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模式在昏迷病人中的应用现状

2018-02-09

循证护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脑性呼唤关怀

, , ,

近年来,人文关怀逐渐被引入到护理相关领域并受到重视,病人以现实需求为出发点,要求获得一切能让其感受到被关心、尊重,产生安全、可靠感并最终促进健康的态度、行为以及医疗环境[1]。因各种原因,脑性昏迷病人病情危重、生活能力丧失,大多昏迷病人都在医院重症监护室(ICU)进行治疗。病人昏迷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几个星期甚至几年,临床护理复杂多样,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2]。ICU护士往往因其工作环境特殊而与病人处在一种非语言交流的工作状态,脑性昏迷病人的生命语言交流需求常常被忽视,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护患之间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的缺失[3]。但病人住院期间生理、心理等多方位的康复需求,客观上对护理人文关怀提出了要求,亟待护士在人文情感等方面提供照护。

1 相关概念

1.1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属于半哲学的范畴,又称人文关爱和人性关怀,与古时孔子“爱人、仁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在现代护理领域内的人文关怀其本质是照护病人、关怀弱势群体以及对护士自身的关怀[4]。吴为等[5]认为护理的人文关怀需要以满足病人自身需求为出发点,让病人感受到生理和心理的支持,以达到机体康复、促进身心健康的护理能力、态度和行为。研究表明,与护理人文关怀相关的研究从2001年开始逐步增加,但多停留于临床护理领域和护理管理方面,说明我国护理管理者对于护理人文关怀的重视,同时表明临床护理人文关怀对象以及开展方式的多样性,亦说明相关领域研究的欠缺以及临床护理人文关怀需求迫切性的体现[6-8]。

1.2 呼唤式护理

呼唤式护理是近年来引入护理的一个新概念,2008年,吴健琴等[9]首次对呼唤式护理进行定义,他认为呼唤式护理模式是除了应用手术、药物等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液循环及应用高压氧治疗改善脑细胞代谢以外,采用声音、光线、温度、针刺、按摩等综合信息刺激技术,作用于脑损伤昏迷病人,帮助病人早日恢复意识的现代护理模式。与此同时,呼唤式护理需要和每日唤醒相区分,每日唤醒是针对需要镇静、镇痛的病人,每日定时中断或减少镇静药物的给药剂量,使病人清醒一段时间,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活动眼球、手指等[10]。而后相关研究陆续增多,但都未明确定义呼唤式护理,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其模式也尚未规范,多在昏迷病人以及麻醉手术病人中运用外部刺激进行呼唤。

2 人文关怀在脑性昏迷病人中应用的必要性

昏迷病人的护理工作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关怀是护理的核心,人文关怀是优质护理的重要指征。昏迷病人人文关怀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亲友探视与陪护能增加病人情感支持,但ICU环境特殊,对家属的探视有严格的时间和数量限制,病人家属在昏迷病人促醒方面力所不及,只能由医护人员补充[11]。以人为中心的护理强调整体护理,把病人放在护理首位,放在医疗保健的中心[12]。人文关怀作为优质护理的重要体现,其本质是人文情感的倾注,是护患通过在护患关系中双方诊疗护理活动中的软文化要求。脑性昏迷病人因其自身特殊性,在治疗康复时期缺乏语言沟通,医护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也容易忽视病人交流情感的需求,导致病人情感交流需求的忽视。

3 呼唤式护理在人文关怀中的应用价值

有研究显示,主动采取人文关怀理念,对病人以及家属给予心理支持、精神慰藉,能够有效地建立医护双方信任,提高护患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呼唤纠纷、矛盾[13]。护理人文关怀指的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对病人的身体健康、生存质量、个人隐私等以人道和博爱的态度给予真诚关怀及热心照顾[14]。临床研究表明,工作年限、职称、年龄、学历、独生子女及同事关怀对护士人文关怀的执行有影响[15],昏迷病人自身语言表达障碍,护患双方语言沟通缺失,呼唤作为一种通过对病人的神经刺激以促醒的疗法,就像是人工为病人提供一种信息输入,通过激活昏迷病人自我的反射机制,能刺激非病变区脑细胞产生代偿反应,改善病人的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病人大脑边缘系统的功能,最终使脑部血流量增加,大脑灌注改善,有利于病人的意识恢复。加之脑性昏迷病人病情危重,多在重症监护病房集中治疗,病人家属探视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密闭式的重症监护室对医护人员乃至病人家属对病人人文关怀的倾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呼唤式护理多模式的应用对于践行人文关怀理念、提升病人以及家属心理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4 昏迷病人呼唤式护理的常见模式

