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溶洞之王』织金洞:美若仙境的地心世界

2018-02-08杨纪

火花 2018年2期
关键词:溶洞岩溶大峡谷

杨纪

贵州织金洞囊括了当今世界溶洞中的各种沉积形态,洞内景观琳琅满目、流金溢彩,美若仙境,它既是一座地下艺术宝库,又是一座岩溶博物馆,堪称“地球奇观”。据专家考证,织金洞的规模、形态类别、景观效果,都比誉冠全球的法国和南斯拉夫的溶洞宏大、齐全、美观。国际知名的地貌学家威廉姆先生称之为“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观”“行星上的一大奇观”!

地心深处的瑰丽仙境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乾宏洞”“织金天宫”,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官寨苗族乡,地处乌江源流之一的六冲河南岸,距省城贵阳120公里。景区总面积307平方公里,分为织金洞景区、织金古城区、洪家渡高原平湖景区、裸结河景区。

织金洞是一座形成于500万年以前的大自然迷宫,属西部高原山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1980年偶然发现,它是中国乃至世界目前发现规模最大、造型最奇的洞穴宝库,拥有上百余种岩溶堆积物。有趣的是,去大名鼎鼎的黄果树瀑布时,就经过这里。

我们从县城出发,又坐车行驶了一个小时左右,终于来到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上行不远,山径渐僻仄,两旁山峰壁立,恍若穿越一条狭长幽深的时光隧道。

忽然步入一方被山峰包围的平地,路已到尽头,原来这就是织金洞入口。因其规模的宏大和绮丽,它曾有过“乾宏洞”“织金天宫”的美名。1985年,被官方正式命名为“织金洞”。

跨入洞内,瞬间让人感觉好不清凉。驻足流连,入口右上方,还有一个小洞,透过洞口,可以看到外面明媚的阳光。导游介绍,一大一小两个洞代表着一阳一阴,也就是太阳和月亮,如日月同辉,真是天作之美。据说当初是有调皮的小孩跑到小洞口上方斗鸡,才在无意中发现织金洞的;现在这个游人进洞的大洞口,是后来经过搜索探寻才发现。再看怪石堆积的地下,有暗流蜿蜒隐入深幽的洞穴,洞口雾气弥散,神秘幽深中,似乎带着缕缕仙气。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双狮迎客厅。只见一个巨大和一个略小些的钟乳石,酷似一大一小两头雄狮,面朝洞口。细看大狮,怀中抱一小狮,身上还趴一小狮,似两个小狮子在和母亲嬉戏,活灵活现,憨态可掬。细数起来,应该是“四狮迎宾”。

越往里走,洞越高大,一个个巨大的钟乳石,在灯光的照射下,有的晶莹剔透,有的红如火焰,有的黄如美玉,有的蓝如宝石,色彩斑斓。尤其是钟乳石形态各异,活灵活现。水塘边的这一岩溶堆积物酷似蹲着的大玉蟾,传说是居住在寒宫中的神蟾,专程赶到这里为人引路。

江南泽国全长一公里多,面积五万多平方米。分为漫谷长廊、北海陇、江南泽国等四部分。“漫谷长廊”,洞廊深长、壁间钟乳石奇异多姿。“北海陇”,数条游龙似的边石坝蜿蜒伸展,钟乳石林立。中有一深潭,潭中有九根石笋,称“清潭九笋”。“江南泽国”,流水、湖泊、水塘、水田交错,流水潺潺,田水如镜。

雪香宫岩溶堆积物如茫茫雪原。注柱四立,玉帷高挂,俨然一派北国风光。其间,有自然形成的二十多块谷针田、珍珠田、梅花田;有二十余个大小不一的石盾;有数十面红色透明的钟旗,扣之如钟声;有百余株石竹形成的“竹苑”,意趣横生。“卷曲石洞”,在200余米的洞厅顶棚上,布满数万颗晶莹透亮的卷曲石,中空含水,弯曲横生,甚至向上生长。

最美的是,曲折而行到达琵琶宫,只见上方洞壁一倒挂垂直石笋,形似琵琶,造型逼真,琴弦分明,传说为宫中琵琶仙女所有。我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细听,滴滴水珠落入潭中,犹如美妙弦音,形音相衬,绝妙无比。

规模宏大,“行星上的一大奇观”

织金洞最显著的特征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大”“奇”“全”。“大”:指织金洞的空间及景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已勘察长12.1公里,目前开发6.6公里,洞腔最宽跨度175米,相对高度150米,一般高宽均在60~100米,洞内总面积70多万平方米。织金洞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杰作、精品。

“奇”:指景观及空间造型奇特,审美价值极高。风景旅游科学家们从奇特度、审美度等各个方面给其中许多厅堂和景观评了满分。

“全”:指洞内景观形态丰富,类型齐全,岩溶堆积物囊括了世界溶洞的主要堆积形态和类别。

轻舟驶入“地下桃源”

织金洞广寒宫

织金洞为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总面积70多万平方米,全长12.1公里,一般高宽均在60至100米之间,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洞中最高堆积物有70米,比世界之最的古巴马丁山溶洞最高的石笋还要高7米多。从洞的体积和堆积物的高度上讲,它比一直誉冠全球并列为世界旅游溶洞前六名的法国、南斯拉夫等欧洲国家的溶洞要大两三倍。而且无论从规模体量、形态类别、景观效果上看,都比它们更为宏大、齐全、美观。

