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消防部队支队级作战指挥中心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2018-02-07封金峰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警情消防中心

封金峰

(泰安市公安消防支队,山东 泰安 271000)

作战指挥中心是消防部队快速、高效、科学、规范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指挥阵地,是了解、掌握部队管理和执勤战备动态的信息中枢,其职能发挥和高效运转是完成灭火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关键。当前,随着各类灾害事故的频发和日趋复杂,对作战指挥中心现有职能和实战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战指挥中心制度体系和库室建设不规范,接警调度指挥程序不规范,信息收集与发布方式不规范等问题的显现,对灭火救援工作形成掣肘。为解决战备基础和战时运作存在的问题,充分适应当前作战行动,各级消防部队应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在设施建设、人员编成、值班备勤、技术保障、辅助决策和实战运作上出实招、用实劲,努力把作战指挥中心建设成为集接警调度、警情研判、辅助指挥和信息沟通等功能于一体的指挥和信息中枢[1-3]。自公安部消防局推动战训改革以来,泰安市公安消防支队认真总结和研究作战行动规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紧抓住接警、调度、指挥、作战、安全等关键环节,创新手段,完善程序,规范操作,提高效率,在加强战备基础和战时运作模式建设,拓展工作职能和改进运作模式方面提出了一些想法,整理了一些思路,实践了一些举措,积累了一些经验,供消防部队借鉴参考。

一、作战指挥中心存在问题

消防部队在建设作战指挥中心大厅时一般配套建立值班室,用于满足接警调度和值班备勤需要,随着作战指挥中心的职能拓展,一厅一室的布局和建设无法满足作战指挥中心信息收集、作战指导、战术研究、舆情监控等其他职能工作的需要。加之消防部队是现役体制,人员流动和变化快,在处置多个中队、跨兵种等多种力量参与处置的大型灾害事故时,常暴露出作战指挥中心值班人员数量不足,干部不带班值守,灭火救援经验欠缺,素质能力不高,值班备勤不合理等问题。作战指挥中心在实战运作时,还存在着接警调度程序不规范,信息询问不全,作战力量调派不科学,疲于应答各级指挥员的询情和忙于向各级领导汇报灾情,发生火灾到战斗展开期间具有指挥空白点,战时运转不高效,作战指导缺失,信息平台作用不明显,信息上报不及时或漏报、误报,被动应对舆情等问题,同时带有连锁效应的问题还有灾情发生单位慌乱处置,初战中队到场展开慢,联动单位协同处置无方向等问题。

以上问题凸显了作战指挥中心在库室建设、人员构成、人员进出、值班备勤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和规范。为充分解决作战指挥中心执勤战备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设施设备、人员编成、值班备勤、信息资源、微信指挥圈等战备基础建设、接警调度职能和运作上进行全面改革和规范,解决问题,使作战指挥中心在处置灾情时能做到科学调度、准确迅速、聚焦打赢。

二、改进和规范作战指挥中心战备基础建设

对作战指挥中心设施设备、人员编成、值班备勤、信息资源、微信指挥圈等基础建设进行全面改革和规范。通过改造升级作战指挥中心的库室、装备、设施,优化编配人员构成、管理、值班,归纳整合辖区水源、道路、单位信息、联动力量等信息资料,建立灭火救援指挥微信圈和每日查岗制度,夯实作战指挥中心基础建设。

(一)完善库室,建立中控室查岗制度

为解决库室数量不能满足作战指挥中心功能需求的问题,可根据作战指挥中心工作制度、全勤指挥部战时操作规程以及值班备勤需要,结合执勤楼实际情况,在已有作战指挥中心大厅、值班室基础上,增建会商室、资料室、执勤器材室三大库室,进一步满足作战指挥中心接警调度、信息收集、作战指导、战术研究、舆情监控和值班备勤等工作的需要。

为解决作战指挥中心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业务不往来、沟通联系少、初战不指导的问题,消防部队可要求所辖全部重点单位中控室安装1部固定电话。作战指挥中心每日抽查中控室人员值班以及消防联动设施运行情况,电话抽查情况在次日全勤指挥部交接班上汇报,由总指挥安排防火监督员对不在岗在位、联动设施运转不正常的单位进行防火监督检查,促进重点单位中控室值班人员值班、防火检查、消除隐患。

(二)优化人员配备,建立值班制度

为解决人员不足问题,可考虑建立轮值轮训机制,选拔优秀基层干部在指挥中心轮训值班,根据岗位需求,招收有通信、计算机等特长的消防文员或政府专职消防员参与指挥中心值班,充实指挥中心人员。对轮训干部、在岗士兵、招收专职员进行优化,根据分工和任务需求,设置接警员、监听员、调度员、灭火指导员、信息收集员、舆情监控员等6个岗位,明确每个岗位人员职责分工,同时,制定战时操作指南,各岗位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和战时操作指南有序开展工作。

