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2018-02-03刘荣伟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闭环丙泊酚芬太尼

刘荣伟

闭环靶控输注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麻醉中的一种给药方式,其主要根据患者基本参数并实施整合评估后给予静脉药物注射,从而实现有效控制麻醉深度,减轻麻醉医师工作量,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避免麻醉过深及麻醉过浅,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一种麻醉给药方式,其能促进患者更快且平稳的苏醒[1-2]。通过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实施的闭环系统可有效反馈麻醉药物使用指标[3]。围麻醉期行BIS监测有助于评定患者麻醉深度,控制麻醉药物用量[4]。针对肝胆手术患者均需要实施全身麻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后,其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极为复杂,同时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相对较短,要求患者术后迅速恢复[5],更需要掌握麻醉药物的用量,控制麻醉深度,促使患者早期麻醉恢复。本研究就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辽宁省沈阳七三九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或胆囊炎需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组前均签署了入组同意书且获得辽宁省沈阳七三九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术前影像学检查拟诊,并通过手术确诊;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曾行腹腔和(或)盆腔手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18~60岁,平均(41.1±1.3)岁,胆囊结石或胆囊炎病程1~20年,平均(5.0±1.3)年;合并内科疾病:高血压23例,糖尿病15例,高脂血症2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18~60岁,平均(41.0±1.3)岁,胆囊结石或胆囊炎病程1~20年,平均(5.0±1.4)年;合并内科疾病:高血压24例,糖尿病14例,高脂血症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胆囊结石或胆囊炎病程、合并内科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入组患者均选择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麻醉诱导采用全凭静脉诱导,使用药物为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027)0.05 mg/kg、丙泊酚(北京世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53093)2.0 mg/kg、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580)0.8 μg/kg、顺阿曲库铵(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60869)0.2 mg/kg。对照组根据麻醉医师经验,麻醉维持行静吸复合方式,具体为七氟醚(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602110135)吸入、顺阿曲库铵及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30197)静脉泵入,手术结束前 15 min,停用顺阿曲库铵和瑞芬太尼,并静脉给予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54256)5 μg。观察组行BIS监护下采用 TCI-Ⅲ型靶控输注泵进行丙泊酚闭环输注环路进行麻醉维持,其BIS值设定为50,浓度为5.0 μg/ml,另外结合瑞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进行维持,根据患者 BIS值闭环,术中维持其值低于50,当丙泊酚闭环输入参数BIS大于50时需增加丙泊酚剂量,药物增加速度为 0.3 mg/(kg·min),当BIS低于50时需停止给予丙泊酚,若出现血压下降则给予补液或血管活性药物,手术结束前15 min,停用顺阿曲库铵和瑞芬太尼,并静脉给予舒芬太尼5 μg。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返回病房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生命体征,围术期呛咳反射发生情况及呛咳评分。

1.4 判断标准呛咳评分分为1~4级,对应1~4分,其中1级为无咳嗽;2级为轻度咳嗽,仅出现1次,未合并肢体运动;3级为中度咳嗽,咳嗽次数在2次及以上,持续时间在5 s以内,合并有肢体不自主运动;4级为持续性呛咳时间超过5 s,同时合并头抬起、呼吸憋气及四肢不自主运动。其中2~4级均判断为存在呛咳。

1.5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返回病房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返回病房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返回病房时间比较(min,±s)

表1 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返回病房时间比较(min,±s)

组别 例数 麻醉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 返回病房时间对照组 40 25.6±1.9 30.5±1.5 44.5±3.2观察组 40 16.8±0.9 20.3±1.0 35.0±2.3 t值 26.473 34.731 15.246 P值 0.000 0.000 0.000

2.2 拔除气管导管时患者生命体征比较观察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时心率、呼吸均明显慢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时生命体征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时生命体征比较(±s)

组别 例数 心率(次/min)呼吸(次/min)动脉血氧饱和度(%)对照组 40 85.6±2.9 20.8±2.5 95.9±0.6观察组 40 75.5±1.8 16.3±1.8 98.6±0.3 t值 18.719 9.239 28.073 P值 0.000 0.000 0.000

2.3 围术期呛咳反射发生情况及呛咳评分比较围术期观察组患者呛咳反射发生率、呛咳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围术期两组患者呛咳发生率及呛咳评分比较

3 讨论

随着外科技术及麻醉技术的快速发展,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围术期用药越来越合理化,可采用药物有效调控麻醉深度[6]。研究证实,BIS指导下行丙泊酚闭环靶控给药具有极好的药物控制性能,临床治疗价值较高,通过调节麻醉药物给药总量、速度及浓度,可实现控制麻醉深度、促进患者麻醉恢复的目的[7]。以往单独采用丙泊酚闭环靶控给药,主要根据患者体重、疾病种类、手术时间等进行调控,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可预料性[8]。BIS监测通过数字化直观体现,可以更好地指导麻醉医师控制麻醉深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返回病房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证实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行 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麻醉恢复。同时针对两组拔除气管导管时患者生命体征比较发现,观察组拔除气管导管时心率、呼吸均明显慢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行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在拔除气管导管时,患者生命体征更为平稳,可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提高麻醉安全性。针对围术期两组患者出现呛咳反射及呛咳评分比较发现,围术期观察组呛咳反射发生率、呛咳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者,行 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对于减少围麻醉期间患者呛咳反应具有重要价值。

BIS指导实施的丙泊酚闭环靶控给药在控制BIS值为50左右时,可有效减少麻醉维持过程中出现麻醉过深及麻醉过浅,麻醉药物用量过多等药物浪费现象,从而促进麻醉调控更为精准[9]。通过BIS指导,确定适当的麻醉深度,可促进患者术后较快苏醒,减少麻醉药物用量。

综上所述,针对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行 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能有效促进患者麻醉恢复,维持其生命体征平稳,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1]吴奇伟,张忱,胥亮,等.BIS监测预防全凭静脉麻醉下术中知晓的多中心研究[J].北京医学,2014,36(8):624-628.

[2]纪浩聪,黄卓梅,杨骥云.Narcotrend与BIS监测在患儿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2):139-140.

[3]姜蓉,赵侠勇,马玉林.BIS监测预防全凭静脉麻醉术中知晓作用的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15,15(5):670-673.

[4]许婷,张鹏,魏新川.术中 BIS麻醉深度监测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系统性评价与meta分析[J].麻醉安全与质控,2017,1(4):172-175.

[5]安政庄,杨宗林,张玉勤.BIS监测调控麻醉深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3):352-354.

[6]康芳,李娟,柴小青,等.BIS联合 AAI指导妇科腔镜手术麻醉深度调控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9):850-852.

[7]李佩,申岱,贾晓宁,等.心率变异性 Poincare散点图分析与 BIS对麻醉深度监测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2):116-118.

[8]谢爱荣,夏连香,张小花.肝脏部分切除术中 BIS指导麻醉深度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5):99-102.

[9]张杰,钟声宏,毛振北.BIS监测对全静脉麻醉循环及丙泊酚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4,20(2):69,152.

猜你喜欢

闭环丙泊酚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基于安全闭环的“两客一危”动态监管平台
一种新型烟气含氧量闭环动态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研制和应用
基于四元数卷积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闭环检测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家电回收的闭环物流网络选址模型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