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市:村企联动项目全覆盖

2018-02-06

浙江共产党员 2018年6期
关键词:强村八法抱团

数据:温州市有170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占全省总数四分之一“,消薄”任务十分艰巨。2017年以来,全市坚持“一村一项目、抱团抓项目、领导包项目”,共安排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项目4487个,投资186.2亿元,涉及3983个村,实现薄弱村全覆盖。截至2017年底,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93.1%;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18.5%,高出全省增速8.1个百分点。

党建引领,“消薄”作为“一号工程”

●融入乡村振兴主旋律。温州市出台“一号文件”,明确未来5年持续实施“千村消薄防滑”行动,2018年实现所有村年总收入1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不低于5万元、100万元以上强村达到1000个以上。

●坚持红色领航强动能。开展红色领航“双百双千”行动,到2018年底,全市创成100个以上党建样板村、整转100个以上后进村、打造1000个以上经济富裕村和1000个以上美丽特色村,高质量建设100条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双带合一”示范带。

●搭建比学赶超大擂台。开展“镇镇有擂台、村村有赛台”活动,比“项目谁抓得好、消薄谁抓得强、党建谁抓得实”。设置“用力跳摘得到”的目标任务,实行“一月一次无告知督查、一季一次排名通报”,“消薄”成效与县乡村干部考绩、使用、奖金捆绑。开展“项目怎么抓、党员怎么干”专题讨论,形成党员带头、人人参与的“消薄强村”氛围。

项目为王,提升“持续造血”功能

●以“集中开竣工”为抓手。今年已举办7场集中开竣工仪式,开工集体物业、农旅融合等六大类项目1148个,涉及2061个村,总投资121.5亿元;竣工项目2282个,产生收益3.8亿元。

●以“五种模式”抱团发展为途径。由县乡牵头,打破村域藩篱,推出“抱团+资金”“抱团+指标”“抱团+资源”“抱团+产业”“抱团+乡贤”等5种模式,实现“批量消薄”。

●以“帮扶八法”村企共建为载体。实施两新组织“帮扶八法”,明确村企结对至少3年、帮扶项目不见效不脱钩,切实把企业的资源、资金、信息等优势转化为薄弱村发展优势。

合力攻坚,集中资源大抓保障

●推动人财物全面倾斜。开展“联村、包村、蹲村、强村”活动,市县两级领导均联系挂钩薄弱村,千个部门包千村,万名干部蹲千村解万难,第一书记薄弱村全覆盖。13家市直部门共同发文,推出可操作、能落地的政策42条,改造利用闲置农村校舍、厂房等资产826宗,为“消薄”铺路架桥。

●实行项目“不可行性”论证。逐村掌握村情,全面建档立卡,“一村一策”制定项目方案,并进行实地论证,由乡镇(街道)书记、分管领导签字领责;县级建立专家库,围绕项目“行不行、好不好”进行审议,否决经营性收入不高、施工周期过长、持续性不强的项目。

●实施项目推进全程监管。每个项目均落实专人负责,一手抓服务优化,及时解决项目建设问题,一手抓监督倒逼,对质量、进度和效益负责;实行“薄弱村退出办法”,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推出集体经济创收奖,防止“数字摘帽”现象;打出随机暗访、党建巡察、专项考察、排名约谈“督查组合拳”;开发“大数据管理云平台”动态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对进度异常的进行督导,对中途流产、终止的进行分析,对见效快、收益好、可复制的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强村八法抱团
离心率求解策略八法
“强村领航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合作社“抱团”种出“火辣辣”的好日子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谢凤英 菌菇追梦 抱团脱贫
“天冷了,抱团取暖吧”
富民强村的老区村好书记——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党委书记陈锦芳
八法解决物理选择题,高考分数十拿九稳
创新工作机制 探索精准扶贫——泉州市老促会联系点“强村富民”成绩显著
美团、大众点评抱团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