为解决人员值班不合理、灭火经验不足的问题,消防部队作战指挥中心值班人员正常情况下可由轮值干部、士官、政府专职消防员担任,负责作战指挥中心每天的工作;作战指挥助理在没有遂行出动任务时,在作战指挥中心协助值班;作战指挥中心其他非值班人员在未安排轮休的情况下不离开支队营区。发生较大以上灾害事故时,作战指挥中心全体成员必须在3 min内全部到位,按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处理重大灾害事故时同步承担多线程指挥任务。此外,辖区内发生三级以上火警和应急救援灾情的,总指挥员应安排1名党委常委坐镇指挥中心,协调后方各项事宜,协调指挥中心的调度,把关信息和各项工作沟通,上报信息给各级领导,调度一些特殊力量以及请示汇报,同时负责在媒体上发布消息,帮助前方协调救灾工作。

(三)建立进出机制

为解决人员素质水平不高的问题,可根据作战指挥中心岗位需求,制定指挥中心人员选拔标准,遴选配置能够胜任指挥中心工作的官兵,并不断提高他们的各项素质,保证指挥中心的各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制定培训科目和计划,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培训业务需包括消防控制室联动设施操作、建筑消防设施使用等技能。建立持证上岗制度,作战指挥中心人员须经1个月以上的业务培训并持证上岗。建立精细战评制度,每次作战行动结束,作战指挥中心都要进行分析总结,二级以上灭火与应急救援,作战指挥中心要将自我总结材料提报当日值班指挥长和司令部,由值班指挥长和司令部对其履职情况和改进措施进行指正。建立考核制度,制定电台推演、想定作业、图上作业、无预案拉动等考核科目,定期进行专项考核,两次考核不合格者,调整工作岗位。

(四)建立灭火救援资料库

为解决作战指挥中心从火灾发生到初战中队战斗展开的“15 min”指挥空白点,掌握灭火救援的第一手资料,作战指挥中心应开展辖区“六熟悉”工作,收集掌握重点消防单位资料、灭火救援力量资料、灭火救援预案及战例资料、全市交通道路和水源图等各类信息资料。

作战指挥中心要收集单位的总平面图,建筑物内部各层的平面图、立面图等各类图形资料;单位的室内外消火栓、消防控制室等固定消防设施资料;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信息、单位内部专职消防队等消防组织建设资料,定期对资料进行修订完善,保证资料具体详实。

作战指挥中心在掌握消防部队执勤实力基础上,还应调研和掌握专职消防队数量、人员组成、装备器材、灭火剂等具体情况;石油化工、燃气、建筑等各类专家组成员的具体情况;公安、大型设备、供水、供电等社会联动力量的基本情况和调集方式;市政办公室、应急办、安监局等组织指挥机构的联系方式和相关信息。

修订完善全市重点单位的各类预案。结合具有代表性的灾害事故组织开展精细化战例研讨,形成结论性报告,不断完善各类型火灾事故的处置对策及方法。

在辖区道路水源熟悉基础上,制作全市的交通道路、水源图,并将市公安局三维云系统和天网系统、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接入指挥中心,便于在火灾发生时,由视频和网络监控直观快捷收集灾情位置、发展情况、道路水源情况,有的放矢地对参战力量进行指导。

微信能发布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功能,还具备定位和导航功能,微信圈可以容纳数百人同时进行信息发布,发布的信息可以长期留存,圈内成员均可在不同时间浏览信息。消防部队应在电话、电台等联系基础上,创新引入灭火救援微信指挥圈,并根据指战员层次、作战需求、灾害任务等级不同建立一、二、三级微信圈。一级圈人员为支队全体干部,二级圈成员为支队机关值班人员、中队干部,三级圈为大中队自行组建的本单位及所属中队全体干部。接到警情后,作战指挥中心通过微信圈发布灾情信息,避免各级指挥员反复向指挥中心询问灾情。参战力量通过微信圈传递已掌握的水源情况、现场灾情发展图片、作战整体部署等信息,便于全勤指挥部、作战指挥中心、增援力量了解现场态势,对作战目标选择、整体方案制定进行信息辅助。同时,第一到达力量通过微信圈分享灾情位置,指导增援力量快速跟进。灾害现场微信圈的信息一般由指挥员或通信员使用3G或4G手机进行发布,手机上可注明灭火救援信息收集专用,避免引起群众误会。

