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启示

2018-02-08汪燕

浙江经济 2018年14期
关键词:非政府非营利志愿

□汪燕

尽管美国和浙江省在政治体制、发展阶段方面存在差异,但美国在社会治理方面的有益做法及经验对浙江改进和创新社会治理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基层社会如何治理,这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共性问题,美国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也面临着社会问题涌现、社会矛盾尖锐等危机,在治理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基层民生服务“民间供给”。没有良好的民生服务供给,就没有稳定的基层社会治理。美国一半以上的公共服务由非政府组织提供,覆盖慈善、宗教、教育、扶贫、养老、卫生、环保、社区建设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美51%的医院、46%的大学、86%的博物馆、90%的艺术团体都由非政府组织供给。他们为广大居民提供各个层次的服务,协助政府工作或弥补政府功能的不足,维护了“小政府、大社会”治理模式的正常运转。美国政府直接供给民生服务的经费不到5%,而用于外包服务的经费占14.5%,非营利组织的收入超过七成来自政府拨款或合同。

非政府组织“自治”。美国的非政府组织规模庞大,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2013年在联邦税务局登记的非营利组织达159.9万个,2012年的总资产为3万亿美元,产出占全国GDP的5.5%。在美国,社区自治组织是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政府通过自治组织可以及时了解民众需求并做出反应,使得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更加畅通,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政府支持非政府组织“自治”,主要是对非营利组织及其相关活动实行减免税,对向特定非营利组织捐赠的个人或组织减税。每年联邦政府对这些组织所得税减免形成的税收转移高达445亿美元。

社区事务高度“自理”。在美国,社区的事情不由政府包办而由社区居民自己决定。由当地居民自愿组成的社区委员会是社区管理的核心机构,对社区事务拥有很大的发言权。社区委员必须是居住于本社区的居民或在本社区从事商务活动的人,他们通常在本社区具有一定的号召力,享有一定的威望或具有某方面的特长。委员是义务担任的,不拿报酬,有少量补贴,服务好可以赢得社区居民的好评。

社会公众参与“志愿”。美国民众拥有志愿服务和慈善捐赠的良好传统,50%的美国成年人一周至少参加一次志愿活动,每年大约有9000万人次的志愿服务者从事社区服务工作。政府也通过相关机制加以鼓励,从而为非营利组织的顺利运转提供充分的人力和资金保障。据统计,26.5%的美国成年人参加了志愿活动,平均每个志愿者提供义工服务达到近200小时。正是大多数美国人乐于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才大大降低了美国社会管理的成本。

大数据技术助力“智治”。美国是全球大数据领域的先行者,在上世纪就把大数据技术广泛运用到反恐、社会安全、预防犯罪、灾害预防等方面,有效提升安全保障与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建立“棱镜”等大数据平台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美国国家安全部门至少挫败了50起恐怖袭击。加利福尼亚州桑塔克鲁兹市使用犯罪预测系统后,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区域和时段的防控,一年后该市入室行窃减少了11%、偷车减少了8%、抓捕率上升了56%。洛杉矶、旧金山等地利用用电、用水、垃圾和投诉等生活数据及其关联性,来排查建筑非法改装和群租行为。

尽管美国和浙江省在政治体制、发展阶段方面存在差异,但美国在社会治理方面的有益做法及经验对浙江改进和创新社会治理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要加强民生服务的“民间供给”,让每一个老百姓都成为社会的志愿者、自愿者。目前,我们的民生服务基本上是政府供给。美国的经验表明,民生服务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供给,事实上老百姓对社会无私奉献的潜力是无穷的。我国自古就有“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和担当精神,现在关键是要强化政府的宣传引导,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每一个公民都“志愿、自愿”提供社会服务。

要强化社会组织“自治”能力的提升,让每一个老百姓在“自治”中实现自我价值。调研中发现,当前有一个倾向,政府管得过多,基层自治不够。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自治、法治、德治”,要把自治摆在第一位。基层治理是有边界的,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基层组织和个人,不是政府,政府不能超越边界“越俎代庖”,要培育和引导多元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充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主动性实行自治。

要广泛运用“智能化”技术实现“智治”,以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精准治理。基层社会治理仅仅依靠人去管理、去协调是不够的,技术必须先行。现在,已经进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要统筹基层治理的“平安通”、政务服务12345等各种平台,形成全省统一的“基层治理网”,在“一张网”的基础上植入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治理效率,实行精准治理。

猜你喜欢

非政府非营利志愿
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良性关系构建路径分析
我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非营利组织为有需要的人量身定做衣服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台湾城市更新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启示
“营利性与非营利”不能再混沌下去
有限政府视阈下中国非政府组织的角色分析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功能转换及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