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新时代实现新作为

2018-02-05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马德秀

中国科技产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产学研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马德秀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 马德秀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浓缩了5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与启示,更描绘了未来宏伟蓝图。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在产学研用结合上同样也存在,表现为三个“不匹配”。

第一个“不匹配”,一方面,我国是专利高产户,2010年以来,连续6年位居世界专利申请量的首位,其中超过一半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而另一方面,这些科技成果又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科研成果束之高阁,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这反映出创新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第二个“不匹配”,一方面,我国成为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大国;而另一方面,这些人才在企业又无用武之地。2018年,预计高校毕业生将达到810万,其中获博士学位人数超过5万,硕士50万,世界第一。但由于人才的创新能力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企业又缺乏创新动力,特别是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很低,真正到企业的博士仅13.4%,而美国超过35%。这反映了人才供给与创新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第三个“不匹配”,一方面,在反映一个国家人力资本、基础设施、企业效率、创新投入产出等要素的创新指数上,中国排名持续上升,2016年已跃居世界第22位。而另一方面,创新指数中的创新创业环境、监管环境等,中国排名却位于全球100名开外。这反映出我国的创新实力与创新环境之间的不匹配。

这三组“不匹配”反映了推进产学研用在创新供给、人才供给、政策供给方面的不协调、不充分。

今天,技术创新加速突破,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创新已经从“单兵作战”转向“协同创新”。创新要素加速流动组合,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组织等不同主体形成多元协同创新。创新活动形成全链条、一体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边界日趋模糊,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所以,创新驱动对产学研用结合的需求更加迫切、更加强烈,产学研用不协调、不充分的发展现状成为亟待破解的课题。

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和文化第一软实力的重要结合点,一方面,承担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职能,成为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也将有力反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高高校创新能力、育人水平和办学质量。要破解产学研用存在的障碍,就必须从高等教育找到短板和掣肘、找到着力点和突破点。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惟有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才能在新时代有新作为。

在从教育大国迈向强国的进程中,根据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步走战略步骤,重点加大五方面改革:

第一,明确办学定位,坚持办学定力。

办学定位是学校发展的顶层布局,影响办学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与发达国家已经形成成熟的高等教育体系不同,中国高校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的指示,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

“一流”并不仅仅局限于世界一流大学,每个高校只要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只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办学定力,只要能够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紧密结合作出贡献,通过几十年的建设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每一所高校都能够在各自领域成就一流。

第二,把成果转化融入评价体系,提高高校的创新能力和对企业的技术支撑。

评价是指挥棒。目前对高校的评价重纵向、轻横向,重研究、轻应用,重获奖、轻转化。

建议针对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地方高校、行业特色高校等不同类型高校,对于教学、科研、管理和科研辅助等不同聘任岗位,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服务和战略研究等不同类型的科技活动,探索构建差异化的分类评价体系。在学科评估、职称评审、人才评审、科研基地评估建设等指标设立中,切实体现对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要鼓励高校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办出水平。

第三,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建专业。

学科设置应由“根据学校资源办专业”转向“面向社会需求建专业”。这个转变,不仅政府要有导向,而且学校要克服知识结构相对稳态的问题,不能只盲目发展投入少、短平快的专业,要有加快转型的紧迫感。主动对接国家、特别是区域未来人才需求,加强应用型专业设置,加强学科交叉,打通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等战略,亟需学科支撑。目前正在推进的新工科建设行动,正是面对孕育而生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变革,在新经济条件下提出的综合改革。高校应把学科前沿、国家需求、区域发展、学校优势结合起来,形成自身特色,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一流。

第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解决创新人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高校每年800多万毕业生,蕴藏巨大创新能量。但现实是,人才培养远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学生的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亟待增强。创新人才培养应着力三方面改革:

一是育人理念要改革。国家提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精髓是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素质。但有的高校认识不到位、有偏差,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面向少数自主创业学生开几门创业课,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两张皮”。所以高校应强调创新创业教育本质是一种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应突出三个“全”,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参与,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是教学模式要改革。针对教师教学观念滞后、育人方式老化、教学能力陈旧等问题,学校应支持教师获得校外工作、研究、实践经历,让他们有能力更新教学内容,从“十年如一日的照本宣科”转变为“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跟新教学内容”。应大力推动建开放性教师队伍,既“走出去”,在一线实践中加强教学能力;又“引进来”,聘请一线技术管理人员承担教学,担任实习导师,重视让产学研用结合反哺人才培养。

三是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要改革。世界经济论坛报告,美国81%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立刻胜任工作,印度的比例是25%,而中国仅10%。应通过产学研合作,探索实践育人制度化、常态化、全员化。除了在学校建立工程训练中心等实践育人平台外,更应加强社会实践和一线专业实习,通过校所、校企联合,通过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等设立实习实践基地。

第五,激发高校教师创造力,适应新时代新要求。

新时代对人才的呼唤和渴求更为强烈。高校教师是创新驱动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但现实中,这些体制内“精英”的创新活力远没有释放。

建议面向高校教师建立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多元评价。同时,在薪酬制定过程中,更重视学术研究的实际价值,彻底解放生产力,让不同层面教师的创造力竞相迸发。让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能真正静下心来,瞄准国际前沿,取得原创成果;让从事应用研究的,能积极主动转化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让带着成果到体制外创业的,有能进能出的“旋转门”,宽容失败,解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特别是,建议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倒逼机制,加大建立面向市场需求的技术转移机构,同时要将成果转化纳入绩效考评,定期公报。

应着力营造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实事求是把科研人员从事专业性、学术性活动与对行政干部的管理区分开来,解决好科研经费使用存在效益不高、“见物不见人”的情况,对人才在知识创造中的价值给予足够承认。同时,也要鼓励冒险,宽容失败,让科研人员始终怀揣一种“活着就是要改变世界”的情怀,来创造颠覆性成果,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进行创新实践。

党的十九大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铺陈了一幅新时代新图景,高校又站在了历史新起点上,新时代就要有新作为。高校和产业界汇聚起发展新合力,一定大有可为,实现一流,实现新跨越。

猜你喜欢

产学研人才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