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园林绿化植栽组合与成本的研究

2018-02-05邹雪梅

智能城市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绿地广场绿化

邹雪梅

龙口市园林管理处,山东龙口 265701

园林造景离不开植物,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各类植物进行合理组合配置,将植物的形体美、线条美以及色彩美等特点充分体现出来,以此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园林绿化植栽组合与园林植物造景具有统一性,优美舒适的自然景观离不开合理的绿化植栽组合,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绿化植栽组合配置。

1 园林绿化植栽组合的基本原则

1.1 植物选择原则

要在确保园林绿化效果的基础上减少成本投入,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植物品种的选择,在进行植物选择时需要遵循两个原则:多样性和乡土性。首先,植物的选择需要坚持多样性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尽可能避免出现植物品种单一的情况,尽可能扩大植物的选择范围,不同品种的植物,其绿化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选择丰富多样的植物品种有利于丰富园林景观;其次,植物的选择要坚持乡土性原则。在园林造景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选取乡土树种,如果过分注重引进外来稀有物种,不仅成本高,而且这些植物的生长状态也得不到良好保障。乡土树种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季相变化和林相变化都比较丰富,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且成本相对较低[2]。

1.2 植物配置原则

要想营造出优美舒适的园林环境,在进行植物配置时也需要遵循两个原则:科学性和艺术性。首先,植物的配置需要坚持科学性原则。坚持科学性原则也就意味着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设计师不仅要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还要了解设计区域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土壤等,植物的造景需要在合适的自然条件下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二者相互协调。除此之外,植物的配置即不同类型植物之间的搭配组合,不同类型的植物,其生物学特性也有一定差异,一些植物能够和谐共存,组合在一起能够营造优美的环境;另一些植物往往存在“相生相克”的问题,不能将其进行组合与搭配,如果将这些植物配置在一起,不仅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植物的观赏效果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一点值得设计者重视。其次,植物的配置需要坚持艺术性原则。艺术性、观赏性与生态学的和谐统一是园林植物造景的最高追求,要确保这个三个方面的相互统一,在组合植物时需要将艺术性凸现出来。

2 园林植物配置的具体要求以及配置模式

2.1 广场绿地植物配置

2.1.1 功能要求

在配置广场绿地植物时,总的来说应当坚持美观性、实用性原则,确保植物造景与广场功能相协调,具体要求如下:首先,可以根据植物的色彩变化、姿态变化以及季相变化来布置广场,根据实际情况添加一些园林小品或者硬质铺装,确保广场环境的美观性与实用性;其次,广场绿化有形象方面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园区入口、核心公共区的植物配置时,需要确保线条简单流畅、形象沉稳大气。一般来说,广场绿化所选取的植物多为高大的常绿乔木以及灌木,并且将色彩鲜艳的观叶植物和花卉作为搭配。高大的常绿乔木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遮荫效果,便于人们进行休闲娱乐活动,还能确保广场在空间范围内视线不受遮挡,满足广场的开放性功能要求。

2.1.2 主要配置模式

广场绿地植物配置模式主要有两种:首先是落叶乔木、常绿灌木加上草坪的配置模式。如果广场的主要功能为享受阳光、休闲娱乐,这种配置模式较为合适。落叶乔木加常绿灌木加草坪的配置模式具有简约大气的特点,在广场绿地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在选择植物时,设计师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上层乔木应当尽可能选取抗性强、生态效益优良的落叶树种。此外,这些树种还应当具备丰富的季相变化,观赏效果较好;第二,中层灌木尽可能选取规整、耐修剪的常绿灌木,并且植株不宜过大;第三,草坪的铺设面积不能过小,以免影响游人活动。其次是常绿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 加草花地被的配置模式。如果广场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遮阴、休憩的场所,采用这一模式较为合适。在进行植物选择时,设计师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上层乔木应当尽可能选择冠幅较大的树种,能够提供良好的遮阴效果,同时可间植一些落叶乔木,避免景观过于单调;第二,选择耐阴的树种作为中层灌木,便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第三,选择颜色丰富多彩的草本植物作为下层地被,丰富景观效果。

