生在小组内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阅读课文。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己代入到文中的人物形象中,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对于人物形象的把握会更加的深刻,而且通过这一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也能够对生活中的谎言和诚实有着更加深刻的感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能够树立诚实守信的生活原则。

3.借助生活实践丰富教学活动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僵化,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只能被动的听教师讲解知识,无法在学习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拓展自己的思维,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思维成长有着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借助生活实践来让课堂教学更加的丰富多彩。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实践,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感悟,这样的语文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举例来说,当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若是通过课文直接地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就会比较浅。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环境破坏现象进行探索。学生在仔细观察生活的时候可以发现,随处乱扔的垃圾、树木的大量砍伐等,都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学生在自己亲眼所见的情况下,对于这些内容的感悟会更加的深刻,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对学生形成环保意识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心理需求等,还应从生活实际入手,通过将语文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感悟生活中领会语文知识。

猜你喜欢

生活化初中语文课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背课文的小偷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