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2018-02-05惠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胡建斌

中国科技产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惠州市惠州装备

惠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胡建斌

惠州是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空间大、区位好、生态美、产业优。多年来,惠州坚持以制造业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把智能制造作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大力实施“产业培育计划”,形成了“2+2+N”的现代产业体系。2017年1 ~ 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30亿元。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战场。近年来,惠州把智能制造作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夯实工业基础,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推动经济质量持续提升,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高技术制造产业初具规模。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企业566家,实现增加值747.2亿元,占GDP(3412亿元)的比重21.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2.4%。惠州市电子通信设备、新能源汽车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产业具有较强实力;数控装备制造产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培育示范市”;LED照明制造装备产业和新能源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电线电缆制造装备、制衣制鞋装备、塑料制造装备等装备制造产业逐步集聚发展。

二是部分制造业智能终端产品产能位居全国前列。惠州市平板显示、移动互联网、车载导航、LED、新能源电池等智能终端生产,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技术水平、产能和市场占有率跃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惠州已成为全国主要的平板显示产业基地之一,全球手机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车载导航产业基地,华南地区重要的LED产业基地,全球高能环保电池生产基地。2016年,全市智能终端生产企业中年产值超1000亿元的企业1家,超100亿元的企业5家,超50亿元的企业9家。TCL、华阳、侨兴、亿纬锂能等一批本土民营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品牌。

三是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稳步推进。惠州市积极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技改工作,鼓励企业使用高档数控机床、柔性自动化生产装配线、大型控制系统等智能化制造装备,推广应用新型传感、嵌入式控制系统、系统协同技术等智能化制造技术,普及设计过程智能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和制造装备智能化。市县两级财政五年共投入工业技改资金1.25亿元,各类工业企业共投入技改投资729.8亿元,累计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应用项目100个,购置数控成套设备5000套,建成自动化生产线500条。稳步实施“机器人应用计划”,全市新增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达到100家,共购置工业机器人超3000台套,替代人工超过10000人,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75台/万人,部分骨干企业的主要工序已经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四是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已经成型。惠州市仲恺区着力打造以平板显示、移动互联网、LED、新能源及云计算应用和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的“4+2”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惠州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产值规模较大、创新能力较强、质量效益较好、产业链比较完整的智能终端制造产业集群。2016年,该集群总产值2800亿元,其中,平板显示600亿元,移动互联网2000亿元,新能源(以锂电池为主)200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惠州市大亚湾石化区积极打造以产业项目一体化,以炼油、乙烯为上游主体项目,发展中下游产品,形成循环产业链。目前,石化区已吸引中海油、中石化、荷兰皇家壳牌、德国巴斯夫、瑞士科莱恩、韩国LG化学、日本三菱丽阳、普利司通、台湾和桐、李长荣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落户项目共计82宗,总投资1618亿元,其中石化项目49宗,投资额1330亿元。2016年,全市石化工业产值945.6亿元,增加值222.8亿元,增长4.4%。同时,城区先进科技、惠阳区的伯恩光学、博罗的华通电脑、罗浮山国药等企业积极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技改工作、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推动制造网络化服务化发展,在智能制造领域初显特色。

五是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惠州制造业正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十三五”期间的“三化”目标奋力向前。制定实施了《惠州市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惠州市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全市2153家规上工业企业中,先进制造业企业占873家,规上智能制造生产企业566家;推动47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全市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市共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4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10家。全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5家;6家企业获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有2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

当前,惠州制造业正以稳健的步伐,朝着“三化”目标奋力向前。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未来,惠州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致力推动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努力打造更具创新特质的智造高地,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引导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升级“智造”,努力在“十三五”期间,推动惠州市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一是推进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华南创新基地、赛迪华南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南方智能制造研究院等项目建设,以示范项目带动更多项目落户惠州,促进智能制造进一步加快发展。推动工业企业开展以扩能增效、更新设备、智能化改造、服务平台和绿色发展为主要方向的新一轮技术改造,进一步激发企业技改积极性。实施“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计划,重点推进TCL、比亚迪、德赛、伯恩光学等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加快工业机器人在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化应用,带动全行业生产制造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

二是大力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引导TCL、德赛西威、比亚迪等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由应用智能装备向生产智能装备拓展,培育赢合科技、利元亨、博赛数控等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向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通过产业链招商、设备租赁等形式,引进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业项目,带动提升惠州市装备制造业水平。围绕制造业重大共性需求,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创建1-2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并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创新型产业发展新优势。

三是全力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以建设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平台为抓手,以培育发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为重点,支持TCL、德赛等大企业参与“新四基”(自动控制与感知、工业核心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技术国家标准制订,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建立制造业应用需求库、“新四基”能力供给库,充分发挥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联盟作用,推动供—需—服务三方精准对接。推进工业云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应用示范项目,持续扩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规模,推动惠州制造业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四是推进4K电视网络应用与产业发展。以开展4K智能电视应用试点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TCL模组整机一体化、九联科技4K智能一体机等项目建设,实施新数字家庭行动,建设以4K智能电视网络为核心的超高清互动数字家庭网络,积极向国家申报国家级新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基地,发展“4K电视+”在线教育、医疗健康、电子商务等新应用,培育壮大4K智能电视产业链。

五是推进制造业大数据应用。实施大数据产业集聚创新发展工程和创新创业工程,深化大数据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应用,鼓励工业企业开展设备、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大数据分析,推动工业生产制造智能化升级,促进大数据与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工业企业开展设备、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自动采集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决策、管理与服务。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促进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产品营销、精益管理、品牌塑造等关键领域,普及应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导企业加快互联网环境下的业务创新和组织变革,培育数据驱动、网络协同、精细管理等新型能力。

当前,惠州正处于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的黄金时期。衷心希望产学研各界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朋友们到惠州走一走、看一看,积极为惠州的工作建言献策,给予指导和帮助,助推惠州市智能制造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惠州市惠州装备
奔跑惠州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惠州一绝
一道三元分式最小值问题的求解与推广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惠州市海洋减灾能力评估研究
防晒装备折起来
惠州市区黄标车全部淘汰
“健康惠州”助力幸福惠州
“健康惠州”助力幸福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