2.2 景观绿地植物配置

2.2.1 功能要求

防护功能、景观功能以及游憩功能是景观绿地的主要功能,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三点。首先,要实现景观绿地的防护功能,在景观绿地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当将提升空气质量、降低噪声影响等因素考虑在内,选择生态效益较好的植物品种;其次,要实现景观绿地的景观功能,应当完美展现植物生态群落特征,在进行小空间设计时关注统一性与融合性要求,在进行大空间设计时关注多样性和丰富性要求;最后,要实现景观绿地的游憩功能,植物色彩需要以绿色为主,营造休闲放松的景观环境,同时点缀一些彩叶植物、开花植物,增加景观的丰富程度和舒适度。

2.2.2 主要配置模式

景观绿地植物配置模式为:上层为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中层为落叶小乔木和落叶灌木,下层为常绿灌木和草花地被。在进行植物选择时,设计师需要注意以下方面:尽可能选取树冠高大、遮荫效果较好的常绿树种作为上层乔木,选取季相变化突出的落叶树种进行搭配;中层的落叶灌木应当选择抗性强、生态效益优良的植物品种;下层地被植物需要选择植株较为低矮的常绿灌木,并且搭配颜色丰富多彩的草本植物。这种配置模式不仅季相变化明显,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而且具备优良的生态效益,能够有效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声影响,为人们提供惬意的休闲环境。

2.3 道路绿地植物配置

2.3.1 功能要求

道路绿化既包括行道树绿化、道路两侧绿化,又包括交通岛、分车带绿化等,在道路绿化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遵循生态性、功能性、整体性以及文化性原则。首先,道路绿地植物配置需要坚持生态性原则。行道树大多选用落叶树种,植物5~10月的观赏效果是设计师需要进行重点关注和优先考虑的。对于现存树木,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尽量保护和利用,以此降低建设成本。在重点道路绿化设计上,应当体现出避让绿化的原则;其次,道路绿地植物配置需要坚持功能性原则。道路绿化不仅要满足遮阴要求、观赏要求和保护生态环境要求,还要满足人流车流疏散功能、识别导向功能以及缓解视觉疲劳等功能;此外,道路绿地植物配置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植物的配置需要协调周围环境,符合城市整体规划要求,在此基础上突出个性特征;最后,道路绿地植物配置需要坚持文化性原则。道路绿化是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在进行道路绿地设计时,需要对植物资源进行综合,选择特色的乡土树种,突出城市的风貌特征。在种植形式方面,尽可能避免传统整齐划一的形式,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植物配置方式,使植物配置活泼有序。

2.3.2 主要配置模式

道路绿地植物配置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落叶乔木、常绿灌木和草花地被配置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为了满足道路的功能性要求,因此主干道路大多采用这一模式。在应用这一模式时,尽可能选择季相变化丰富、树冠高大的落叶树种作为上层乔木,这样可以同时满足夏季遮阴需求、秋季观赏需求和冬季享受阳光的需求;对于下层地被,应当选择较耐阴的常绿灌木,并点缀颜色丰富的草本植物;第二,常绿乔木、常绿灌木和草花地被配置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为了营造幽静休闲的空间环境,因此次级道路大多采用这一模式。在应用这一模式时,需要对植物的叶形叶色、花形、香味、树冠等进行综合性考虑,在此基础上进行树种的选择,以此满足人们的观赏性需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促进了园林的发展。现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园林在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植物配置是园林绿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部分,对园林绿化植栽进行合理组合能够充分发挥植物功能,改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的观赏、娱乐以及休憩需求。不同类型的园林绿化,其植物配置模式也有一定差异,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植物配置模式,以此实现科学性、艺术性与协调性的统一。合理配置园林植物还能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充分发挥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 李晓辉.对园林植物配置方式的几点思考[J].现代园艺, 2013(2):94.

[2] 刘先扬.城市文化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体现[J].河南农业, 2017(11) :33.

猜你喜欢

绿地广场绿化
布鲁塞尔大广场
朱屺瞻《绿化都市》
在广场上玩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广场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