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略谈

2018-02-03王喜

考试周刊 2017年89期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摘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齐头并进是当今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要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新课标数学的教学目的。本文就新课标理念下如何进行教学方式改革做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方法;高中数学

一、 变主演为主导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一直是课堂上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标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手段。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由原来的听众变为主体参与者,让学生精神饱满地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这就给了学生足够的自我发挥和思考的空间,学会可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述,从而直接提升课堂地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些有挑战性的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将课本上的知识点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这不仅能够方便记忆和学习,也能够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从而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1. 变灌输为合作交流

中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处于应试教育的阶段,老师也停留在灌输知识的层次。教学过程注重的是师生互动、师生交流。这就意味着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要发生转变,上下级的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标的改革方向,在课堂上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教师也要注意改变“灌输—接受”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在数学课堂中学会和学生沟通交流,遇到问题要共同解决,将课堂学习方式朝着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方向转变。

2. 统一要求与因人施教相结合

教学内容要以课本内容为依据,不得脱离实际课本,这也是新課标改革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与课本内容相结合,能够使学生个体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由于自身智力等多重因素,他们对待知识的接收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教学课堂中出现的差别个体,可以适当的放慢进度和针对性的辅导,可以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 新课标理念下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

我国学生的学习方法,长久以来一直处于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新课标的要求就是要摒弃这些传统的学习模式,形成多样化的、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去不断丰富,领悟数学知识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 主动性学习

我国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反眏了学习兴趣对于一个人学习的重要性,对于高中数学学习来说,“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们学习的效率。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是教学的艺术所在。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效率就会很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动机有很多种,大致可以总结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内部动力指的是自身的好奇心、求知欲望等,外部动机指的是受到表扬、鼓励等因素。对于高中生来说,由于自身对数学具有一定的兴趣,加上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就形成了他们的内部动机,而高中生往往都希望得到老师或者家长的认可,他们的鼓励和支持往往是学生们学习的外部动力,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内外部协调作用,提升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2. 体验性学习

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具体事务的不断观察,最终认识到知识理论的根本,进而加以掌握。对于高中数学这门学科,“数学体验性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老师可以事先精心设计适度体验水平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这种放松的数学活动中,接受知识的传导,通过自己对事物和客观规律的观察,总结出数学经验和事实,这让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见解。

3. 合作互动性学习

合作是现代人生存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而“合作互动式学习方式”,就是在课堂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单独的团体中要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合作互助,积极引导他们在思维和自身能力上进行协调合作。这种学习模式,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够锻炼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在交互合作中获得相关知识,也能够达成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三、 新课标理念下教学评价方式

1. 坚持形成性的评价和终结性的评价

传统的数学评价往往只关注考试成绩,而对于学生为何取得这些成绩却漠不关心。老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评价,应该不仅仅局限于期中期末考试上,在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都应该给予评价,数学学习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结果,过程也同样重要。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也要关注课内外学生的数学活动,其次,要注意的是对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情感、习惯等方面的评价。良好的评价是学生建立其自信心的基础,有利于增强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动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自信中提升自己。

2. 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数学教学,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到主动去评价,是新课标的方向。这种评价方式强调评价过程中双向选择,就是学会接受教师对自身的评价而不是质疑评价结果的正确性,这是可以让学生参与评价中,对自身进行评价。使自评、互评、他评成为学生和教师之间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评论的方式不仅仅要涉及对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评论,也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尊重同学,给予他人积极地评价,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拥有自信。

四、 结语

高中是学生教育最关键的时期,数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如何能够在新课标的潮流下更好的教育学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担负的责任。付出和回报是等价的,努力就会有结果,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只要坚持新课标的教育宗旨,遵循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相信高中的数学教育定会启动一个新的历程。

参考文献:

[1]刘福泉.高中数学教学学习探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1.

[2]高艳.高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分类,类型与课堂应用研究初探[J].教育评论,2011(2).

[3]李朝辉,王安平.校本教研实施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75-78.

作者简介:

王喜,中教高级,陕西省汉中市,勉县九冶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