4.1 语言呼唤

语言呼唤多由医护人员充当呼唤者角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把昏迷病人当成清醒病人对待,采用人性化的方法照护病人。姚珺等[16]研究表明,昏迷病人胃管置入中采用呼唤式护理可提高置入成功率,同时能有效提高病人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在为病人做翻身护理操作时,护士需要按照清醒病人常规操作流程评估病人,“您好,因为您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为了您的身体皮肤完整性的保护以及身体舒适,我们需要定时帮您翻身”“现在要给您进行翻身了,您配合一下”等常规的健康教育用语对病人进行呼唤式护理,可有效促进病人康复。

4.2 亲情呼唤

亲情呼唤多由病人家属或病人最亲密的朋友作为唤醒者,每日定时对病人进行唤醒干预。唤醒者从病人最熟悉或者情感倾注最深刻的事情入手做倾诉性呼唤,例如:人生第一次获得奖励以及第一次面对自己孩子的情况等,并且在进行呼唤干预时,对病人名字进行多次呼唤,同时对发生的相关事件进行一些个人情感的倾注,如加入鼓励性、支持性语言。该干预模式的应用在不同的研究中有不同的改变,金红珍等[17]认为,进行亲情呼唤时,应该对呼唤内容以笔记的形式进行记录,然后对着纸稿进行朗读式呼唤,每句停顿2 s,并控制在20 min以内。

4.3 音乐呼唤

音乐呼唤要求在干预模式实行前和病人家属沟通,了解病人个人音乐爱好及平时个人兴趣爱好,选择病人喜爱的音乐模式,在病人床旁进行播放。张慧婷等[18]认为音乐呼唤需要应用耳塞式,环境要求舒适、柔和,病人需要取舒适卧位,一般每天3次或4次,每次30 min~60 min。临床多采用收音机等播放器在床旁进行循环播放,考虑到对邻近病友的干扰,对临床设施要求较高。研究表明,音乐刺激不但能增加脑部血流,还可影响神经递质的水平,使上行网状激动受刺激,从而促进意识水平的提高[19]。

4.4 其他呼唤方式

其他呼唤方式主要有:皮肤刺激、冷热感知疗法、光线刺激疗法、生活护理刺激。皮肤刺激主要采用抚触等方式,对病人进行局部按摩,可以在进行语言呼唤、亲情呼唤或音乐呼唤的同时进行,用毛巾包裹冰块进行冷刺激,或者每日擦浴用热毛巾进行局部擦拭,在病人敏感部位进行按压,局部轻微压痛刺激病人的疼痛感受[20]。光照刺激多为护理人员用手电筒等形式,包裹不同颜色纸张在病人所住病房进行一定时间的照射,或者开关窗帘控制光线照射房间的频次和时长,以达到病人对光照感知功能的呼唤,利于病人促醒[21]。相关研究引入生活护理刺激的概念,通过给病人梳头、洗脸、使用护肤霜、用毛巾擦汗等皮肤刺激,提供触觉、运动觉的输入[22]。呼唤式护理形式多样,但内容大多大同小异,都是通过外部刺激对病人进行促醒,其临床研究效果都表明,呼唤式护理对病人促醒及后期康复具有良好的疗效,不同呼唤模式的使用是建立在医院不同条件的基础上,临床护理人员可根据科室相关情况实施。

5 呼唤式护理在脑性昏迷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5.1 呼唤式护理国外研究应用现状