岩溶瑰宝

织金洞内分四层旱洞,整个溶洞犹如一株古树错节盘根散发开来,洞中有洞,洞中有暗河,洞中有山。游走于这座世界名洞,但见万千气象。类人形、类鸟兽、类山水,惟妙惟肖,情景交融,琳琅满目。

织金洞共有11个大厅、47个厅堂,簇拥着千座“塔”、万座“佛”,呈现出万千气象。雄伟壮观的“地下塔林”、虚无缥缈的“铁山云雾”、一望无涯的“寂静群山”、磅礴而下的“百尺垂帘”、深奥无穷的“广寒宫”、神秘莫测的“灵霄殿”、豪迈挺拔的“银雨树”、纤细玲珑的“卷曲石”、栩栩如生的“普贤骑象”“婆媳情深”“十万大山”等景,犹如一幅幅大画卷,尽是鬼斧神工,千变万化,令人心魄震惊,叹为观止。

特别神奇之处,无论是地上长的石笋石柱,还是顶上吊挂的石笋,左看为一物,右看又为一物;前看一景,后看又一景,可谓姿态万千,数不尽数。就连壁上一坑、脚下一石,都各有形似之物。正所谓“此景闻说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游”。

据专家勘探,在距今四亿至两亿两千万年前的远古时期,贵州曾多次处于浅海碳酸盐沉积环境,沉积了总厚度达几千米的碳酸盐岩地层。晚三叠世后,受多期强烈构造运动影响,贵州全境隆起成陆地,并逐渐抬升形成内陆高原。织金洞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均发育于距今两亿两千万年的下三叠碳酸盐岩地层,通俗地说,它是经历两亿多年的沧海桑田时光沉淀雕琢而成的。

织金洞以其丰富的岩溶地质现象,记录了贵州高原200多万年来的沧桑历史巨变,是中国西南高原峡谷区岩溶地貌形成及发展演化的典型代表。据统计,我国己开发的旅游洞穴有400多处,占世界总数一半。然而在众多旅游洞穴中,被评为中国最美旅游洞穴第一名,获得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岩溶博物馆等称号的仅织金洞一家。

瑰丽多姿的喀斯特地貌风光,将其映衬得气势恢宏。在织金洞地表周围约5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典型的罗圈盆、天生桥、天窗谷、伏流及峡谷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被国际知名的地貌学家威廉姆称为“世界第一流的喀斯特景观”。

迷人的织金大峡谷

绝美的织金洞和织金大峡谷,是亿万年前在地球母亲的地壳运动演变中,逐渐形成的一对双胞胎儿女。

在织金洞景区,山清水秀,沟壑纵横,水资源丰富,春天百花争艳,夏日流水潺潺,秋季层林尽染,冬时林海雪原。湖泊门前绕,群山背后靠。公园内绿树成荫,瀑布飞泻。一年四季,冬暖夏凉,有着世外桃源的一份安宁与惬意。许多文人墨客都把织金洞比喻为天宫,说它有天宫似的宫殿,洞中遍布着神话中天宫的人和物,我觉得这个比喻非常恰当,因为洞中景致无一不是仙界所有。

与织金洞相比,织金大峡谷则有阳刚之气——雄奇、险峻、挺拔。二者相距2公里。当地人的宣传语:地下看织金洞,地上看大峡谷。游完织金洞后,在出口的停车场乘观光车,只需几分钟就可到达大峡谷入口处。

织金大峡谷由东风湖峡谷和绮结河峡谷组成,有5座天生桥横跨于绮结河上。天生桥的高度和拱高近百米,气势雄伟。更令人称绝的是天生桥中有罕见的双孔桥和上、下双层桥,这在国内天生桥中可谓独一无二。

与织金洞不同的是,织金大峡谷山清水秀,生机盎然。走进入口处,迎面的绝壁上有一巨型的石洞名燕子洞。洞底的河水清澈明净,洞壁上有着数不清的鸟巢,成群的燕子在洞内盘旋。它们大都朝出暮归,在天然的石头大厦内安营扎寨,生儿育女。给燕子拍照是游客的一大乐趣。据说,这里春夏时节燕子多达30多万只,秋冬季节也有10多万只,堪称天下最美燕子洞。

游大峡谷可以走栈道,也可以选择坐游船。栈道修在河岸的悬崖上,低头可见碧澄的河水,抬头可看见天生桥。移步易景,那水上水,洞上洞,桥上桥的奇特景观,让人大饱眼福。

织金大峡谷是一种原生态、纯自然的滋味,寸寸如画,步步为景,其天生桥、地下河流、绝壁、奇峰、地缝、溶洞、峡谷等地质景观,像一朵幽谷的兰花,幸福地开放着;更像一位正在梳妆的苗族少女,满含羞涩地将她最美丽的一面展现出来,让每一位游客记住她的容貌、读懂她的身体、体悟她的神韵……

猜你喜欢

溶洞岩溶大峡谷
覆盖型岩溶注浆路基施工技术
漓江流域岩溶与非岩溶农业小流域水体硝酸盐源解析
怒江 神秘绝美的“东方大峡谷”
岩溶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研究
出发吧,去溶洞
大峡谷行走守则
地下溶洞大营救
大峡谷历险记
地下的世界 秘境溶洞
寨下大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