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强的“二次援藏”:立根原在破岩中

2018-02-03顾玉雪

齐鲁周刊 2018年50期
关键词:马强破岩淄博

顾玉雪

10月29日下午,昂仁县完小显得特别热闹,在新建的运动场上嬉戏玩耍的孩子们,迎来了一群淄博的白大褂叔叔阿姨。教室里,孩子们接受了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健康体检。其中一位戴着眼镜、温和亲切的男医生,仔细地询问着一个六年级孩子的发烧症状。他就是淄博市第八批援藏的专业技术干部马强。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协助淄博卫计委组建工作组,对昂仁县中小学生开展为期7天的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健康体检。

此次筛查发现先心病患儿3人。期间一名12岁眼疾学生在现场远程会诊,通过微信视频,淄博市中心医院眼科进行了检查和问诊,并给出了诊疗建议。

对马强来说,再没有什么比踏踏实实为昂仁的老百姓做点事感到更快乐的了。“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两年前的6月24日,马强与淄博其他八名援藏干部一起从济南飞到日喀则,又马不停蹄直接奔赴淄博对口支援县——昂仁。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进藏,早在2012年,作为一名出色的心内科医生,他被淄博市委组织部选派为第16批技术援藏人员,赴昂仁工作7个月。而这次,一年半的技术援藏期满后,马强又再次主动申请继续援藏至今。

两次援藏,为了啥?很多人问今年41岁的马强。

“你去西藏农牧区深入老百姓,看看他们的生活就自然想要来了。”他说。

马强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进藏时,在条件简陋的县医院,给一名有胃肠道痉挛的僧人诊病后,病人感激的神情和连玻璃都没有的病房窗户。

对这里的老百姓来说,看病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走了一天的路来看病,往往条件所限当天拿不到检查结果,很多人只好露天席地而眠。”

当年文成公主进藏,一行数年方到达拉萨。吱吱呀呀的车辙声音已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但时至今日,昂仁的高海拔低气压、严重的缺氧环境和艰险的道路交通仍然让人望而却步。

进藏仅仅几天,马强和其他第八批援藏干部们就投入了工作,下乡调研,对接项目,坐诊查房……一次在去達居乡调研途中,突发泥石流,唯一的一条土路冲毁,车辆进退不能,大家毫不气馁,在夹杂着冷风、冷雨的荒原上,抢修道路,调研完成回到驻地时已是夜幕沉沉。

解决民生成为淄博第八批卫生援藏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从昂仁县藏医院2407平方米的理疗康复中心、日吾其乡卫生院的650平方米门诊楼,到为解决应急能力配备的20辆救护车……淄博第八批对口支援的卫生投资是22年来最多的一次。

仅仅是输血,远远不够。援藏组还投入资金实施医疗远程会诊,实现疑难疾病的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检查,这个新鲜事物,大大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马强下一步的想法是发展产科、引进CT技术和设备力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完成援藏工作组的工作外,马强总会不定期地参加门诊日常工作及查房,手把手地“传帮带”,对门诊无菌观念、病房无菌观念进行纠偏和合理建议,还采取“小课堂”的形式,向医院临床医生讲授常见疾病的诊治知识,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第一个24小时处理。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对马强来说,援藏工作是实现自我“增值赋能”的平台,也是追逐梦想的“快乐援藏”。

忙碌之余,他有时候也会想起2016年中秋节的那个夜晚。他静静地坐在援藏公寓的院子里,看着满天繁星,脑海里不断闪过故乡的一幕一幕——年老的父母、辛苦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忙碌的同事。

“在西藏,幸福是氧气,是好睡眠和爬楼不喘,是心脏跳动的舒缓。对援藏干部来说,幸福还是拥有为之奉献的事业,是一支团结向上的队伍。条件虽然艰苦,氧气虽然不足,一声关切的问候,一张灿烂的笑脸,一盒香喷喷的泡面……,幸福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

猜你喜欢

马强破岩淄博
第十三届国际爆破破岩学术会议的征文即将截止
千年瓷都演绎淄博陶瓷之美
竹 石
文雅清虚 淄博文石
刀齿切削破岩实验及分形研究
不同地应力下TBM盘形滚刀破岩特性
关于淄博窑系的探讨
淄博建成轮胎检测第三方跑道
相逢在海边(花腔女高音独唱)
特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