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州黄岩:多方联动 聚力攻坚

2018-02-06

浙江共产党员 2018年6期
关键词:黄岩区聚力乡贤

数据:台州市黄岩区共有21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占台州市主城区薄弱村总数的90%。2017年以来,黄岩区多方联动,聚力攻坚,打出了一套精准扶贫组合拳。截至2017年底,21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面消除,实现三年任务一年完成。

聚力凝心,提升组织引领力

●建强领导机构。由区委书记和区长担任“消薄”工作领导小组长,建立区、乡、村三级书记微信群,实时比进度、比干劲、比担当。把“消薄”办公室调整到区委组织部,将“消薄”作为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

●配强攻坚团队。按照“一村一组团”要求建立216个攻坚团队,做到“五个一”,即一位领衔区领导、一个联系责任部门、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张攻坚图,确保责任到岗、任务到人、精力到位。

●严格督考问责。区委组建5个专项督查组,实行“一月一督考一通报一问责”,“消薄”进度慢的,由区委书记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任务没有完成的,干部一律不得提拔。

聚沙成塔,提升要素保障力

●化零为整,优化资金流向。对“两山”专项激励、“一事一议”专项补助和高山移民等各类资金进行整合,区财政再追加专项资金7000万元,建立起2.17亿元的“资金池”,通过基金扶持、项目补助、财政兜底等方式,确保惠及每个薄弱村。

●整体研判,强化政策倾斜。对财政、国土、住建、移民、农林等11个部门的现有政策进行综合分析,梳理出34条重点扶持政策,引入惠农“活水”,浇灌“消薄”洼地。

●整合项目,增强造血功能。以促进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为重点,建立涉及交通、农林、水利等6大类64个项目的“消薄”项目资源库,引导薄弱村因村制宜定项目,久久为功抓发展。

聚智引资,提升多元推动力

●开展“百强企业扶百村”。选择158家社会责任感强、发展效益好的企业与薄弱村结对,将企业的产业、项目、资金、人才等优势转化为结对村的发展动能,2017年共向薄弱村输送扶持资金600多万元。充分发挥小微金融优势,联合黄岩农商银行建立小微贷金融服务平台,为薄弱村提供1.5亿元的金融贷款服务,同时撬动6亿元的社会资本参与“消薄”。

●开展“千名乡贤帮百村”。依托市、区两级异地商会平台,充分发扬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踏破脚皮的“五皮精神”,引导400多名在外乡贤返乡投资,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创业致富,目前已对接落实各类项目300多个。

●开展“校地合作强百村”。黄岩区与同济大学联合创办全国首家乡村振兴学院,打造20个“消薄”工作样板村,不仅带动了民宿、旅游、生态等产业发展,更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创业致富人才,有力推动村民脱贫致富、村集体持续增收。

聚焦强基,提升脱贫源动力

●选好管好村级班子。在村级换届中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列入村干部“三项承诺”重要内容,引导党员群众把能干事、会干事的人选上来,97名不作为、不干事的村主职干部被换下来。及时跟进开展村级换届“回头看”,突出检查村干部履诺践诺情况,对10名不称职村干部进行“停职教育”,推动“消薄”任务落实落地。

●精准选派扶贫指导员。统筹考虑个人特长、派出单位职能、薄弱村需求等情况,选派200多名“第一书记”“专职副书记”和农村工作指导员驻村帮扶,为薄弱村发展提供“妈妈式”服务。

●探索实施“支部联建”。坚持以强带弱,积极探索薄弱村出土地指标、经济强村出资金等合作方式,引导强弱携手、互惠互利。

猜你喜欢

黄岩区聚力乡贤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让新乡贤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宋泽平:当代乡贤赋能乡村振兴
凝心固本 引智聚力 创新开拓
台州市黄岩区:常态化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
黄岩区关工委 发放春季助学款
凝心聚力谋跨越 砥砺奋进启新程
继往开来,聚力前行
凝心聚力 再创辉煌
2016年春黄岩区柑橘冻害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