危重病人因入院,长期进行机械通气,迅速失去大量的肌肉和力量,导致死亡率增加。病人家属经济情感多途径输出,导致后期期望值与现实不成正比,影响病人家属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Nedergaard等[23]通过评估日常唤醒试验对ICU病人出院后身体功能的影响,认为适当减少镇静有利于提高病人的肌肉和力量,这与呼唤式护理促醒提升病人机能的期望是一样的。也有研究表明,病人一旦临床状况好转,镇静需要尽快减少并暂停[24],这与Shehabi等[25-26]研究结果相符。 Khan等[27]通过实施“唤醒和呼吸计划”的研究证明,唤醒能使重症机械通气病人减少镇静,但对谵妄的发生率和患病率没有影响。Strøm等[28]研究表明,呼唤式护理的使用能减少病人入住ICU的时间,甚至能减少病人住院的时长,并提出在重症病人中采用镇痛、镇静药物来减少病人痛苦的方法应被提供优良护理环境来减少病人痛苦所代替。国外学者Skoglund等[29-31]对于神经唤醒实验对颅脑损伤病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2009年,神经唤醒试验对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研究表明,连续监测脑部严重受损的病人,平均颅内压、脑灌注压含量略有增加。2012年采用“神经唤醒试验”评价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意识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神经唤醒试验可诱导机体产生生化应激反应。2014年通过脑微透析、脑组织氧合、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和/或动静脉差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血糖、乳酸和氧含量的监测,神经唤醒试验引起的应激反应会增加平均颅内压、脑灌注压水平,但没有改变创伤性脑损伤病人局灶性神经化学或脑氧合,这与Weiss等[32]研究结果一致。Toft等[33]对非镇静与危重病人机械通气镇静每日唤醒试验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案,该方案包括700例来自挪威和瑞典的ICU病人,并有严格的入选标准,试验主要结果将是随机后90 d的所有原因死亡率,但后期未见相关报道。

5.2 呼唤式护理国内研究应用现状

潘守国[34]在基于脑性昏迷病人感知水平的唤醒干预对其觉醒意识及预后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通过对病人呼唤式护理干预前后病人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脑电图(ECG)评分、功能障碍评分(DRS)的比较,干预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前后苏醒时间以及意识状态等观察方面,干预组状态也明显优于对照组。黄春敏等[21]在对脑性昏迷病人呼唤式护理唤醒干预、觉醒意识以及预后的研究中,引入脑干的诱发电位潜伏期评估,在干预昏迷病人4周后发现,试验组脑干的诱发电位潜伏期绝对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显示呼唤式护理在昏迷病人中对病人唤醒预后效果良好。周芬等[20]研究表明,脑干网状结构具有唤醒作用,通过呼唤式护理对病人进行声波刺激,使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病人蜗神经传导到达脑桥,刺激其脑干的激活系统,促使脑皮层兴奋性上升,促进觉醒脑电波的出现以唤醒昏迷病人。金红珍等[17]在GCS、ECG评分基础上引入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评估,研究表明呼唤式护理在脑性昏迷病人的脑神经康复和病人苏醒方面都又促进作用,有助于促进病人的病情的正性转归.能改善其意识形态,促进苏醒。曲虹等[35]在对昏迷病人进行呼唤式护理时,应用美国Nicolet全数字化视频脑电系统进行监测 ,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脑电图改善程度,证明呼唤护理干预对改善昏迷病人的脑电波基本节律的振幅、频 、调幅以及减少慢波有效,对促进昏迷病人的意识恢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呼唤式护理在临床研究中对于脑性昏迷病人的治疗、康复以及预后疗效方面的研究相对完善,并证实其干预具有临床意义,且干预模式相对经济实用、简便可行,值得推广。

6 小结

呼唤式护理作为落实护理人文关怀中的重要举措,在优质护理,尤其是昏迷病人的优质护理方面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昏迷病人因其自身原因,临床苏醒时间不一,预后效果无法准确推断。呼唤式护理在昏迷病人中的临床疗效研究相对完善,能有效促进脑性昏迷病人病情转归,降低其致死率、伤残率,有效提高护患满意度。但呼唤式护理目前尚无确切统一的定义,实施的具体措施不一,亟待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 官春燕,刘义兰.患者人文关怀满意度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5,30(22):106-109.

[2] 崔长征,王玉玮.68例昏迷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护理,2012,4(6):489-490.

[3] 韦美爱.重症监护室护理的人文关怀缺陷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3):127.

[4] 张秀伟,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40-543.

[5] 吴为,吕楚风,刘义兰,等.住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体验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6,31(23):96-99.

[6] 陈东英,程平,钱珍,等.呼唤式护理为主的综合干预对昏迷病人促醒作用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3):224-225.

[7] 史月田,王碧艳.呼唤治疗-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促醒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5,20(6):3-5.

