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磷酰胺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老年SL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2018-02-06毕丹艳张虹郑红梅马莎王静毕丹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环磷酰胺尿蛋白研究组

毕丹艳,张虹,郑红梅,马莎,王静,毕丹青

(1.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云南 昆明 650031;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肾内科,云南 昆明 65003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弥漫性结缔组织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以多个系统的损害为特征,严重者临床上会出现蛋白尿及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甚者损伤中枢神经系统[1]。对于老年SLE患者而言,选择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重要[2]。因此,本研究选择SLE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院收治的74例SLE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46例;年龄58~75岁,平均(64.89±4.27)岁;病程6~18个月,平均(11.89±2.72)个月。所有患者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SLE分类标准[3]。纳入标准:①心、肾、肺、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1个脏器受累;②SLE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15。排除标准;①合并高黏滞血症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合并严重消化道溃疡或出血者;④合并严重全身系统性疾病者;⑤合并严重精神症状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环磷酰胺(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2234),按体表面积500~1 000 mg/(m2·次),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注射,1次/2周,连用2次后休息1、2周,依据患者病情适当给药。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免疫球蛋白(郑州邦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S20023023),0.4 ~ 0.5 g/(kg·次),1 次 /周。治疗4周后,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变化。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LEDAI、24 h尿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临床疗效评价标准[4]:①显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SLEDAI评分和24 h尿蛋白含量显著降低;②有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SLEDAI评分和24 h尿蛋白含量有所降低;③无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SLEDAI评分和24 h尿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及骨质疏松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37,例(%)]

2.2 两组SLEDAI评分和24 h尿蛋白含量比较

2.2.1 两组SLEDAI评分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SLEDAI评分为(14.85±3.33)和(8.29±3.12)分;对照组治疗前后SLEDAI评分为(14.72±2.15)和(11.58±3.04)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SLEDA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52和14.653,均P=0.000),治疗后SLEDAI评分降低。两组患者治疗后SLEDA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58,P=0.000),研究组SLEDAI评分较低。

2.2.2 两组24 h尿蛋白含量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含量为(3.76±1.69)和(1.29±0.87)g/24 h;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含量为(3.71±1.27)和(2.43±0.95)g/24 h。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尿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79和19.873,均P=0.000),治疗后24 h尿蛋白含量降低。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42,P=0.000),研究组24 h尿蛋白含量较低。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高血压和高血脂发生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高血压和高血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n =37,例(%)]

3 讨论

SLE作为一种以自身免疫介导的多系统受累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物理、化学及生物等诸多因素有关[5]。对于该病临床上常采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类药物进行治疗,而该类药物极易诱发感染,感染不仅会加重SLE患者的病情,也是引起SLE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6]。对于老年SLE患者而言,由于其自身免疫系统已处于衰退阶段,因而疾病本身引起死亡的患者数,远不及不良反应引起的老年患者死亡数。因此,在老年SLE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安全性应作为首要问题进行考虑[7]。

环磷酰胺是一种氮芥类双功能烷化剂,既可作为广谱抗肿瘤药,又可作为免疫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而应用于传统SLE患者的临床治疗[8]。由于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治疗反应较差,诱导缓解难以实现,使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注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被动的免疫疗法,能够将免疫球蛋白内大量抗体输送给受者,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从低或无免疫状态达到暂时免疫保护状态,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有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如狼疮性肾炎[9]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10]等。

环磷酰胺联合人免疫球蛋白不仅能够提高老年SLE患者的临床疗效,还能够进一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而提高老年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1]毕丹艳, 毕丹青, 李芹. 环磷酰胺与泼尼松治疗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与安全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2): 434.

[2]李华, 王吉波, 成强, 等.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2): 225.

[3]HOCHBERG M C. Updating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Arthritis Rheum, 1997, 40(9): 1725.

[4]余静, 马玲. 环磷酰胺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MCP-4和IL-4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5, 26(2): 175-177.

[5]周书梅. 环磷酰胺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疗效评价[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6): 1312-1313.

[6]ACHOUR A, MANKAÏ A, THABET Y, et al.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the elderly[J]. Rheumatol Int, 2012, 32(5): 1225-1229.

[7]FETTIG J, DESIDERIO M, NAGARAJAN V. Elderly-onset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J Am Geriatr Soc, 2013, 61(9):1634-1635.

[8]YILDIRIM-TORUNER C, DIAMOND B. Current and novel therapeu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1, 127(2): 303-312.

[9]SVETLICKY N, BLANK M, ZANDMAN-GODDARD G. The bene fi cial effects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for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positive vasculitis[J]. Isr Med Assoc J, 2012,14(9): 568-569.

[10]WENDERFER S E, THACKER T.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n the management of lupus nephritis[J]. Autoimmune Dis, 2012:DOI:10.1155/2012/589359.

猜你喜欢

环磷酰胺尿蛋白研究组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勘误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五子衍宗方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睾丸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1例儿童静脉滴注异环磷酰胺致癫痫样大发作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