三、改进和规范作战指挥中心战时运作模式

为解决作战指挥中心信息询问不全,作战力量调派不科学,发生火灾到战斗展开期间具有的“15分钟”指挥空白点,战时运转效率不高,作战指导缺失,信息平台作用不显现,信息上报不及时或漏报、误报,被动应对舆情以及连锁问题,消防部队作战指挥中心可在改革和规范接警调度基础上,拓展作战指挥中心战时的职责范围,形成接警、力量调派、信息收集、微信圈发送信息、作战辅助指导、信息上报、舆情监控等于一体的新运作模式,即“初战指导与辅助指挥、信息收集与舆情监控”于一体的模式,推进作战指挥中心高效运转。

(一)规范程序

1.有序接警。根据不同灾情,整理归纳接警规范用语,编制各类警情询问表单,运用麦收发进行同步传输,采取1人主接,多人监听的形式受理警情。一号席位的接警员负责询问警情、二号席位的调度员负责力量调派、三号席位的值班干部负责火警定级。

2.等级调派。依据人员被困情况、火灾规模、蔓延趋势、处置难度、社会影响,确定五级火警和四级救援的划分标准。根据警情中人员被困、起火物质、单位性质这三大要素,判定火灾等级。利用火灾等级、事故类型、作战编成三要素编制“等级调派力量编成表”,将编成表内容录入接处警系统。接到警情后,接警员询问警情,值班干部确定等级,调度员在系统中录入灾害类型和灾情等级,点击等级调派按钮,系统可自动选择消防车等执勤实力,实行一键式科学调派。

3.微信发布。调度员将警情信息以文字、图片等形式发布到灭火救援指挥微信圈,通过自动电话群呼向党委常委和各级指挥员进行提醒。初战中队到达现场后,利用微信圈定位和导航功能,拍摄现场画面发布到微信圈,指导后续增援力量准确迅速抵达现场。

4.信息收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掌握与灾害事故现场有关的任何信息是取得作战成功的关键。实战时可采取多种手段收集作战信息。一是利用电子地图、天网监控系统迅速获取行车路线和路况信息;二是利用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警务地理信息系统,获取起火点位置和单位毗邻情况信息;三是利用重点单位资料库获取单位平面图、消防设施部署图以及水源图,并在图中标注出起火点位置、安全出口位置和消防控制室位置;四是利用4G图传系统获取火场视频等实用性强的作战信息,通过微信圈进行共享。

5.辅助指导。创新指挥中心辅助指挥模式,充分利用火灾发生到战斗展开这段时间对事故单位、消防力量、联动力量进行作战指导,提高处置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针对不同类型的场所编制不同的指导表单,并对重点单位控制室电话进行登记,建立消防控制室查岗制度。在发生火灾后,指挥中心及时指导事故单位启动自动消防设施、疏散人员、扑救初期火灾、疏散周边车辆等工作。

各作战力量赶赴现场途中,指挥中心利用“街景地图、单兵图传、百度地图、天网系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的手段将收集到的道路信息、水源信息、建筑结构信息、火场情况、单位资料、力量部署以及水源分布等相关信息,传输至指挥员移动终端设备。指导他们选择最佳行车路线、明确作战目标、判断主攻方向、提醒安全注意事项,为各作战力量途中部署和到场展开提供辅助决策,提高初战水平。

作战指挥中心通知各联动单位出动后,继续收集联动单位出动人员的联系方式,在全勤指挥部到场前,向各联动单位传达联动任务,例如协调自来水公司对管网进行加压,沟通交警对某一路段进行交通管制,避免联动单位到场后任务不明确等问题的发生。

(二)舆情监控

作战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利用舆情监控软件全天候搜索网络信息,一旦发现负面舆情,舆情监控人员立即跟帖回复,引导网络舆论,并向支队相关科室汇报,与发帖人取得联系,劝其自行删帖。当发生重大警情时,公众沟通小组立即到场,引导公众舆论。同时通知宣传中心使用支队官方微博发布信息,消除负面影响。

(三)警情传递

当遇重大警情时,指挥中心启动重大警情运行模式,由行政值班员立即向当日值班长汇报警情,并汇总作战信息,形成汇报材料,经值班长审核后,向总队汇报;指挥中心人员根据总队要求,向总队上传现场视频资料等信息。

四、结束语

公安消防部队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消防作战指挥中心作为新型的勤务实战运作机构,应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改进和规范战备基础和战时运作,强力推进作战指挥中心建设,形成新的战斗力生成模式,为成功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风华,陈绵海,孙振军.浅谈消防作战指挥中心建设[J].武警学院学报,2013,29(11):94-96.

[2] 林星飞.谈新时期消防部队作战指挥中心职能的传承与拓展[J].武警学院学报,2013,29(2):85-86.

[3] 朱国营.浅谈消防指挥中心接警调度工作[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4(6):89.

猜你喜欢

警情消防中心
《消防界》征稿启事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一种基于空间位置进行警情高发统计的方法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福建省晋江市公安局青阳派出所:扎实推进辖区打防质态提升
消防也幽默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