[8] 杨甜甜,周艳,赵梦媛,等.5种核心期刊刊载人文关怀护理研究的文献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8(7):85-87.

[9] 吴健琴,王凌峰,刘洪君,等.呼唤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476-1477.

[10] 陈泓伯,刘俊,陈利钦,等.每日唤醒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患者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9):1029-1034.

[11] 廖永珍,黄海燕,郭慧玲.ICU患者人文关怀需求与关怀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3,28(1):94-96.

[12] Greenfield G,Ignatowicz AM,Belsi A,etal.Wake up,wake up! It's me!It's my life patient narratives on person-centeredness in the integrated care context:a qualitative study[J].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14,14(1):619.

[13] 郝彬,黄海燕.ICU人文关怀管理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3,28(19):65-66.

[14] 薛成芳,王贵桃,韩新荣,等.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11-13.

[15] 徐玉兰,肖菲,刘义兰,等.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4,29(9):56-58.

[16] 姚珺,肖细桂,阳烈照.呼唤式护理在昏迷患者置入胃管时的应用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9):80-81.

[17] 金红珍,徐希德,顾宇丹,等.呼唤式护理干预策略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意识水平及促醒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0):180-183.

[18] 张慧婷,刘友兰,钟桂芳,等.呼唤式护理对脑卒中昏迷患者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610-612.

[18] 黄菲菲,冯珍.诱发电位在昏迷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4):482-486.

[20] 周芬.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6(4):118-119.

[21] 黄春敏,孙剑虹.基于脑性昏迷患者感知水平的唤醒干预对其觉醒意识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29-34.

[22] 王燕.呼唤式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昏迷患者促醒的临床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4):284-285.

[23] Nedergaard HK,Jensen HI,Lauridsen JT,etal.Non-sedation versus sedation with a daily wake-up trial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receiv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effects on physical function: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a substudy of the Nonsena trial[J].Trials,2015,16(1):310.

[24] Prisco L,Citerio G.To wake-up,or not to wake-up:that is the Hamletic neurocritical care question![J].Critical Care,2012,16(6):1-2.

[25] Shehabi Y,Bellomo R,Reade MC,etal.Sedation practice in intensive care evaluation(SPICE) study investigators;ANZICS clinical trials group.Early intensive care sedation predicts long-term mortality in ventilated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2,186(8):724-31.

[26] Shehabi Y,Chan L,Kadiman S,etal.Sedation practice in intensive care evaluation(SPICE) study group investigators.Sedation depth and long-term mortality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critically ill adults: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multicentre cohort study[J].Intensive Care Med,2013,39(5):910-8.

[27] Khan BA,Fadel WF,Tricker JL,etal.Effectiveness of implementing a wake up and breathe program on sedation and delirium in the ICU[J].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4,42(12):e791-5.

[28] Strøm T,Toft P.Time to wake up the patients in the ICU:a crazy idea or common sense?[J].Minerva Anestesiologica,2011,77(1):59-63.

[29] Skoglund K,Enblad P,Marklund N.Effects of the neurological wake-up test on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in brain-injured patients[J].Neurocritical Care,2009,11(2):135-142.

[30] Skoglund K,Enblad P,Hillered L,etal.The neurological wake-up test increases stress hormon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2,40(1):216-22.

[31] Skoglund K,Hillered L,Purins K,etal.The neurological wake-up test does not alter cerebral energy metabolism and oxygen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Neurocritical Care,2014,20(3):413-426.

[32] Weiss B,Spies CD.Wake up your patients![J].Revista Brasileira De Terapia Intensiva,2014,26(4):333-334.

[33] Toft P,Olsen HT,Jrgensen HK,etal.Non-sedation versus sedation with a daily wake-up trial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receiv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NONSEDA Trial):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Trials,2014,15(1):1-11.

[34] 潘守国.基于脑性昏迷患者感知水平的唤醒干预对其觉醒意识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4):51-53.

[35] 曲虹,周丽娟,梁英,等.早期呼唤对昏迷患者连续脑电图改善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9):1783-1784.

猜你喜欢

脑性呼唤关怀
对脑性瘫痪言语功能障碍患儿实施补肾健脑针法结合ST训练治疗的效果分析
无声呼唤
呼唤古风
荒野的呼唤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康复与治疗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
穿越时空的呼唤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