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炳辉发明梅花战术

2018-02-08常浩如

铁军 2018年2期
关键词:战术新四军梅花

常浩如

罗炳辉(1897年12月22日—1946年6月21日),原名罗德富,云南彝良人。他15岁从军,1923年被任命为孙中山的警卫连长。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战争中,他率部担任诱敌任务,屡立战功,被周恩来誉为“战略奇兵”。

1939年,罗炳辉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第五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五支队被编为新四军第二师,罗炳辉任副师长、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

在此期间,罗炳辉探索出一条以伏击战和运动游击战相结合的新战术:“梅花桩战术”,又称“梅花战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火力远超新四军,新四军无法与其正面对抗。“梅花战术”就是将部队分散在四、五处,各相距四、五里,呈梅花瓣状部署,相互看不见,听得到。日军进攻时,被攻击的部队边退边打,另几点的部队以枪声为号令,向枪声方向前进,绕到日军的侧、后方软肋处攻击的一种战术。

“梅花战术”集游击战、伏击战、运动战于一身,避强击弱,十分实用。主要特点一是部队宿营按三角形的驻地部署,如果遭遇到敌人袭击,避免了一端一窝,而且任何一部分战斗力都能机动,实施对敌人的反包围;二是便于部队疏散隐蔽,敌人不易发现;三是对来犯的敌人可以实施多点打击。

1941年4月,罗炳辉在指挥的金牛山战斗中,初试“梅花战术”,打得日军首尾不能相顾,伤亡惨重。

金牛山坐落在六合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0多里,四面为山河环绕,南侧同北峨眉山遥遥相对,两山之间系丘陵及洼地,村庄稠密,便于隐蔽部署兵力。4月中旬,罗炳辉率领新四军第二师主力进抵金牛山一线。为了有效地歼灭日军,同时防止日军报复,罗炳辉将部队按梅花式布置分驻。十五团在大井赵一带,警戒六合及金家集出来的敌军,并以班为单位成梅花桩式分段活动;旅直属队驻泉水寺一带;十二团团部位于金牛山南面的大陈庄、钱洼一带,所属三个营,同样按梅花桩部署。

4月16日,驻扬州日伪军700余人携重武器乘车至谢家集,旋又至樊家集集中出发,通过安乐桥,兵分两路:一路直扑新四军第二师十二团团部驻地大陈庄,一路进逼三营驻地厉马庄。由于部队按梅花桩式分驻,日伪军无法对新四军形成包围。在罗炳辉主持撰写的《战斗详报》中记述这一战斗时说:“敌人以爬行沿田埂秘密接近我军,当为我军哨兵发觉开枪即打,敌人向我猛冲,我即与敌展开血战。因我军部署是梅花桩式,敌人不能包围我,反而为我包围。”

日军没有料到腹背受敌,顿时乱作一团,狼狈逃窜。我三、八、九连和仪征模范营分路追击至尹家河,用机枪封锁桥头。敌见无路可逃,作困兽斗。此次战斗,毙伤日军200余人、伪军300余人,俘日军2人、伪军30余人。新四军亡连排干部和士兵54人,伤64人。

第二天日军要求来收尸,罗炳辉同意,但要求打着白旗来。日军只得打着白旗来收尸。

金牛山戰斗实践证明了“梅花桩战术”是打击日军的有效战术。战后,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金牛山上打胜仗》是这样唱的:

新四军,真正强,

抗日救国的好榜样,

金牛山上又打了大胜仗。

布下了天罗和地网,

杀得鬼子汉奸没处藏!

罗司令摆下梅花桩,

杀伤他四五百,

活捉他几十双,

胜利品也挑它几十筐。

扬州的鬼子泪汪汪,

汪精卫也大着慌。

全国的军队要是都这样,

准叫敌人个个滚进鸭绿江!

……

虽然“梅花桩战术”初试成功,但罗炳辉深知日军的“脾气”,判断日军一定会来“报复”。他针对战斗中出现的问题,抓紧宣传、教育,干部战士很快就能够熟练掌握“梅花桩战术”了。

5月下旬,日军果然集中5000余人的兵力在飞机的掩护下,分五路进行扫荡。当时,路东的新四军也只有5000来人。罗炳辉命令路东的部队以连、营为单位分散驻扎,布下了“梅花阵”。一时间,40多个“梅花桩”布满了路东各地。日军进入了“梅花阵”中,“重拳”出击犹如打在棉花里,有劲使不出;而后勤、运输等软肋屡屡被攻击,日军顾此失彼,四处挨打,被迫于6月初匆匆结束扫荡。

扫荡失败后,日军对这种战术伤透了脑筋,翻遍中外战术大师的经典著作也找不到只言片语,最后只得命名为“罗氏战术”。从此一直到抗战胜利,日军再也未敢到路东扫荡。路东根据地成为华中敌后一块稳固的根据地。

猜你喜欢

战术新四军梅花
战术引导模式在乒乓球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梅花
2016年里约奥运会跆拳道比赛女运动员主要战术应用特征分析
“新四军与新中国”征文与研讨活动参考题
梅花
为什么梅花能在寒冬开放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向百家图书馆赠送《新四军全书》弘扬正能量
美国战术供应公司AR10执法战术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